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家齐

作品数:23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肺癌
  • 8篇手术
  • 8篇小细胞
  • 7篇细胞肺癌
  • 7篇小细胞肺癌
  • 6篇非小细胞
  • 5篇预后
  • 5篇肿瘤
  • 5篇非小细胞肺癌
  • 5篇病理
  • 4篇临床病理
  • 4篇免疫
  • 3篇胸腔
  • 3篇胸外
  • 3篇胸外科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外科
  • 2篇蛋白
  • 2篇电视辅助

机构

  • 23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作者

  • 23篇张家齐
  • 12篇刘磊
  • 11篇黄诚
  • 11篇陈野野
  • 9篇郭超
  • 4篇刘洪生
  • 4篇邴钟兴
  • 3篇李力
  • 3篇王学斌
  • 2篇梁乃新
  • 2篇张晔
  • 1篇崔玉尚
  • 1篇韩志军
  • 1篇边桂彬
  • 1篇李单青
  • 1篇马冬捷
  • 1篇田震寰
  • 1篇曹磊

传媒

  • 6篇中国胸心血管...
  • 4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中华胸部外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3
  • 8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疗机器人在肺部小结节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被引量:6
2022年
近年来,肺部小结节的微创诊疗技术突飞猛进;无论是介入机器人支气管镜还是手术机器人系统,均在不停地迭代更新,不断趋于完善以契合临床需求,为医生及患者带来了医疗获益;但机器人支气管镜及国产手术机器人的普及程度仍偏低。目前机器人支气管镜包括Monarch^(TM)平台和Ion^(TM)系统,分别于2018年、2019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使用,其具有运动精确、灵活性高、稳定性强的特点,可实现8级以下支气管的导航活检,活检率、诊断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各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支气管镜;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术机器人系统为Da Vinci手术机器人,已成熟应用于胸外科各手术领域,包括肺、食管、纵隔等。国产化的手术机器人系统已获批应用,国产化的机器人支气管镜也正在积极的研发与试验过程中。医疗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广大,国产设备研发空间广阔。
郭超张家齐张家齐边桂彬边桂彬
关键词:手术机器人肺结节
20例支气管肺类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类癌致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综合征的疾病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6年5月间经北京协和医院诊治并由手术病理证实的支气管肺类癌引起的异位ACTH综合征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搜集并整理20例患者的重要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就诊时的平均年龄为13~70(38.85±15.31)岁,其中典型类癌14例、不典型类癌6例。所有患者均存在库欣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均由胸部CT定位胸部病变。手术治疗后血清皮质醇及血ACTH浓度均明显下降。术后并发症3例(15.00%),均为严重肺部感染。随访1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1.5(12~122)个月;其中典型类癌13例、不典型类癌5例;Ⅰa期7例、Ⅰb期1例、Ⅱa期2例、Ⅲa期8例;1例行术后放疗、4例行术后化疗。随访时间内,1例复发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支气管肺类癌所致异位ACTH综合征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需要多种检查手段及多专科医师共同诊治;胸部CT是发现病变并评估手术可行性的重要方法,早期手术切除异位ACTH肿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且大多可获长期生存。
王学斌刘磊王桂阁张家齐陈野野曹磊刘洪生李单青
关键词:支气管肺类癌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手术治疗预后
肺泡性腺瘤2例报告被引量:1
2021年
2010年8月至202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共有3例病理确诊的肺泡性腺瘤(AA)。AA是一种罕见的肺组织内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胸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都无特异性表现,且异质性大。AA作为肺内占位性病变,难以在术前鉴别良恶性,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扰。本文报道了2例肺泡性腺瘤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
万梦瑶邴钟兴张家齐周良锐陈野野黄诚张晔李单青
关键词:肺良性病变
PD-1/PD-L1抗体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0年
近年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现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信号通路影响机体抗肿瘤免疫,其中抑制PD-1/PD-L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中有良好疗效。本文针对PD-1/PD-L1抗体治疗晚期NSCLC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白文粱刘磊王桂阁张家齐李单青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免疫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A、真核起始因子3b的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驱动蛋白超家族成员2A(KIF2A)、真核起始因子3b(eIF3b)mRNA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NSCLC病人组织样本,检测KIF2A、eIF3b 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earson法分析癌组织KIF2A与eIF3b mRNA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KIF2A、eIF3b mRNA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病人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NSCLC癌组织中,KIF2A mRNA、eIF3b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KIF2A mRNA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eIF3b mRNA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NSCLC癌组织KIF2A mRNA与eIF3b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KIF2A高表达组、eIF3b高表达组的预后较差(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Ⅲ期、KIF2A mRNA高表达、eIF3b mRNA高表达是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癌组织中KIF2A mRNA、eIF3b mRNA高表达,两者均参与NSCLC发生发展,有望成为疾病进展及预后评估的新的生物学靶点。
邴钟兴郑志博张家齐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
18例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的临床诊治及预后特点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primary mediastinal yolk sac tumor,PMYST)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2000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PMYS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18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1例,中位年龄22.0(16.6,26.2)岁。患者伴有甲胎蛋白水平升高,病理类型可为单一卵黄囊瘤或与其他纵隔生殖细胞肿瘤合并存在。治疗方式以化疗及根治性手术为主,对肿瘤侵犯其他脏器的患者可行扩大切除。手术患者7例术后出现肺或胸膜转移,其中3例伴有胸腔外(骨、脑)转移;1例术后1年内出现复发。所有患者均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末次随访时5例生存,9例死亡,4例失访,中位生存期为16.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4.9个月;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3.3%、28.6%和11.8%。结论PMYST常发生于中青年男性患者,术前穿刺能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R0切除、治疗后甲胎蛋白恢复正常、不伴有转移可能是预后较好的潜在指标。PMYST总体预后较差,经合理诊治后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高雪涵陈野野张家齐李单青
关键词:内胚窦瘤病理学特征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跳跃性N2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被引量:3
2019年
肺癌作为全球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主要治疗方式,尤其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依然占主导地位,而淋巴结转移状态对于肺癌的分期、预后至关重要。跳跃性N2淋巴结转移比较常见,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归纳非小细胞肺癌跳跃性N2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一定指导。
张家齐刘磊王桂阁白文梁李单青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点预后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疗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罕见疾病,具有生物学侵袭性,预后较差;其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肿瘤可异位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引起内分泌症状。由于发病率低、异质性强,临床诊疗难度大,新型治疗方案难以突破。早期完整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手段。对于晚期肿瘤,期待新药物的临床试验,提高患者生存预后。
张家齐陈野野周梦馨黄诚张晔郭超李单青
关键词: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22年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发展迅速,包括新辅助单药/双药免疫治疗、新辅助化疗/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等;部分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经过选择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新辅助免疫治疗具有可观的病理缓解率并产生可观察到的临床获益,而且毒副作用可耐受。Nivolumab联合化疗已于近期被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长期疗效、副作用以及手术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
郭超张家齐李单青
关键词:肺肿瘤新辅助治疗免疫治疗
胸外科术后30d内非计划二次手术的临床特点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胸外科术后30 d内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术后30 d内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0 d内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为0.75%(79/10543);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中位住院天数19(12,37)d,中位住院费用109929.11(80549.46,173491.87)元;22例(27.85%)患者接受输血治疗,26例(32.91%)患者接受重症监护治疗;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发生非计划二次手术例数最多。出血(21.52%)、乳糜胸(17.72%)、肺漏气(16.46%)、肺不张(13.92%)及消化道瘘(11.39%)为胸外科非计划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其中,非食管/贲门组患者非计划二次手术原因主要为出血、肺漏气、肺不张及乳糜胸;食管/贲门组患者非计划二次手术原因主要为消化道瘘、切口感染愈合不良、出血及乳糜胸。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中,4例死亡,17例好转,58例痊愈。结论胸外科非计划二次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高。出血、乳糜胸、肺漏气、肺不张及消化道瘘是非计划二次手术的主要原因。
张家齐刘磊赵珂郭超黄诚陈野野刘洪生李单青
关键词:胸外科手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