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煜

作品数:18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9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6篇肿瘤
  • 6篇胃癌
  • 5篇切除
  • 4篇术后
  • 4篇胃癌根治
  • 4篇胃癌根治术
  • 3篇手术
  • 3篇切除术
  • 3篇胃切除
  • 3篇肠肿瘤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直肠肿瘤
  • 2篇腔镜手术
  • 2篇全胃
  • 2篇全胃切除
  • 2篇热灌注
  • 2篇胃癌根治术后

机构

  • 18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佛罗里达大学
  • 1篇无锡微奥科技...

作者

  • 18篇朱煜
  • 11篇余江
  • 9篇李国新
  • 7篇刘浩
  • 7篇罗俊
  • 7篇李团结
  • 6篇林填
  • 6篇胡彦锋
  • 6篇赵明利
  • 6篇陈豪
  • 5篇陈韬
  • 3篇邓海军
  • 2篇李胜龙
  • 2篇康东
  • 2篇周艳
  • 2篇鲍铭
  • 2篇甄莉
  • 2篇于哲
  • 2篇周勇军
  • 2篇王冉

传媒

  • 7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Laparoscopy-assisted and Open Dis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in the Elderly Patients:the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罗俊刘浩胡彦锋李团结赵明利林填陈韬陈豪朱煜陈新华余江李国新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
罗俊刘浩胡彦锋李团结赵明利林填陈韬陈豪朱煜陈新华余江李国新
腹腔镜全胃切除经口抵钉座置入装置腔内食管-空肠吻合与传统辅助切口吻合安全性对比的倾向得分匹配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研究胃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LTG)经一种新型的经口抵钉座置入装置(OrVil^TM)腔内食管-空肠吻合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收集2010年3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南方医院普通外科连续施行LTG的414例胃腺癌病例,其中371例通过传统辅助切口行食管-空肠吻合,43例通过OrVil^TM系统完成腔内食管-空肠吻合。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均衡组间混杂因素的影响,选取6个协变量进行1:1匹配(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新辅助化疗、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最终43例经OrVil^TM系统腔内食管一空肠吻合病例(OrVil^TM吻合组)和43例辅助切口食管-空肠吻合病例(传统辅助切口吻合组)进行成功匹配。比较两组问的手术相关指标及其安全性(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匹配后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均P〉0.05)。OrVil^TM吻合组和传统辅助切口吻合组的总体手术时间[(235.6±49.8)min比(221.1±46.5)min,t=1.397,P=0.166]和抵钉座置入时间[(10.0±3.2)min比(10.6±4.5)min,t=-0.671,P=0.504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OrVil^TM吻合组的消化道重建时间更短[(48.3±12.0)min比(55.9±12.3)min,t=-2.899,P=0.005],手术切口长度更小[(5.6±0.6)cm比(8.1±2.2)cm,t=-7.118,P=0.001]。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失血量和肿瘤近切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rVil^TM吻合组总体术后恢复优于传统辅助切口吻合组[恢复饮水时间:(3.7±1.8)d比(6.2±7.2)d,t=-2.236,P=0.030;恢复全流食时间:(4.8±2.3)d比(7.2±7.1)d,t=-2.013,P=0.048;恢复半流食时间:(6.7±2.9)d比(10.2±9.6)d,t=-2.245,P=0.029],但两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rVil^TM吻合组与传统辅助切口
陈新华罗俊朱煜陈粤泓胡彦锋林填刘浩李团结赵明利陈豪李国新余江
关键词:吻合口漏
老年胃癌病人行腹腔镜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临床疗效的前瞻性研究中期分析被引量:20
2021年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行腹腔镜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102例年龄≥65岁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剔除6例病人,最终入组96例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两组。病人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设为腹腔镜组;行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设为开腹组。观察指标:(1)入组病人分组情况。(2)术中情况。(3)术后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7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入组病人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病人96例,男66例,女30例;中位年龄为69岁,年龄范围为65~85岁。96例病人中,腹腔镜组49例,开腹组47例。(2)术中情况:两组病人均顺利行远端胃癌根治术+D2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腹腔镜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分别为50 mL(50 mL,100 mL)、(7.1±1.7)cm,开腹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 mL(100 mL,200 mL)、(19.1±1.7)cm,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79,t=-34.880,P<0.05)。(3)术后情况:腹腔镜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全流质食物时间、术后首次进食半流质食物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9枚(35枚,62枚)、1.9 d(1.3 d,2.9 d)、2.6 d(2.2 d,2.9 d)、3.4 d(2.7 d,4.0 d)、5.9 d(4.7 d,7.7 d)、4.9 d(3.5 d,6.8 d)、7.7 d(6.7 d,8.9 d),开腹组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40枚(27枚,51枚)、2.5 d(1.8 d,3.3 d)、2.6 d(2.2 d,2
罗俊朱煜刘浩王豪陈新华胡彦锋林填陈韬李团结赵明利陈豪熊少伟何美文吕国庆李国新余江
关键词:老年临床疗效腹腔镜检查
腹腔热灌注化疗预防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腹膜复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7
2018年
进展期胃癌(AGC)具有明显的预后差、术后腹膜复发率高的特点,而系统化疗和靶向治疗并不能有效预防术后腹膜复发。但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可在术中或术后早期,有效清除或杀灭腹腔内残存的游离癌细胞和亚临床病灶,最大限度达到宏观和微观上的共同根治,是预防AGC根治性切除术后腹膜复发的潜在疗法。胃癌预防性HIPEC(P-HIPEC)是指针对局部进展严重,但没有肉眼可见腹膜种植转移灶的AGC患者,在行胃癌R0切除基础上,早期使用HIPEC预防术后腹膜复发。而P-HIPEC通过早期干预,而不是治疗腹膜复发后,更符合肿瘤治疗的原则。大量研究已经初步证实,P-HIPEC可降低AGC患者R0切除术后腹膜复发率、提高远期生存率,尤其对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阳性而无腹膜转移的患者更具有临床意义。然而,早期的HIPEC相关研究报道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这可能与早期实施方法不够成熟、参数不够精准和设备不够完善有关。但随着HIPEC理论、技术和仪器设备不断进步完善和管理日臻完善,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已经降至可接受范围内。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故仍难以深入指导HIPEC临床应用的技术规范化。因此,近年来多个大中心开始联合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以期进一步验证P-HIPE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提出了更多的理论和技术指导,甚至制订P-HIPEC临床应用技术标准。故本文对AGC术后辅助P-HIPEC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陈新华罗俊刘浩陈粤泓胡彦锋李团结林填朱煜赵明利陈豪李国新余江
伴远处转移的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否需要处理原发病灶:需要处理原发病灶被引量:1
2017年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最初亦被称为类癌.是一类起源于胚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该类肿瘤部分类型具有产生神经内分泌标记物和多肽等特性.好发于胃肠道,其中直肠是最常见的发病部分之一。欧美国家统计,直肠NEN发病率为0.86/10万,占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14%,29%。日本学者报道,在亚洲人群中直肠NEN占所有消化道NEN的60%-89%,与欧美国家的差异较大。国内文献报道,直肠NEN约占消化道NEN的24.3%.
李跃朱煜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原发病灶远处转移NEOPLASMS神经内分泌细胞
初始不可切除胃癌转化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胃癌的转化治疗针对初始部分不可切除,但有潜在手术切除机会的胃癌患者,在接受全身系统化疗后,其不可切除因素出现部分或完全缓解,可行R0切除。从而获得相对较长的术后生存时间和(或)元复发生存时间。既往初始不可切除胃癌转化治疗研究提示,较好的化疗反应率和病理反应率、转化治疗后获得R0切除是初始不可切除胃癌患者接受转化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起始非治愈因素为淋巴结转移者的疗效优于腹膜种植者。转化治疗的化疗方案一直在尝试改进,报道的效果也存在差异,但最新的临床研究多提示,以紫杉醇为基础的三药化疗可使初始不可切除胃癌患者获得较高缓解率和R0切除机会,从而延长生存期。然而。由于初始不可切除胃癌的生物学行为特点高度异质性,并非均能从转化治疗中获益。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初始不可切除胃癌患者,筛选出适合转化的病例进行转化治疗、不适合转化治疗则侧重于改善生活质量,将是胃癌治疗领域的热点。但是,目前初始不可切除胃癌转化治疗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相关研究主要为一些单中心、小样本的报道,异质性较大,故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不足。目前转化治疗指征、病例选择、方案制定、疗效评价、手术时机、手术切除范围等方面尚无共识,亟需更多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证据进行验证和指导。所以,胃癌转化治疗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临床试验不断摸索,完善其诊治标准。并逐步探索和筛选出精细分类基础上的转化治疗最佳获益人群,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因此,本文对初始不可切除胃癌的转化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陈新华林周盛陈粤泓罗俊朱煜刘浩李国新余江
一种肛肠科清洗涂药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肛肠科清洗涂药装置,包括,安装在座椅主体上的涂药组件,所述涂药组件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清洁水收集的收集槽,本实用新...
鲍铭李胜龙经芳艳康东朱煜王冉
单孔+1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与探索
2025年
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方式已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逐渐向更为微创化与个体化的手术模式转变,其中单孔腹腔镜手术(SILS)及减孔腹腔镜手术(RPLS)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关注。单孔+1腹腔镜手术(SILS+1)融合了SILS与RPLS的双重优势,近年的研究已证实其在治疗结肠癌方面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相比,具有相似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肿瘤学疗效,同时在快速康复和美容效果方面更具优势。SILS+1的发展与单孔平台装置和器械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在严格把握SILS+1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术中巧妙利用悬吊及牵拉技巧,规范处理出血等并发症,可使手术过程安全、顺畅。笔者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并结合团队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SILS+1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与探索,旨在为该手术方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朱煜王豪王亚楠邓海军牟廷裕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安全性并发症
一种给药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药器,涉及给药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把手,把手的侧面设置有压气囊,把手与压气囊固定连接,压气囊的侧面设置有扶手,扶手的侧面设置有隔板,隔板的表面开设有排气孔,隔板的侧面设置有滤气板,隔板的侧面...
鲍铭李胜龙 经芳艳康东朱煜王冉董小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