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玲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淮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浅析口腔溃疡的病因与的护理
- 2017年
-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口腔溃疡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一般认为超过10%,可以发生于男女老幼,以中青年最多见。临床上并没有口腔溃疡的概念,所以把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结合性溃疡等一组疾病统称为口腔溃疡。不少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溃疡面积增大,数目增多,疼痛加重,愈合期延长,间隔期缩短等。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亦是多科疾病反映于口腔的一种症状,有局部因素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各种深浅不一的溃疡。同时伴有急性、慢性、良性、恶性之分。患者常因剧痛而妨碍进食或语言不清,而且极易反复发作。甚者病程长达二十年,病人四处求医,疗效甚微。故给患者生活上造成不便和精神上极大的痛苦。
- 孔德玲李琛
- 关键词:口腔溃疡病因护理
- 经皮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皮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收治的76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大出血患者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明确出血部位后,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栓塞前后止血情况、生命体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6例患者栓塞后出血立即停止,3例出血量明显减少,近1周对症治疗后出血完全停止。栓塞后患者血压平稳回升,心率减慢[(89.0±13.0)次/min],血红蛋白水平升高[(90.32±14.25)g/L],与栓塞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0、3.736、2.126、3.557,均P〈0.05)。栓塞后7例出现轻度发热,4例出现下腹坠痛,2例出现臀部疼痛,对症治疗后得到有效缓解。结论经皮超选择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止血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保留子宫及生育力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黄旭东邱家云张均维蔡弟张凤王桂浩孔德玲
-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
- 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股骨头坏死(Ⅰ、Ⅱ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研究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改善和治疗效果。方法运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56例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取患者髂后上棘骨髓液200mL,分离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制成悬液20-30mL,在数字减影技术(DSA)透视下超选择注入股骨头滋养供血动脉内,行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移植术后DSA观察新血管形成,影像学方法观察股骨头形态学变化。结果6个月后随访发现接受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56例患者,髋关节疼痛缓解的52例(86.6%),髋关节功能改善的50例(82.3%),行走距离延长者51例(85.7%);DSA检查显示供血动脉较移植之前明显增多、增粗、血流速度增快。12—24个月后股骨头区域的骨质明显获得改善(100.0%)。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方法简便,安全有效,能够有效的治疗Ⅰ期和Ⅱ期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黄旭东张均维蔡弟张凤王桂浩孔德玲
-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股骨头坏死
-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于剖宫产术前在导管室行髂内动脉插管,并送人球囊,将球囊放置双侧髂内动脉,术中充盈球囊临时阻断髂内动脉血流。记录剖宫产术中子宫切除例数,检测孕妇接受的射线剂量。结果术中出血量200~4000mL,平均1500mL;术中、术后输红细胞0~3000mL,平均1000mL;无产妇及胎儿死亡等严重并发症,2例行子宫切除,切除率为10.8%。结论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可有效地控制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减少子宫切除,辐射剂量对胎儿安全。
- 黄旭东苏璿张均维蔡弟张凤王桂浩孔德玲夏鹏
- 关键词:剖宫产术髂动脉
- 浅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 2017年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是内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最常见的病因依次是:溃疡病、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损害、胃癌。其他少见的病因有食管裂孔疝、食管炎、贲门黏膜撕裂症、十二指肠球炎、胃平滑肌痛、胃淋巴瘤、胆道或十二指肠憩室出血等。其中胃出血约占70%左右。40%以上是由胃、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工作过度劳累、日常饮食不规律、情绪异常紧张等有消化道病史的人群容易患溃疡病。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疾病是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出血性胃炎及口服阿斯匹林、考的松等药物引起的急性溃疡、肝硬化,严重烧伤和大手术等引起的应激性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可达10%。大部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采用非手术的方法予以治疗。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极大地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明显改善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使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病人可早日康复出院。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救治有积极作用。
- 孔德玲李清华
-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