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海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综合征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率
  • 1篇心率变异
  • 1篇心率变异性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水平
  • 1篇预后
  • 1篇预激
  • 1篇预激综合征
  • 1篇再灌注

机构

  • 4篇淮安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姜宜成
  • 4篇徐海
  • 3篇张喜文
  • 2篇史亚非
  • 1篇李江津
  • 1篇田晓沂
  • 1篇王中群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射频消融术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对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射频消融治疗的预激综合征患者120例,根据旁路定位以及传导特性分为4组:A型显性(有前传导功能的左侧旁路)组36例,B型显性(有前传导功能的右侧旁路)组36例,A型隐匿性(无前传导仅有逆传导功能的左侧旁路)组19例,B型隐匿性(无前传导仅有逆传导功能的右侧旁路)组29例,另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比较各组消融前、后及半年随访后的心电图参数。结果消融术前各组的PR间期以及QRS间期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A型显性组、B型显性组的PR间期低于其他三组(P均<0.05),A型显性组、B型显性组的QTS间期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但PR间期、QRS间期在A型显性、B型显性这两组之间及A型隐匿性、B型隐匿性、对照这三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消融术后各组PR间期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比较发现A型隐匿性、B型隐匿性与对照这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A型显性组高于前三组(P均<0.05),B型显性组高于前四组(P均<0.05)。随访半年各组在PR间期、QRS间期、QTc间期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将A、B显性组的消融术前、术后、随访半年的心电图进行自身对比发现,两组均为消融术后的PR间期最长,消融术前的PR间期最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R间期(消融术后PR间期-消融术前PR间期)与△QRS间期(消融术前QRS间期-消融术后QRS间期)呈正相关(r=0.734,P<0.05)。结论显性预激时,窦性激动经房室旁路快速下传导可引起房室结传导功能下降,这种影响与旁路定位有关,并且传导功能下降的房室结随着旁路消失可逐步恢复正常。
徐海姜宜成史亚非张喜文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房室旁路射频消融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脂水平及长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脂水平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拟行PCI的ACS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化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6、12个月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变化、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TC[(4.02±0.55)mmol/L、(3.81±0.51)mmol/L、(3.70±0.48)mmol/L]和LDL-C[(2.03±0.40)mmol/L、(1.97±0.31)mmol/L、(1.84±0.26)mmol/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C:(4.31±0.70)mmol/L、(4.20±0.62)mmol/L、(4.15±0.51)mmol/L;LDL-C:(2.34±0.51)mmol/L、(2.30±0.47)mmol/L、(2.28±0.41)mmol/L](PTC分别为0.009,0.007,0.006;PLDL-C分别为0.012,0.005,0.002)。治疗3、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10.21±3.69)mg/L、(7.01±2.13)mg/L、(4.26±2.03)mg/L]和MMP-9[(123.0±54.2)μg/L、(89.7±32.1)μg/L、(110.3±33.6)μg/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s-CRP:(15.24±6.23)mg/L、(11.78±4.12)mg/L、(9.36±2.26)mg/L;MMP-9:(189.7±96.5)μg/L、(120.2±98.4)μg/L、(156.2±51.2)μg/L](Phs-CRP分别为0.012,0.008,0.002;PMMP-9分别为0.001,0.001,0.001);两组患者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8.33%(5/60)]明显低于对照组[56.67%(34/60)](P=0.000)。观察�
姜宜成王中群徐海李江津张喜文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脂预后
院内发生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住院期间发生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发生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查阅这些患者的住院信息,将患者分为心内科组、外科组、其他科组3组,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3组之间的年龄、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内科组的有创操作患者比例低于其他两组,而冠心病药物治疗患者比例、Grace评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内科组的再灌注治疗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短期及长期并发症发生率却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冠心病的认识。对于入院时即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应尽早行急诊介入治疗。
徐海姜宜成张喜文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疾病再灌注治疗
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和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12周,随访结束后,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心功能检测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联合组治疗前的心率变异性指标以及心功能检测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心功能检测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以及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史亚非姜宜成徐海田晓沂
关键词:曲美他嗪麝香保心丸冠心病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