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4篇康复
  • 3篇卒中后
  • 3篇脑卒中后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康复训练
  • 1篇早期功能恢复
  • 1篇认知功能障碍
  • 1篇手功能
  • 1篇手功能障碍
  • 1篇手综合征
  • 1篇疼痛
  • 1篇体外冲击波
  • 1篇吞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吞咽障碍患者
  • 1篇帕金森
  • 1篇偏瘫

机构

  • 7篇石河子市人民...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黄超
  • 3篇周朝君
  • 3篇李辉
  • 2篇郭秀玲
  • 1篇周朝君
  • 1篇蒲瑜
  • 1篇郭小满
  • 1篇陈蕾蕾
  • 1篇蔡红霞
  • 1篇申丽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长治医学院学...
  • 1篇农垦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运动想象结合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治疗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结合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技术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1例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运动想象结合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及8周偏瘫手功能分级、手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偏瘫手功能分级中废用手的人数及Brunnstrom手功能分期中Ⅰ期的人数均有所减少,观察组治疗4周、8周Fugl-Meyer手功能部分评分分别为(4.78±5.56)分和(6.36±4.9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85±5.06)分和(5.25±4.7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55.47±23.52)分和(62.60±23.5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0.56±24.20)分和(62.42±25.8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采用运动想象结合手功能康复机器人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李辉申丽许庆梅周朝君周朝君
关键词:脑卒中手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的效果。方法:选取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康复科病区和门诊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7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比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FMA、ADL、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技术可以考虑在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李辉郭秀玲李茂能黄超周朝君
关键词:康复训练离子导入肩手综合征
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5年
目的:旨在探讨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侧支循环、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的综合评估,验证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后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作业治疗。治疗前后,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量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并通过NIHSS评分、FM评分、BBS评分、MMSE评分和MOCA评分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在ACA和PCA血流速度、NIHSS评分、FM评分、BBS评分、MMSE评分及MOCA评分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侧支循环血液流速显著降低,神经功能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明显提高(P<0.05)。结论:作业治疗在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中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侧支循环、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建议将作业治疗作为脑卒中后康复的标准化治疗方案之一,以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
黄超李茂能
关键词: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年
本文主要研究脑卒中患者偏瘫的康复,探讨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影响,为脑卒中后患者早期康复理论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60例 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1.ADL,NIHSS 积分在入组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两组ADL,NIHSS积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非常明显。(P<0.05)。结论:急性期与非急性期康复均可促进运动功能、ADL能力恢复。
李辉蒲瑜周朝君郭秀玲陈蕾蕾蔡红霞李茂能黄超党小丽张芸倪瑞中郭小满
关键词:脑卒中康复NIHSSADL
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每次20min,每日2次。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躯干控制Sheikh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Fugl-Meyer平衡功能、Sheikh、MBI、FA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具有促进疗效、显著改善其整体运动功能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及应用。
李茂能黄超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体外冲击波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中的疗效
2023年
骨骼-肌肉疾病疼痛是指足底筋膜炎、骨头坏死、网球肘、肌腱病等,患者会出现运动受限、疼痛等症状,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采用积极的治疗来改善生活质量。热磁振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它主要是以传感的方法,对组织挫伤进行处理,达到缓解肌肉和神经源性疼痛的目的。但在处理时,高温会使皮肤灼伤,对病人的伤害增大。近年来,人们发现,体外冲击波是一种微创的方法,它对人体引发病变的损害少,而且安全。能迅速提高局部血液流速,加快机体的修复。对此,文章就体外冲击波的具体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
李茂能黄超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康复治疗
呼吸训练在帕金森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康复影响
2023年
作为一种与人体年龄相关联的疾病,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在2%以上,是65岁及以上老人的常见病。当前,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主要集中于运动功能的恢复,而呼吸肌力量逐渐衰弱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胸壁僵直是常见的现象。对此,针对帕金森吞咽障碍的患者而言,关注如何改善其呼吸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帕金森病的防治机理、康复效果的影响,以及针对帕金森吞咽障碍患者常见的治疗方法和监测指标,旨在探索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并为今后的临床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黄超李茂能
关键词:患者康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