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新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骶髂关节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检查骶髂关节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查找超声检查骶髂关节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8月1日。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采用Revman 5.3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然后采用Meta-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包括350例受试者。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纳入研究之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超声检查骶髂关节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比值比分别为0.78(95%CI:0.74~0.82)、0.87(95%CI:0.82~0.91)、5.71(95%CI:3.99~8.15)、0.25(95%CI:0.16~0.39)和27.79(95%CI:11.18~69.06)。S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8。结论超声检查骶髂关节是一种较好的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无创检查方法。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 吕浩源王前江江新张驰肖强兵刘彩萍郑仁韦易
- 关键词:超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ETA分析
- 单侧TLIF联合棘突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单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棘突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9—2019-09采用单侧TLIF联合棘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2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mProlo评分,比较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全腰椎前凸角、节段性前凸角、椎间盘间隙角、腰曲指数、椎间盘高度指数。结果 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12个月的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浅表及深部感染,植骨融合满意,未出现螺钉松动,螺钉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降低,mProlo评分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全腰椎前凸角、腰曲指数较术前减小,椎间盘高度指数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节段性前凸角、椎间盘间隙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TLIF联合棘突钢板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 戴帆董石磊肖强兵江新李琳吴晶翠李力李峰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内固定
- 经跟骨外侧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报道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跟骨外侧小切口微小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科手术治疗的22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外侧小切口复位后距下关节面,撬拔牵引挤压等方法复位跟骨长高宽基本形态,必要时行植骨处理,行微小跟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复查X线及CT评价骨折复位及维持情况,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2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7.8个月)随访,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延迟愈合(SandersⅢ型),经局部换药后治愈,3例观察到轻微关节炎征象,末次随访时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7周),无畸形愈合发生,Bohler角由术前6.4°±4.9°改善为末次随访时30.9°±4.1°,Gissane角由术前90.1°±6.4°改善为末次随访时123.6°±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OFAS踝-后足评分:优11例,良9例,可2例。结论:跟骨外侧小切口复位跟骨骨折采用微小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能较好显露,满足复位、植骨及有效固定的要求,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优良率高。
- 钟传棋杨功旭吴斌江新张清金军张靖
- 关键词: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外侧小切口
- 可扩张脊柱微创通道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后纤维环裂口的缝合修复被引量:18
- 2017年
- 背景: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后行纤维环缝合可在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降低复发率,但有效的修复方法及可靠的修复器械报道极少。目的:观察在可扩张脊柱微创通道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后进行纤维环裂口缝合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缝合组25例在髓核摘除后行纤维环缝合术,对照组25例单纯行髓核摘除术。记录并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评估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腰痛及下肢痛的目测类比评分,同时观察手术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与结论:(1)缝合组25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对照组只有23例完成随访;(2)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节段等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2组目测类比评分及ODI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2组间比较,除术后1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外,缝合组与对照组术前及术后ODI、目测类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4)对照组2例复发,其中1例行再手术治疗,复发率9%;缝合组中1例复发,并未再次手术,复发率4%;(5)2组均未发生脑脊液漏、感染、神经根损伤等严重并发症;(6)综上,腰椎间盘摘除后同时行纤维环裂口缝合术创伤小,重建了椎间盘的完整结构,可有效防止髓核再突出,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临床疗效满意。
- 江新李峰潘海松霍雄涛肖强兵杨功旭
- 关键词:腰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髓核摘除生物学治疗
- 超声骶髂关节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作用的Meta分析
-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超声检查骶髂关节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维普...
- 吕浩源王前江江新张驰肖强兵刘彩萍郑仁韦易
- 关键词:超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