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山

作品数:56 被引量:230H指数:9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9篇脂肪
  • 27篇脂肪肝
  • 23篇酒精
  • 23篇酒精性
  • 23篇非酒精性
  • 23篇非酒精性脂肪
  • 17篇肝炎
  • 16篇脂肪性
  • 16篇非酒精性脂肪...
  • 16篇非酒精性脂肪...
  • 15篇中药
  • 15篇干预作用
  • 12篇高脂
  • 12篇高脂饮食
  • 11篇脂肪性肝炎
  • 11篇酒精性脂肪肝
  • 11篇酒精性脂肪性...
  • 11篇非酒精性脂肪...
  • 11篇非酒精性脂肪...
  • 10篇大鼠脂肪肝

机构

  • 56篇宁波市第二医...
  • 17篇宁波大学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厦门大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中国科学院宁...
  • 1篇宁波市奉化区...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56篇李红山
  • 22篇李德周
  • 20篇应豪
  • 15篇朱德东
  • 10篇胡爱荣
  • 9篇胡耀仁
  • 8篇周飞
  • 7篇郑南红
  • 6篇傅琪琳
  • 5篇余静
  • 5篇沈力
  • 5篇高国生
  • 5篇王军
  • 4篇丁世雄
  • 4篇冯琴
  • 4篇陈少东
  • 1篇范玲燕
  • 1篇纪礽斌
  • 1篇慎强
  • 1篇赖玺杰

传媒

  • 12篇中华中医药学...
  • 8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新中医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药材
  • 1篇第二十四次全...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2011年长...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13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2篇2011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蛋白在实验性脂肪肝病理机制中的意义及红景天苷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血清及肝组织铁蛋白在脂肪肝病理机制中的意义及红景天苷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模型,造模第8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红景天苷组,灌胃给药5周。观察肝组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血清及肝组织铁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血清及肝组织铁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而红景天苷组的肝组织TG、FFA、血清及肝组织铁蛋白含量则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肝脏TG、FFA含量与血清及肝组织铁蛋白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脂肪肝大鼠的血清及肝组织铁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在脂肪肝病理机制中有重要意义。红景天苷可显著降低脂肪肝大鼠的血清及肝组织铁蛋白水平,这可能为其防治脂肪肝作用的重要药理环节。
李红山朱德东应豪李德周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实验性脂肪肝红景天苷
大鼠皮下注射固定器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大鼠皮下注射固定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大鼠皮下注射。;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产品的形状、图案及色彩的结合。;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贺晓立肖准王军胡永红余静李红山嵇强沈力
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血清抵抗素的变化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血清抵抗素在实验性脂肪肝中的变化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造模12周,其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在第8周起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灌胃干预5周。观察项目:肝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脂肪变性程度变化;肝组织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血清抵抗素含量;肝组织TG、FFA、血清抵抗素含量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严重的脂肪变性,肝组织TG、FFA含量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14.85和19.61,P<0.01);血清抵抗素含量亦显著升高(t=12.94,P<0.01);多烯磷脂酰胆碱组的TG、FFA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血清抵抗素含量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肝脏TG、FFA含量与血清抵抗素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升高,在脂肪肝病理机制中有重要意义。多烯磷脂酰胆碱可显著降低脂肪肝大鼠的血清抵抗素水平,这可能是其防治脂肪肝作用的重要药理环节。
车财妍李红山
关键词:血清抵抗素脂肪肝多烯磷脂酰胆碱
中药组分HJJB方对油酸钠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干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HJJB方[由红景天苷(H)、绞股蓝总苷(J)、姜黄素(J)、白术多糖(B)特定配比组成]对油酸钠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干预作用,并探讨HJJB方抑制细胞脂质沉积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油酸钠诱导的HepG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在确定药物无毒性剂量范围的前提下,设正常组、模型组、HJJB方组和罗格列酮组,观察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葡萄糖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及油红O染色;细胞内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丙二酰辅酶A(Malonyl-Co A)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细胞内TG、FAS、ACCase、Malonyl-CoA含量和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葡萄糖、TNF-α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HJJB方组和罗格列酮组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HJJB方组的细胞内TG、FAS、ACCase、Malonyl-Co A含量和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TNF-α水平显著低于罗格列酮组(P<0.01)。结论:HJJB方对油酸钠诱导的Hep G2细胞脂质沉积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脂质合成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李红山奚瑛斐何哲耘
关键词:油酸钠HEPG2细胞脂质沉积脂肪合成干预机制
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的脂联素代谢路径变化及多烯磷脂酰胆碱干预
目的:研究脂联素代谢路径在脂肪肝病理变化中的意义及多烯磷脂酰胆碱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造模10周,其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在第7周起予以多烯磷脂酰胆碱灌胃...
李红山冯琴胡义扬陈少东彭景华李雪梅许丽莉
关键词:脂联素游离脂肪酸脂肪肝多烯磷脂酰胆碱
文献传递
一种防治脂肪肝的中药有效组分组合物
一种防治脂肪肝的中药有效组分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红景天苷,绞股蓝总苷,姜黄素和白术多糖制成,各有效组分的用量为红景天苷5.77mg/kg,绞股蓝总苷17.68mg/kg,姜黄素4.35mg/kg,白术多糖69.75mg...
李红山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减肥降脂的中药复方及制作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减肥降脂的中药复方及制作方法和应用,该用于减肥降脂的中药复方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乌梅5‑50、郁李仁5‑50、栀子5‑50、决明子5‑50、姜黄5‑50和荷叶5‑50。有益效果:具有很好的减肥降...
贺晓立王军余静李红山沈力
文献传递
红景天苷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脂肪合成和氧化环节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基于肝脏脂肪合成和氧化环节,探讨红景天苷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14周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在造模第9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红景天苷组和罗格列酮对照组,灌胃给药6周。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变化;肝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丙二酰辅酶A(Malonyl Co A)、脂肪酸合成酶(FAS)、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含量的变化;肝组织ACCase和CPT-1 m 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肝组织TG、FFA、ACCase、FAS、Malonyl Co A含量和ACCase m RNA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CPT-1含量和m RNA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红景天苷组的上述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肝组织TG、FFA、ACCase、Malonyl Co A、FAS含量和ACCase m 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CPT-1含量和m RNA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红景天苷能抑制肝脏脂肪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这可能是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机制。
李红山陈少东陈少东应豪
关键词:红景天苷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合成脂肪酸氧化
祛湿化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5
2013年
目的:评价祛湿化瘀方治疗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瘀互结证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祛湿化瘀方组(试验组)82例,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对照组)82例,疗程均为24周,以治疗后中医证候、肝功能、血脂变化、B超改善情况评价有效性。结果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57.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96,P<0.01)。两组治疗后脘腹胀满、胁肋胀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活性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TG、TC、LDL-C含量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治疗后血清TG、TC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B超总改善率为87.50%,对照组B超总改善率为67.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2,P<0.01)。随访12周时,试验组B超总改善率为81.94%,优于对照组的64.38%(χ2=5.685,P<0.05),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χ2=0.858,P>0.05)。结论:祛湿化瘀方对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疗效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李红山冯琴朱德东应豪李德周傅琪琳
关键词:祛湿化瘀方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痰瘀互结型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基于均匀设计的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药有效组分复方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基于几种既往研究被证实有良好抗脂肪肝作用的中药有效组分,探求具有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作用的由中药有效组分组成的复方。方法:采用高脂饮食(10%猪油+2%胆固醇+88%基础饲料)诱导的大鼠NAFLD模型(10周),以红景天苷,绞股蓝总苷,姜黄素,山楂总黄酮,白术多糖为研究对象,运用均匀设计法"5因素10水平设计表"分组设计;以大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为筛选指标,并经多元回归分析获得"最佳配方"。以最佳配方为观察对象,以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为对照,采用上述动物模型,通过观察肝组织TG含量和血清ALT活性的变化,对所得配方的治疗效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最佳有效组分配方为红景天苷5.77 mg/kg+绞股蓝总苷17.68 mg/kg+姜黄素4.35 mg/kg+白术多糖69.75 mg/kg,验证实验显示该配方疗效显著,优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P<0.05)。结论:1由红景天苷、绞股蓝总苷、姜黄素、白术多糖特定比例组成的有效组分复方具有较好的防治实验性脂肪肝的效应;2均匀设计在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意义。
李红山朱德东郑南红高国生丁世雄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药有效组分均匀设计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