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成刚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生态
  • 3篇植物
  • 2篇植物群
  • 2篇植物群落
  • 2篇生态保护
  • 2篇生态环
  • 2篇水分
  • 2篇群落
  • 2篇高寒草甸
  • 2篇草甸
  • 1篇动力端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营商环境
  • 1篇增温
  • 1篇蒸腾
  • 1篇蒸腾量
  • 1篇植被
  • 1篇植被覆盖

机构

  • 9篇青海省工程咨...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青海省社会科...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枣庄学院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宋成刚
  • 3篇李婧梅
  • 2篇张法伟
  • 2篇梁通
  • 1篇马仁萍
  • 1篇周华坤
  • 1篇赵仲茜
  • 1篇王军邦
  • 1篇张明霞
  • 1篇李英年
  • 1篇杨乐
  • 1篇陈丽
  • 1篇杨永胜

传媒

  • 3篇中国工程咨询
  • 1篇青海科技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4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青海三江源生态工程建设标准和投资标准研究
仲莲马仁萍梁通宋成刚陈丽杨乐
该课题调查分析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实施的建设标准和投资标准,梳理出哪些工程的标准合适、哪些工程标准偏低,对偏低的,将其建设内容进行分解和调查分析,研究提出科学、符合实际、符合承受能力并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标准...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
三江源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研究
孙饶斌郑维生宋成刚梁通赵仲茜李婧梅
该项研究是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系列研究的专题研究之一,在充分掌握三江源地区基本情况、生态环境基本特征、主要生态功能、国内外生态管护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为科学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提供依据和参考。三江源地区生态...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保护生态环境规划
青海省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意义、现状与路径
2025年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产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意义,从青海生态资源、旅游市场和面临形势等方面探讨青海生态旅游的现状,提出青海省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路径和保障措施。
张明霞宋成刚
关键词:经济发展
短期增温对青海湖东北岸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生物量的影响
2025年
【目的】青藏高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探讨气候变暖对高寒草地植物形态和生产力的影响,有利于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方法】基于开顶式生长室(OTC,Open Top Chamber)模拟增温试验,对比分析了青海湖东北岸高寒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短期增温和模拟中等放牧(5~6羊单位/hm^(2))的响应。【结果】短期增温可促使植物高度发生改变,禾本科植物高度以增加为主,但变化规律不明显;禾本科植物在增温作用下重要值变化相对稳定,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加,均匀度指数增大;随增温时间增加,OTCs的地上生物量比对照(CK)低,但其差异不显著。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集中在表层,底层(20~40 cm)最低。0~10 cm地下生物量在OTCs与CK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相对CK叠加刈割,短期增温叠加刈割处理的地上生物量略有降低,0~10 cm地下生物量极显著(P<0.01)下降。【结论】青海湖东北岸高寒草甸草原对短期增温具有敏感且迅速的响应,叠加中等放牧强度会降低植被生产力。
宋成刚王雯祝景彬贺慧丹李婧梅李英年张法伟
关键词:植物群落生物量
降水改变对高寒草地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025年
为了探究高寒草地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如何响应降水变化,本研究以祁连山东段南麓高寒草地植物(禾草类、莎草类、杂草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在增雨50%、减雨50%和自然降雨(CK)3种条件下,植物叶绿素在645 nm和663 nm波长下的吸光值,分析了降水变化对高寒草地植物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禾草类植物叶绿素a和叶绿素(a+b)含量在增雨处理下降低、在减雨处理下增加,叶绿素b含量在增雨和减雨处理下均降低,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莎草类和杂草类植物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在增雨和减雨处理下均降低,且莎草类植物叶绿素a含量在减雨处理下显著降低,叶绿素b含量在增雨和减雨处理下均显著降低,叶绿素(a+b)含量在增雨处理下显著降低。
李红琴王爽樊晓晓宋成刚张法伟
关键词:高寒草地降水变化叶绿素气候变化
禁牧封育对祁连山南麓高寒草甸植被群落结构及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1
2023年
以祁连山南麓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设置自然放牧(3.5羊单位/hm2)、封育4 a、封育11 a样地,分析不同禁牧年限下研究区植被群落结构和土壤水分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随禁牧年限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封育4 a与自然放牧(对照)相比,植被高度、盖度显著升高(P<0.05),地上生物量增加45.95%,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分别降低4.71%、9.00%(P<0.05)。封育11 a时,植被高度、盖度及地上生物量较封育4 a呈下降趋势,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分别增加13.88%、18.50%(P<0.05)。随禁牧封育年限的增加,植被群落物种数无明显变化,群落结构变化明显。与自然放牧(对照)相比,封育11 a样地植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11.01%(P<0.05),均匀度指数降低4.20%,优势度指数增加40.28%。短期禁牧封育(封育4 a)对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饱和导水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0~3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非毛管孔隙度无明显变化。综上所述,短期禁牧封育有利于研究区植被群落结构改善及土壤水分特征的恢复,禁牧年限过长不利于退化草地植被群落及水源涵养功能的可持续恢复。
宋成刚宋成刚何琦王军邦王军邦杨永胜杨永胜周华坤
关键词:禁牧植物群落结构土壤水分持水量
一种高寒湿地水分利用效率动态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寒湿地水分利用效率动态监测装置,包括底板、连接于底板上的立杆和连接于立杆上的控制面板,所述立杆上滑动连接设有可升降的滑筒,所述滑筒周向连接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分别限位连接设有若干雨筒和若干植被筒...
宋成刚俞文元王雯文森李彦丽吕振杰
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困难与对策被引量:3
2024年
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积极探索、基本形成和逐渐完善三个时期,从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转型经济发展、搭建生态法治体系、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等方面着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高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青海贡献。但总的来看,在生态保护与修复、绿色产业发展、生态体制机制健全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仍任重道远。因此,本文通过梳理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和面临的困难,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转变发展方式、倡导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
李婧梅宋成刚
关键词:转变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转型经济生态安全屏障
海西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与探索
2025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实地调研、现场座谈、资料收集、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海西州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经验,分析影响该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主要短板,借鉴发达省份相关经验与启示,为优化提升全州营商环境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为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优化海西州营商环境方面提供参考。
宋成刚王雯汤舒砚申娜吕振杰
关键词:营商环境发达省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