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超 作品数:14 被引量:54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电子电信 更多>>
倾斜影像与垂直影像的逐层自动密集匹配 被引量:1 2017年 针对多视角影像中,垂直影像和倾斜影像分辨率差异大、变形严重、尺度不统一造成匹配困难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层金字塔的自适应密集匹配方法。首先在金字塔顶层,采用ASIFT算法进行同名特征点的提取;其次利用顶层传递来的特征点对中间层影像进行等效下视纠正,并利用SURF算法匹配同名特征点;最后利用传递来的特征点对原始影像进行基于三角网的局部纠正和基于灰度的密集匹配。实验结果表明,匹配精度优于1个像素的点数超过了75%,可为多视角影像整体点云的拼接与融合提供控制。 张丽 龚辉 龚辉 张振超关键词:SURF 孪生高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023年 针对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孪生高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孪生网络模型提取不同时相遥感影像的特征,然后将特征拼接后输入到嵌套U形网络中输出变化检测区域。为了提升变化检测效果,进一步设计了高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用于提取不同时相遥感影像的特征,以充分利用不同分辨率的特征来提升变化检测效果。在LEVIR-CD变化检测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比对比方法获得更高的变化检测精度。 王晓雯 戴晨光 张振超 季虹良关键词: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机载激光点云与摄影测量点云非监督建筑物变化检测 被引量:6 2019年 机载激光扫描和航空摄影测量两种技术获取的点云属性差异大,变化检测易受噪声和数据误差影响。为此设计了一种非监督的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坡度信息的渐进三角网加密和基于表面生长的点云分割方法,从激光点云中提取出地面、屋顶和植被3类要素;其次以激光扫描数据为基准检测建筑物拆除和加高两类变化;并对剩下的区域以密集匹配点云为基准探测出新建的建筑物;最后对检测的变化结果进行形态学滤波。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克服两种点云的差异和密集匹配噪声的影响,不仅能获得锐利的建筑物变化轮廓,而且能得到建筑物增高或拆除的类别标签。 张振超 张永生 戴晨光 李凯 季虹良关键词:机载激光扫描 摄影测量 变化检测 点云分割 基于SIFT和SURF算子的倾斜影像多视角立体匹配研究 针对倾斜影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对称匹配策略和随机抽样一致性(RANSAC)算法相结合的影像立体匹配算法。首先,分别对使用SIFT和SURF算子提取的图像特征点集进行初始匹配并运用对称匹配策略移除非对称匹配,然后运用RAN... 赵明衍 戴晨光 张振超关键词:SIFT SURF 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 结合空间上下文与慢特征分析的多光谱影像变化检测 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提高多光谱影像变化检测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空间上下文与慢特征分析的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空间上下文提取算法围绕像素构建自适应区域,探索像素周围的上下文信息;然后通过迭代慢特征分析,由相应像素周围的成对自适应区域定量计算成对像素之间的变化强度,增强变化区域与未变区域的可分性;最后生成变化强度图像,采用大津阈值法作二值分类,将变化强度图划分为二值变化检测图。利用Landsat 7卫星ETM+传感器的图像,与4种基于代数的方法及基于变换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降低漏检方面有所改善,提高了召回率。 王晓雯 戴晨光 张振超 季虹良关键词:多光谱影像 变化检测 “遥感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与双语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4年 “遥感专业英语”是遥感科学与技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建好“遥感专业英语”课程是培养遥感专业学生国际视野、学术交流能力、前沿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必然要求。首先,从教学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衔接、教材适用性及学生参与度四个方面分析当前“遥感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其次,介绍课程组在课程建设上的实践,包括教学目标细化、教学内容选取、课程思政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最后从双语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课程考核等方面介绍教学模式探索。 张振超 戴晨光 张艳 芮杰 王涛 张永生关键词:遥感 专业英语 课程建设 地理空间智能研究进展和面临的若干挑战 被引量:19 2021年 随着地理空间科学、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地理空间智能已成为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大数据的主要手段,并将在地球科学、空间认知、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等科学研究、工程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理空间智能作为地理空间科学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交叉领域,其发展受到多学科的驱动,目前已在算力增强软硬件研制、系统开发、数据与模型共享、服务与应用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能,同时难题和挑战也相生相伴。本文首先阐述地理空间智能的概念演进、若干技术系统构建思路和国内外科学研究现状,然后梳理地理空间智能的典型应用,分析地理空间智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对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及趋势予以展望。 张永生 张振超 童晓冲 纪松 于英 赖广陵关键词:人工智能 融合密集匹配点云与正射影像的二维城市场景分类 2019年 对航空摄影测量场景进行分类是摄影测童数据处理的重要环节。摄影测量匹配点云存在噪声、孔洞,影响分类精度。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密集匹配点云和正射影像的城市场景分类方法。首先,分别从匹配点云、正射影像中提取出几何特征、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和归一化数字表面模型特征;其次,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把场景中每个像素分为建筑物、植被或地面;最后,通过实验定量对比了不同的特征组合对分类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的多维特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融合多维特征的分类能取得最优结果。 张振超 刘薇 刘薇 隋雪莲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 特征提取 CVS-Net:基于时空关系建模与边缘信息强化的遥感影像语义变化检测方法 2025年 [目的]现有的语义变化检测方法对于遥感影像的局部和全局特征利用不足,且忽略了不同时相间的时空依赖性,导致土地覆盖语义分类结果不精确。此外,检测的变化对象存在边缘模糊问题,检测结果和实际变化区域的一致性有待提升。[方法]针对这些挑战,受具有长序列处理能力的视觉状态空间模型(Vision State Space Model, VSSM)启发,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与VSSM的语义变化检测网络CVS-Net。该网络有效结合了CNN的局部特征提取优势与VSSM捕捉长距离依赖关系的能力,并嵌入基于VSSM的双向时空关系建模模块以引导网络深入理解影像间的时空变化逻辑关系。此外,为增强模型对变化对象边缘的识别精度,提出了边缘感知强化分支,通过联合拉普拉斯算法和多任务架构自动集成边界信息,增强模型对于变化地物的形状模式的学习能力。[结果]在SECOND和FZSCD数据集上,将本方法与HRSCD.str4、Bi-SRNet、ChangeMamba、ScanNet及TED五种主流的SCD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的语义变化检测性能优于其他对比方法,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在SECOND数据集上实现了23.95%的分离卡帕系数(Sek)和72.89%的平均交并比(mIoU),在FZ-SCD数据集上的SeK达到23.02%, mIoU达到72.60%。消融实验结果中,随着在基础网络中添加各模块,SeK值逐步提升至21.26%、23.04%和23.95%,证明了CVS-Net中各模块的有效性。[结论]本方法可有效提升了语义变化检测的属性和几何精度,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管理等应用领域提供技术参考和数据支撑。 刘宣广 李玉洁 张振超 张振超 张昊 戴晨光 朱涵 卢金浩基于特征融合的激光雷达点云位置识别方法 被引量:2 2025年 针对基于全局描述符的激光雷达点云位置识别方法在特征聚合前未考虑成对点云关键点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特征聚合模块参数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特征融合的深度学习激光雷达点云位置识别方法。首先对原始点云进行降采样和地面滤波,然后运用改进的RIConv++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特征增强模块对两组点云的局部特征进行特征加权融合,最后通过特征聚合网络输出相似度分数。利用公开的KITTI Odometry数据集开展实验。结果表明,位置识别的总体精度达到94.9%。本文方法在特征聚合阶段选择了一种轻量化的特征池化网络,在保证模型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计算效率。 戴晨光 张英健 季虹良 周汝琴 张振超 卢金浩 王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