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山西老陈醋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与挥发性风味成分相关性分析
- 2025年
- 本文主要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研究山西老陈醋整个酿造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变化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并通过偏最小二乘法(PLS)解析微生物菌群与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酒精发酵阶段主要检测到7个细菌属和6个真菌属,重要优势菌属为魏斯氏菌属(45.34%)、乳杆菌属(29.01%)、链球菌属(13.58%)、假丝酵母菌属(89.29%)和威克汉姆酵母属(2.31%);醋酸发酵阶段主要检测到10个细菌属和18个真菌属,重要优势菌属为醋杆菌属(26.32%)、乳杆菌属(15.88%)、片球菌属(10.71%)、假丝酵母菌属(46.18%)、链格孢霉属(16.02%)和曲霉属(5.93%)。酒精发酵阶段共检测到70种挥发性物质,随着酒精发酵过程进行,3-甲基丁醇、戊醇、苯甲醇、己醇、辛醇、壬醇等高级醇类物质逐渐减少,典型特征醇类物质(乙醇)逐渐增加,乙酸乙酯、乙酸己酯、己酸异戊酯等典型特征酯类物质也缓慢上升,逐渐趋于稳定。醋酸发酵阶段共检测到72种挥发性物质,发酵过程中,醇类物质逐渐减少,乙酸和特征性酯类物质-乙酸乙酯、己酸异戊酯、乙酸-2-苯乙酯等逐渐积累。PLS分析结果显示,山西老陈醋发酵过程中菌群演替与挥发性香气成分形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本文为传统山西老陈醋发酵机制揭示提供数据支持。
- 赵欣张钰婧陈旭峰许女
- 关键词:山西老陈醋挥发性香气菌群
- 鸡腿菇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7
- 2017年
- 本研究对水溶醇沉法提取的鸡腿菇粗多糖脱蛋白方法进行了比较,最终确定Sevage法为最优的脱蛋白方法。经DEAE-纤维素52离子交换及Sephadex G-200分子层析柱分级、纯化,最终得到2个主要的多糖组分Ccp-I-A和Ccp-I-B。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二者均为白色絮状固体,能溶于水,不溶于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与斐林试剂,CTAB、硫酸-咔唑、碘-碘化钾及三氯化铁反应均为阴性。GC测定结果可知Ccp-I-A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2.03∶9.52∶1;Ccp-I-B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5.21。另外,Ccp-I-A和Ccp-I-B对DPPH和·OH显示出良好的清除能力,而且,相比于Ccp-I-B,Ccp-I-A的清除能力更高,当浓度为300μg/mL,其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可分别达到72.1%和55.3%。
- 许女张天震陈旭峰张浩王如福
- 关键词:纯化理化性质抗氧化
- 山西老陈醋源植物乳杆菌C181对小鼠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 2021年
- 本文研究了山西老陈醋源植物乳杆菌C181对小鼠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灌胃植物乳杆菌C181可显著降低慢性酒精诱导小鼠肝脏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也降低了。植物乳杆菌C181通过调节肝脏中Nrf-2和NF-κB基因的表达水平,调节肝脏的氧化应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6、IFN-γ和IL-10)的分泌,改善酒精肝损伤。本文还研究了植物乳杆菌C181对酒精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及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ZO-1、Claudin和Occludin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181通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保护肠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达到预防酒精性肝病的目的。
- 许女孙建平陈旭峰王佳丽贾瑞娟张浩王如福
-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酒精肝损伤
- 乳源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PFGE分型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对分离自隐性乳房炎乳样中的25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表明不同牛场流行的CNS种类和基因型有所不同,即使来自同一牛场的相同菌种也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流行克隆型.证明了菌种基因型的多样性。MIC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都表现出三重以上耐药,且耐药程度高(36%~96%)。携带最多的耐药基因是ermC(96.55%)和tetK(89.66%)基因,然后是ermB(82.76%),tetM(82.76%),msrA(86.21%),msrB(82.76%)和lnuA(72.41%)基因,mph的基因含量最少,为41.38%。另外,本文还检测出4株恍cA基因阳性菌株,即超级耐药菌-MRCNS.MTP和刚果红试验结果显示88%的菌株都具有产生物被膜的能力。并且其多重耐药性显著高于不产生物被膜的菌株。综上所述,目前,乳源及食品动物源细菌耐药形式极其严峻,多重耐药菌及耐药基因的传播,给食品安全及公众健康造成了巨大风险,急需出台一系列的用药规定,加大科研力度,研究安全、绿色、高效新药物。
- 许女史改玲陈旭峰李雅茹杜立红王俊东
- 关键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PFGE耐药
- 不同生产模式和季节下山西老陈醋酒精和醋酸发酵微生物菌落总数最高峰时期真菌群落的对比分析
- 2025年
- 为研究不同生产模式和季节的山西老陈醋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季节的山西老陈醋传统手工、现代机械生产模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微生物菌落总数最高峰样品的真菌多样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传统手工和现代机械生产模式酒精发酵阶段微生物菌落总数最高峰时期的酒醪样品分别检测到41个、45个真菌属。以四个季节的菌属平均相对丰度统计,传统手工模式优势菌属为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21.36%)、曲霉属(Aspergillus,11.76%)、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5.16%)和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2.89%);现代机械生产模式优势菌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29.88%)、假丝酵母属(Candida,25.43%)、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6.68%)、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3.81%)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2.26%)。传统手工和现代机械生产模式醋酸发酵阶段微生物菌落总数最高峰时期的醋醅样品分别检测到55个、70个真菌属,其中传统手工模式优势菌属为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2.41%)、曲霉属(Aspergillus,2.58%)、线黑粉菌属(Filobasidium,3.75%)、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7.59%)、链格孢属(Alternaria,14.98%)和枝孢属(Cladosporium,18.09%);现代机械生产模式优势菌属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2.65%)、曲霉属(Aspergillus,4.33%)、枝孢属(Cladosporium,9.69%)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15.80%)。同一生产模式下,酒醪和醋醅的真菌结构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性,在季节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生产模式下酒醪和醋醅的真菌菌群多样性和结构呈现明显不同。
- 赵欣张钰婧陈旭峰许女
- 关键词:山西老陈醋真菌群落
- 山楂苦荞醋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及风味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22年
- 该实验研究了山楂苦荞醋发酵过程总多酚、总黄酮、挥发性香气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在醋酸发酵第7天分别达到2.43 mg/mL和1.29 mg/mL,酒精和醋酸发酵阶段分别检测到58和60种香气物质。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酒精发酵第5天分别达到81.4%、52.3%和99.8%,亚铁离子螯合率在醋酸发酵第1天达到90.6%。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4种抗氧化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酚含量与亚铁离子螯合率相关性最高(R=0.984)。发酵过程中共有20种挥发性香气物质与抗氧化活性具有相关性,酒精发酵阶段的12种香气物质与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相关性较高(R均>0.85),醋酸发酵阶段的8种香气物质与4种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均较高(R均>0.85)。
- 陈旭峰王超宇魏莎莎朱丹郎繁繁张晓宇许女
- 关键词:风味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