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华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生态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3篇太阳能
  • 3篇建筑
  • 2篇太阳能热水
  • 2篇通风
  • 2篇自然室温
  • 2篇屋面
  • 2篇集热
  • 2篇集热器
  • 1篇定压
  • 1篇多孔
  • 1篇多孔结构
  • 1篇新风机
  • 1篇蓄热
  • 1篇乙二醇
  • 1篇水管
  • 1篇太阳能集热
  • 1篇太阳能集热器
  • 1篇太阳能集热系...
  • 1篇太阳能热水器
  • 1篇太阳能热水系...

机构

  • 8篇天津生态城建...
  • 1篇天津大学

作者

  • 8篇陈华
  • 6篇郭卫星
  • 3篇杜涛

传媒

  • 1篇工程建设与设...
  • 1篇太阳能
  • 1篇建筑技术
  • 1篇建筑科技
  • 1篇建筑节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1篇201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自限温通风阀
本发明专利涉及集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太阳能集热器自限温通风阀,包括通风孔栓塞、栓塞连杆、栓塞顶紧弹簧、推杆以及膨胀器,在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边框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上活动连接有所述通风孔栓塞,通风孔栓塞从通风...
张建强郭卫星李忠峰陈华
文献传递
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换热系统采用乙二醇型防冻液时的膨胀定压计算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提高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换热系统膨胀定压设计的准确性,本文通过对3种采用不可压缩换热工质的闭式循环换热系统的特点进行对比,以及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换热系统采用单膨胀罐形式时的膨胀定压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膨胀罐的预存压力、最大工作压力、所需容积的确定方法,并针对工程应用对采用乙二醇型防冻液作为换热工质时单膨胀罐的膨胀定压公式进行了简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膨胀罐形式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换热系统的膨胀定压形式时,膨胀罐容积计算的准确性对换热系统的稳定运行起到关键作用;采用乙二醇型防冻液作为换热工质时,不能简单套用热水供应工程中以水作为换热工质时常用的膨胀定压计算公式;将乙二醇型防冻液的温度膨胀系数简化为0.0007,可以满足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换热系统的工程实践要求。
张建强郭卫星陈华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系统换热系统乙二醇防冻液
多功能通风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通风净化系统,包括热交换新风机、风机、无动力空气净化箱以及新风控制器,所述热交换新风机通过第一管路与室内连通,所述热交换新风机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无动力空气净化箱一端连...
杜涛陈华尹立增郭卫星
文献传递
建筑节能参数对全年耗热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以寒冷气候区典型城市天津的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选用节能计算软件PKPM,总结建筑自身节能因素对权衡计算建筑全年耗热量的影响规律。基于常用建筑参数的统计结果,选用典型的计算数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每次仅改变单一变量,对模拟结果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建筑全年耗热量与建筑自身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发现,不同自身参数对能耗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提出了对于不同建筑在权衡计算时进行参数调整的顺序,以满足节能设计要求。
陈华郭娟利贾怡红杜涛
关键词:建筑节能体形系数窗墙比能耗计算PKPM
天津地区住宅建筑屋面通风隔热效果实测研究
2024年
为了解通风隔热屋面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夏季降温效果,分别对天津某一小区内一栋通风隔热屋面住宅与一栋常规平屋面住宅的屋面温度及对应顶层的自然室温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显示,测量期间,相比常规屋面,建筑通风隔热屋面建筑屋面温度平均降低约14.3℃,屋面温度低于对应顶层自然室温时间比例由59.5%提高到81.7%,对应顶层自然室温平均降低0.58℃,表明通风隔热层在北方寒冷地区应用具有可行性。
陈华郭卫星
关键词:自然室温寒冷地区
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水箱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储热水箱,包括:壳体、支撑体、相变温度体和套管组件,壳体具有密封的腔体,支撑体设在腔体内,支撑体为多孔结构,支撑体将腔体间隔成多个连通的空间,支撑体的中部设有容纳部,套管组件设在容纳部内,...
刘玮陈华杜涛郭卫星
文献传递
天津地区夏季集热器遮阳与闷顶遮阳效果对比测试研究
2024年
为了解夏季天津地区两种不同屋面形式下顶层住宅的室内温度情况,为北方顶层住宅降温设计提供依据,选择屋面形式分别为装有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平屋面与闷顶结构的坡屋面的2个顶层房间,进行门窗关闭、无人为干扰状态下的自然室温监测,同时记录测试期间的室外气象条件,包括辐照度、室温和风速等。所测试顶层房间均表现出明显的温室效应,最大可比室外气温高10℃,平均高4.4℃。其中:直接接受太阳辐照的闷顶内平均自然室温为30.2℃,平均温度变化幅度为2.8℃,主要受日辐照量影响;遮阳且通风的高层顶层内的平均自然室温为28.8℃,平均温度变化幅度为2.7℃,是日辐照量与室外气温、风速的综合结果;而仅有闷顶遮阳但不通风的洋房顶层的平均自然室温为29.5℃,平均室温变化幅度为0.4℃。研究证实了遮阳与通风的综合措施对住宅顶层房间降温的有效性,平均可降温0.7~1.4℃。
陈华郭卫星
关键词:屋面通风自然室温
绿色建筑设计优化相关问题思考被引量:4
2018年
想要创建绿色建筑,就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绿色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具有和模拟优化脱节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色建筑的质量。论文分析目前绿色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绿色建筑设计优化的关键问题,以供参考。
陈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