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人民医院仁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背根神经节联合皮损部位臭氧水注射在带状疱疹急性皮损期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联合皮损部位臭氧水注射在带状疱疹急性皮损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2月至2024年4月长沙市中心医院门诊收治的胸腹部带状疱疹急性皮损期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普瑞巴林+弱激光皮损光照+莫匹罗星局部涂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超声引导下进行背根神经节注射25μg/ml臭氧水10 ml,同时于皮损局部皮下注射25μg/ml臭氧水20 ml。比较两组局部病灶水泡停止生长、局部结痂及疼痛显著缓解时间,两组治疗过程中疼痛数字模拟量表(NRS)评分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水泡内病毒包涵体比例变化,分析两组治疗10 d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局部病灶水泡停止生长、局部结痂及疼痛显著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48 h、10 d后,疼痛NRS评分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48 h、10 d后,疼痛NR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48 h、10 d后,水泡内病毒包涵体比例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48 h、10 d后,水泡内病毒包涵体比例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10 d后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局部感染、失眠、心悸和局部麻木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腹部带状疱疹急性期皮损患者,背根神经节与皮损部位皮下注射臭氧水,可抑制局部水泡生长,促进皮损结痂,降低水泡内病毒包涵体水平,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方懿邱俊徐玉刘洋吴青刘松华
- 关键词:带状疱疹背根神经节皮肤损伤臭氧水
- ER、PR、HER-2、Ki-67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7
- 2016年
-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抗原(Ki-67)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1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结果 81例患者中临床RR79%,术后p CR(9.9%),tp CR(6.2%)。达到p CR+tp CR率,(ER阴性)23.0%>(ER阳性)12.7%,(PR阴性)28.6%>(PR阳性)9.4%;ER、PR、HER-2及Ki67等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辅助化疗前后ER、PR、HER-2的状态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Ki67的表达数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降低了Ki67的表达水平。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ER或PR阴性者较阳性者可获得更高的p CR+tp CR率,Ki67可作为化疗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的预测指标。
- 杨虹曾福仁刘剑仑邱俊
- 关键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ERPRHER-2KI-67
- 根治性放疗对鼻咽癌寡转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根治性放疗对鼻咽癌(NPC)寡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NPC寡转移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取调强适形放射(IMRT)治疗,对照组采取新辅助化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原发病灶最大直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变化,及两组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及6个月,观察组原发病灶最大直径均显著小于同期对照组(P<0.05),KPS评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NPC寡转移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小病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邱俊方懿曾福仁肖胜英
- 关键词:根治性放疗鼻咽癌
- miR-153-5p靶向SNAI1介导结直肠癌细胞的放疗抵抗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探讨miR-153-5p在结直肠癌放疗抵抗中的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首先对放疗敏感细胞系SW480及放疗抵抗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R中miR-153-5p表达水平进行RT-qPCR检测;然后利用转染技术构建过表达miR-153-5p的SW480R细胞株,检测过表达miR-153后SW480R在接受放射后其细胞活力、侵袭能力、集落形成能力、凋亡水平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放疗敏感及放疗抵抗结直肠癌组织中SNAI1的表达差异;TargetScan分析miR-153-5p潜在靶点并利用荧光素酶实验验证;检测过表达miR-153-5p及SNAI1后SW480R细胞侵袭能力、集落形成能力及凋亡水平。结果 与SW480组相比,SW480R组细胞中miR-153-5p表达降低;过表达miR-153-5p的SW480R细胞细胞活力、侵袭能力、集落形成能力均明显减弱,而凋亡水平显著增加;与放疗敏感结直肠癌组织相比,放疗抵抗结直肠癌组织中SNAI1显著增加;SNAI1可能为miR-153-5p的作用靶点;过表达miR-153-5p及SNAI1后SW480R细胞侵袭能力、集落形成能力显著增加,凋亡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miR-153-5p通过靶向SNAI1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细胞放疗抵抗。
- 彭炼田晓彩肖胜英邱俊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培美曲塞胸腔灌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培美曲塞胸腔灌注化疗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使用GP方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管,定期放胸腔积液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培美曲塞置管逆行注入.比较两组干预后体液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统计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1年生存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IgM(1.65±0.03)、IgG(9.55±0.12)和IgA(3.99±0.20) m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gM(1.31±0.02)、IgG(8.82±0.10)和IgA(1.81±0.13)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9.640,29.557和57.800,P均〈0.01).干预后观察组[TNF-α(12.0±0.2) μg/L、IL-1(0.60±0.1) mg/L和hs-CRP(10.3±1.0) mg/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NF-α(18.1±0.5) μg/L、IL-1(0.92±0.2) mg/L和hs-CRP(31.3±2.0)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1.641,9.051和59.397,P均〈0.01).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前(81.5±2.3)分,干预后(35.3±1.1)分];[对照组干预前(81.6±2.3)分,干预后(56.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4.608和55.823,P〈0.01),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t=66.530,P〈0.01),观察组1年生存率(存活30例,病死率为25.0%,)高于对照组(存活20例,病死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903,P〈0.05).结论 培美曲塞胸腔置管局部化疗能显著提高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 邱俊曾福仁全宏梅杨洁
- 关键词:培美曲塞胸腔灌注恶性胸腔积液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 全身热疗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全身热疗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6月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单纯化疗,观察组联合41.8℃全身热疗,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1个疗程后)的皮质醇水平变化,统计两组实体肿瘤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1年内肿瘤控制率、肿瘤增大率及远处转移率,统计1年期内两组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1周后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皮质醇水平分别为(318.02±17.31)pmol/L和(286.32±13.12)p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85.51±22.42)pmol/L和(574.41±21.91)pmol/L(t=59.776和71.402,均P<0.001);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57.5%,高于对照组的27.5%(χ^(2)=7.366,P<0.05),疾病进展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χ^(2)=5.251,P<0.05),治疗1年内观察组肿瘤控制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7.5%(χ^(2)=4.781,P=0.029<0.05),远处转移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5.0%(χ^(2)=6.746,P=0.009<0.05);随访1年,观察组死亡10例,存活率为75.00%,对照组死亡26例,存活率为35.00%,观察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联合全身热疗,能有效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提高肿瘤控制率,减少治疗远处转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何媛邱俊
- 关键词:全身热疗中晚期结肠癌应激肿瘤控制率
- N6-甲基腺苷相关lncRNAs是预测肾癌患者预后和免疫浸润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N6-甲基腺苷(m^(6)A)修饰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肾癌(RCC)的预后价值和肿瘤微环境(TME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说明m^(6)A、lncRNA和免疫细胞浸润对RCC的影响。方法: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获得与m^(6)A相关的lncRNAs,并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构建m^(6)A相关的lncRNA风险模型。KaplanMeier分析和功能富集分析用于分析风险模型。采用TME和免疫相关性差异分析阐明免疫细胞浸润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包含9个m^(6)A相关lncRNAs的预后签名的风险模型被确定为独立预后因子。总生存期(OS)较短的聚类2显示出与CD8T细胞和滤泡辅助T细胞的相关性。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mTOR、VEGF和Notch信号通路是显著富集的通路。风险评分与浆细胞、CD4记忆T细胞、CD8 T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滤泡辅助T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该预后模型有助于预测RCC的预后。m^(6)A相关lncRNAs及其在TME中的免疫细胞浸润可能为RCC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肖胜英闫志广曾福仁邱俊卢义晨朱小东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肾癌肿瘤微环境
- 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CD3^(+)/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放射性肺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者87例相关资料,其中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3例,未发生放射性肺炎者44例,比较两组放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NLR水平变化,统计T淋巴细胞亚群、NLR在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NLR与放射线肺炎分级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T淋巴细胞亚群、NLR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ROC曲线,并计算其AUC面积。结果放疗后发生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放疗前且低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放疗后发生组NLR显著高于放疗前且显著高于放疗后未发生组(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NLR,且高于CD4^(+)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CD3^(+)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负相关(P<0.05),NLR变化与放射性肺炎分级严重程度之间呈正相关(P<0.05),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联合检测预测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AUC面积为0.924,大于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NLR单独检测者。结论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和NLR联合检测,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肺炎中具有较理想的诊断和预测价值,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放射性肺炎的指标,而得以应用推广。
- 李鑫盼方懿邱俊
- 关键词:放射性肺炎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