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的小儿神经阻滞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超声影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儿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日益受到麻醉医师的重视,但相关应用报道较少。该文将超声在小儿神经阻滞中的优势和超声引导在小儿神经阻滞临床应用中的进展作一综述,以便能更好地指导超声在小儿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 刘阳于晴孙茫李上莹莹张敬涂生芬
- 关键词:超声引导小儿麻醉区域神经阻滞
- 儿科麻醉临床带教中的人文理念被引量:3
- 2018年
- 儿科麻醉是麻醉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临床教学是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实习生常常感觉儿科实习非常困难,除了专业知识的差异,频发的医患纠纷也使他们无所适从,从术前访视到术后康复,时时处处需要人文关怀。因此,在儿科麻醉临床带教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会儿科麻醉专业知识的同时拥有良好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实习医生的全面发展、对医学界的和谐发展都尤为重要。
- 张敬王小毅
- 关键词:儿科麻醉临床带教人文
- 小儿麻醉医师迈向围术期医师理念的培养被引量:5
- 2020年
-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麻醉学正向围术期医学转变。培养小儿麻醉医师向围术期医师转变的理念,需要在了解儿童病理生理特点的前提下,重点培训小儿麻醉术前访视、术中麻醉相关技能、术后访视、围术期疼痛相关管理及心理创伤的预防与治疗。让患儿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是每位小儿围术期医师的责任。
- 杨飞张敬涂生芬
- 关键词:小儿麻醉医师
- 丙泊酚对未成年肥胖模型大鼠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未成年肥胖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与海马组织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蛋白及血浆中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表达的关系。方法取3周龄雄性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基础饲料组(n=40)和高脂饲料组(n=100)。基础饲料组予基础饲料喂养,高脂饲料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喂养4周后,取高脂饲料组体质量≥基础饲料组平均体质量+1.4倍标准差的40只大鼠判定为肥胖建模成功。将基础饲料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脂肪乳组(NL组)、正常丙泊酚组(NP组),将建模成功的肥胖大鼠随机分为肥胖脂肪乳组(OL组)、肥胖丙泊酚组(OP组),每组均为20只。丙泊酚组腹腔注射丙泊酚100 mg/kg,脂肪乳组(对照)腹腔注射脂肪乳100 mg/kg,每天注射1次,连续7 d。停药后第1天,各组大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检测大鼠血浆S100β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HO-1、SOD1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变化。结果与OL组比较,OP组第1~5天逃逸潜伏期均延长(P均<0.05),第三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血浆中S100β蛋白表达升高(P<0.05),海马组织中HO-1和SO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减少(P<0.01)。与NL组比较,NP组第1、2天逃逸潜伏期均延长(P均<0.05),上述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丙泊酚通过下调未成年肥胖大鼠海马组织中抗氧化因子HO-1和SOD1的表达使大鼠S100β表达和氧化应激增加,从而导致其认知功能损害。
- 刘辉孙茫田芹张敬陈杭涂生芬
- 关键词:丙泊酚肥胖
- 右美托嘧啶滴鼻镇静在非紫绀性先心病小儿心脏手术前后的半数有效剂量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确定和比较右美托嘧啶滴鼻镇静用于患有非紫绀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心脏手术前后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本文前瞻性地招募了47名(术前组22名,术后组25名)需要镇静进行经胸心脏彩超检查的儿童。采用Dixon序贯法探究ED50,设定初始剂量为2.0μg/kg,如果镇静失败,则该组下一位患者右美托嘧啶的剂量增加0.25μg/kg。如果患儿镇静成功,则该组下一位患者右美托嘧啶的剂量减少0.25μg/kg,当每组有6个由失败到成功的转折点时终止实验。之后运用Dixon-Massey法计算每组患儿的ED50,此外我们还使用概率回归法推测了ED95。实验中我们同时记录了药物起效时间,检查时间,唤醒时间和不良反应。每5 min根据检测1次生命体征以评估患儿安全。结果两组的患儿在年龄、体质量、禁食时间、失眠率、体温等一般情况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起效时间,检查时间,唤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基于Dixon序贯法的计算结果为:术前组的ED50值为1.84μg/kg(95%CI,1.68~2.00μg/kg),术后组ED50为3.38μg/kg(95%CI,3.21~3.54μg/kg)(P<0.05)。基于保序回归的计算结果为:术前组的ED50和ED95值分别为1.79μg/kg(95%CI,1.49~2.00μg/kg)和2.18μg/kg(95%CI,1.96~2.23μg/kg)(P<0.01);术后组ED50和ED95值分别为3.32μg/kg(95%CI,3.08~3.50μg/kg)和3.68μg/kg(95%CI,3.47~3.73μg/kg)(P<0.01)。结论非紫绀性先心病患儿心脏术前右美托嘧啶镇静半数有效剂量为1.84μg/kg,术后为3.38μg/kg。
- 张敬张敬刘阳刘辉刘辉田芹涂生芬
- 关键词:半数有效剂量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 缺氧诱导因子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HIFs)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的动态表达,探讨HIF-1α、HIF-2α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64只6周龄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假手术组与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大鼠通过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法建立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在两组大鼠术后第4、8、12、16周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及肺血管形态学观察,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HIF-1α、HIF-2α蛋白表达,RT-PCR检测HIF-1αmRNA、HIF-2αmRNA的表达。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大鼠术后mPAP及RVHI随时间延长持续增高,肺动脉形态学变化与mPAP变化一致;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组织HIF-1α、HIF-2α蛋白表达在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于术后8、12周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HIF-1αmRNA、HIF-2αmRNA的表达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于术后8、12周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结论 HIF-1α和HIF-2α可能在大鼠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肺血管病变可逆阶段发挥了一过性的血管保护作用,但仍无法遏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 刘阳于晴张敬孙茫李上莹莹涂生芬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缺氧诱导因子-2Α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