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霞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新员工
  • 2篇嵌入性
  • 2篇高校
  • 2篇高校毕业
  • 2篇高校毕业生
  • 2篇毕业生
  • 1篇蛋白
  • 1篇丁苯
  • 1篇丁苯酞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炎
  • 1篇学号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达拉奉治疗
  • 1篇职业成熟度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化策略
  • 1篇神经痛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特异性

机构

  • 4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4篇孙霞
  • 2篇盛飞
  • 1篇李庭毅
  • 1篇王丽
  • 1篇李文辉
  • 1篇王丽
  • 1篇王小平
  • 1篇胡松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典型巨细胞动脉炎误诊剖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的临床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不典型GCA 2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文2例均以头痛、间断性视物模糊、流泪发病。病初分别按枕神经痛、偏头痛治疗后症状稍好转,后头痛加剧,查血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异常,行双侧颞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可见颞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明确诊断为GCA。2例均予泼尼松治疗后症状好转,逐渐减量并维持治疗,随访2年均未复发。结论 GCA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症状隐匿,易误诊。仔细询问病史、查体,及时行ESR、C反应蛋白及彩超等检查是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王丽王小平李庭毅李文辉盛飞胡松孙霞
关键词:巨细胞动脉炎误诊偏头痛神经痛泼尼松
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Meta-分析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独立生活能力的改善,及NSE、SOD和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 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等数据库,收集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2000年1月至2017年5月,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RCTs(931例患者)。7篇采用C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597例),Meta-分析显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MD=-5.17,95%CI(-6.03^-4.30),P<0.01];7篇(593例)采用ADL评估独立生活能力,Meta-分析显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改善独立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MD=8.01,95%CI(6.06~9.97),P<0.01]。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SE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MD=-4.71,95%CI(-5.65^-3.77),P<0.01],S-100β蛋白水平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MD=-0.40,95%CI(-0.77^-0.22),P<0.01],SOD水平的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MD=13.84,95%CI(11.58~16.10),P<0.01]。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独立生活能力,同时提高SOD活性,降低NSE和S-100β蛋白水平。
查莹莹王丽盛飞孙霞
关键词:丁苯酞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META-分析
嵌入性组织社会化策略对高校毕业生新员工职业成长影响研究
在无疆界职业生涯时代,就业者个体的职业流动日趋频繁,为提高就业安全性,个体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职业成长。高校毕业生新员工,正处于从职业探索期向职业建树期的过渡阶段,尤其注重职业成长及自我价值实现;另一方面,其初入组织往往面临...
孙霞
关键词:组织社会化策略职业成熟度
嵌入性组织策略对高校毕业生新员工职业成长影响研究——分类号学号201505703020学校代码10488密级
孙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