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伟鹏

作品数:15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关节
  • 3篇骶髂
  • 3篇骶髂关节
  • 3篇髂关节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骨盆
  • 3篇耻骨
  • 3篇耻骨联合
  • 2篇腰痛
  • 2篇膝关节
  • 2篇下腰痛
  • 2篇疗法
  • 2篇非特异性下腰...
  • 1篇弹力带
  • 1篇动功
  • 1篇悬吊训练
  • 1篇腰带
  • 1篇医用
  • 1篇医用器械

机构

  • 12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高伟鹏
  • 9篇郑遵成
  • 4篇王晓玉
  • 4篇高强
  • 2篇陈悦霞
  • 2篇闫平平
  • 1篇倪庆宾
  • 1篇李勇强
  • 1篇王楠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骶髂关节调整技术在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高伟鹏郑遵成王晓玉
基于整骨测试的骶髂关节调整技术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
高伟鹏王晓玉
局部振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步态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局部振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EVM治疗仪进行局部振动(200Hz,振动10min后调制80Hz,再振动10min);治疗4周和8周后,记录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JOA评分及相关步态参数。结果:经局部振动治疗8周后,治疗组VAS评分、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步长、步频及单支撑相时间在治疗后4、8周出现差异,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8周,治疗组躯干屈伸及左-右侧弯变化范围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髋、膝关节治疗前后活动范围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振动疗法可以有效减轻下腰痛患者的疼痛,增强步行姿势稳定性,改进异常步态,但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冯芮王晓玉潘飞陈悦霞高伟鹏刘琳琳米慧陈浩月王楠孔凡娥郑遵成
关键词:康复训练步态
一种腿间距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腿间距测量装置,包括测量件和第一定位件,所述测量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滑动连接,或者,所述测量件与所述第一定位件固定连接。可根据患者的腿型,选择测量的腿间距为膝关节间距或踝关节...
秦厚红王晓晴高伟鹏陈铭妍何楠张悦
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及大脑皮层兴奋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探讨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及其与大脑皮层兴奋性变化的关系。方法:将60例有上肢手运动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两组均给予传统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针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与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康复训练,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运动诱发电位 (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检测,上肢Fugl-Meyer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①经过4周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MEP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均缩短,静息运动阈值降低,FMA、改良Barthel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实验组较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②实验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组内比较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大脑皮层兴奋性,从而促进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刘琳琳高伟鹏丛文娟郑遵成
关键词:脑-机接口运动诱发电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
阶段化角度牵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高强高伟鹏郑遵成陈义乾闫平平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生物力学研究
2025年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继肥胖症、近视之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第三大"杀手",严重降低患儿生活质量,威胁身心健康。AI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生物力学因素已被广泛关注。通过有限元分析发现脊柱凹侧应力较大,同时脊柱失衡导致AIS运动异常,主要表现为时空参数异常、肩-躯干-骨盆-下肢活动不对称、髋膝踝活动范围减小等。本文从AIS的发病机制、有限元分析、三维运动分析、治疗等方面对AIS的生物力学进行综述,探讨了AIS的生物力学特征,以期为AIS的早期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
许梦辉姜雯君郑遵成王晓玉高强高伟鹏刘琳琳秦厚红李华忠倪庆宾
关键词:脊柱侧凸发病机制有限元法生物力学
悬吊训练联合骨盆三维调整治疗产后耻骨联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悬吊训练结合骨盆三维调整治疗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06月—2018年05月在我院产科生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40例,年龄26~3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只进行骨盆三维复位,治疗组复位前进行30 min悬吊训练,然后在悬吊系统的支持下进行骨盆三维复位。比较复位前、复位后即刻、复位后8周VAS评分及耻骨联合分离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复位后即刻,VAS评分及耻骨联合分离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复位后8周,耻骨联合分离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8周随访,两种治疗方案均可不同程度缓解患者疼痛及耻骨联合分离程度,但悬吊训练后进行骨盆三维复位能更好的改善耻骨联合分离程度,且可即刻改善患者疼痛及耻骨联合分离程度,较单纯复位更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王琰郑遵成匡乃峰高强高伟鹏张士伟QIN Hou-hong
基于Ilizarov技术慢性持续性牵拉治疗膝关节术后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
高强郑遵成高伟鹏
陈旧性耻骨联合分离综合保守治疗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陈旧性耻骨联合分离保守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8月采用持续牵引下三维整复,骨盆带固定和运动疗法的综合保守方法治疗的30例陈旧性产后耻骨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临床及影像结果。[结果]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周及6个月的VAS评分和SF-36评分各项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6个月时,23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67%。影像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周和6个月,耻骨联合距离显著减小(P<0.05)。[结论]持续牵引下三维整复,骨盆带固定和运动疗法治疗陈旧性产后耻骨联合分离临床疗效满意,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匡乃峰闫平平陈悦霞高伟鹏王琰秦厚红王楠郑遵成
关键词:运动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