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桂林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宫颈
  • 3篇人乳
  • 3篇乳头
  • 3篇瘤病毒
  • 2篇阴道
  • 2篇人乳头瘤
  • 2篇人乳头瘤病毒
  • 2篇乳头瘤
  • 2篇乳头瘤病毒
  • 2篇人干扰素
  • 2篇重组人干扰素
  • 2篇干扰素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电切术治疗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依巴斯汀
  • 1篇阴道残端
  • 1篇阴道泡腾片
  • 1篇人乳头状瘤

机构

  • 7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7篇潘敏
  • 4篇刘莉
  • 2篇刘懿
  • 2篇莫新宇
  • 1篇张丽武
  • 1篇谢小敏
  • 1篇林丽丽
  • 1篇唐昀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外健康
  • 1篇健康导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妇科开腹术后促胃肠恢复疗效对比研究
2020年
目的探究乳果糖口服液口服、温水足浴联合摩腹促进胃肠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住院治疗的62例行妇科开腹术的患者,选取时间为2017年7月—2018年12月。将采用开塞露纳肛治疗的31例患者划分为开塞露组,其余31例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温水足浴联合摩腹进行治疗的患者划分为乳果糖组,分析两组疗效。结论乳果糖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开塞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开塞露组低19.3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乳果糖口服液口服、温水足浴联合摩腹能有效促进患者肠胃快速恢复,值得推广。
潘敏彭翔云莫新宇唐昀刘莉
关键词:乳果糖口服液温水足浴摩腹
卢帕他定与依巴斯汀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对补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索卢帕他定与依巴斯汀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对补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1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89例采用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91例采用卢帕他定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8周的瘙痒(0.61±0.07)分、风团数目(0.56±0.08)分、红斑评分(0.81±0.09)分、临床症状总分(1.12±0.19)分以及治疗后4周UAS评分(2.12±0.11)、治疗后8周荨麻疹活动性(UAS)评分(0.76±0.12)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8周的CD8+(21.11±1.12)%、CD4+(39.87±4.45)%、CD4+/CD8+(1.85±0.24)、C3(0.65±0.15)g/L^(-1)、C4水平(0.37±0.05)g/L^(-1)、IFN-γ(15.36±2.84)ng/ml、sVCAM-1(0.62±0.10)ng/L、白三烯(LT)为(53.34±5.22)pg/ml、白介素-17(IL17)为(2.22±0.45)ng/L、IL-4(15.86±2.36)pg/m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疾病恢复率58.24%、治疗后6周疾病恢复率73.63%、治疗后8周的疾病恢复率90.11%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卢帕他定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可改善T淋巴细胞和补体水平,减轻瘙痒、风团、红斑等症状。
刘懿潘敏陈尧
关键词:卢帕他定依巴斯汀慢性荨麻疹补体水平T淋巴细胞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18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探讨LEEP治疗CI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0例CIN并行LEE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宫颈塑形及随访情况,并比较手术前后病理结果。结果 LEEP治疗CIN平均手术时间(8.0±1.2)min,平均出血量(10.0±1.3)ml,术后宫颈塑形满意率91.11%,一次性治愈率97.78%,手术前后病理符合率77.22%。结论 LEEP治疗CIN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损伤小,成功率高,是诊断和治疗CIN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早期诊断宫颈癌也具较高的临床价值。
韦海桃刘莉潘敏林丽丽谢小敏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效果
2024年
探索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患者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所起到的效果。以系统随机化法将72例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运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HPV情况、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逆转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PV转阴率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逆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发现运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能较好地缓解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患者的症状,具有较高的HPV转阴率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逆转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较为优质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潘敏刘懿莫新宇彭翔云刘莉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治疗研究进展
2021年
持续性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是诱发子宫颈癌的必然因素。迄今为止,宫颈癌仍是威胁广大妇女的重要疾病。WHO在2018年发布了全球范围内的宫颈癌新病例确诊人数,共计达到569847例,因患有该恶性肿瘤而死亡的人数达到311365人。中国宫颈癌患病率居于世界第2位,在2018年的宫颈癌女性患者中约达到13万,约5万患者因该病致死。同时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有逐年增加趋势。据有关发展中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女性恶性肿瘤的患病率中,宫颈癌高居二位,死亡率占据第三位。目前,在全球中所发现的人乳头瘤病毒有两百多种,其中和女性生殖道感染存在关联的约40多种,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引发有着一定联系。从感染人乳头瘤病毒至诱发宫颈癌需要较长的演变过程,通常会经过四个过程,即机体获得HPV感染,宫颈上皮细胞或组织因为持续性的病毒感染而逐步产生病理变化,病毒持续感染可能会引发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继而进展为宫颈浸润癌。在真实世界中, HPV 感染极为常见,80% 以上的性活跃女性一生中可能会感染一个甚至多个型别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但多部分属于一过性感染,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中,可利用自身免疫力而实现自然清除的概率约为90%。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结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致癌性间的联系进行分类,共三种类型:低危型、疑似高危型、高危型。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的数据都强而有力地支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颈癌的根本要因,有不少患者存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当机体内发生 HPV 感染后,患者宫颈往往会发生糜烂、溃疡等病变,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鉴于持续性高危型 HPV 感染的特殊临床意义,不言而喻,有效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可以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本文旨针
潘敏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及放疗在早中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分析早中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及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32例早中期宫颈癌、宫颈癌Ⅰb2-宫颈癌Ⅱb期患者,对所有入选患者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及放疗治疗,2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手术,术后视术后病理情况辅以化、放疗。观察并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经治疗,19例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1例进展。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0.63%。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但是经过对症治疗,所有患者都可以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及放疗治疗早中期宫颈癌患者,临床效果良好,虽然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良反应,但是经治疗,患者都可以耐受。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潘敏刘莉张丽武
关键词:紫杉醇顺铂化疗放疗
不同方法治疗阴道残端及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
2025年
目的分析对阴道残端及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患者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于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112例阴道残端及宫颈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29例,治疗组A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27例、治疗组B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27例、治疗组C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29例.四组均治疗1个周期.对比四组治疗结束后半年的疗效.结果112例患者中,发现宫颈炎症36例,CIN 1级66例,CIN 2~3级术后10例.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C组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转阴率高于治疗A、治疗B组(P<0.05).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的液基细胞学检查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C组的液基细胞学检查转阴率高于治疗A组、治疗B组(P<0.05).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逆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C组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逆转率高于治疗A组、治疗B组(P<0.05).结论对阴道残端及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性感染的患者采取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能够使得病毒转阴率得到一定提高.
潘敏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阴道残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