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阳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再灌注
  • 2篇灶性
  • 2篇灶性脑缺血
  • 2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2篇局灶
  • 2篇局灶性
  • 2篇局灶性脑缺血
  • 2篇灌注
  • 1篇丁苯
  • 1篇再灌注性
  • 1篇生存期
  • 1篇线栓法
  • 1篇脑出血
  • 1篇脑损伤
  • 1篇脑损伤大鼠
  • 1篇结肠
  • 1篇结肠癌
  • 1篇老年
  • 1篇老年结肠

机构

  • 2篇佳木斯大学附...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佳木斯市中心...

作者

  • 3篇王海阳
  • 2篇戴绍飞
  • 2篇李洪涛
  • 1篇王磊
  • 1篇张楠
  • 1篇赵海博

传媒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影像科学与光...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老年结肠癌CT增强扫描对EMVI的诊断及术后PFS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老年结肠癌肠外静脉侵犯(EMVI)CT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对术后无进展生存期(P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2018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7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增强扫描对EMVI的诊断价值,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法分析EMVI与PFS的关系。结果:与EMVI阴性者相比,EMVI阳性老年结肠癌患者肿瘤静脉期强化不均匀占比、静脉期及动脉期肿瘤CT值均较高(P<0.05)。CT增强扫描诊断EMVI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95%、74.58%,CT增强扫描与病理结果诊断符合率为76.29%,CT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好(Kappa=0.518,P<0.001)。随访显示无进展生存的患者有72例(74.2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EMVI阳性患者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低于EMVI阴性组(Logrankχ^(2)=11.302,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静脉期强化不均匀、静脉期与动脉期肿瘤CT值、EMVI阳性是影响老年结肠癌PFS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CT增强扫描有助于老年结肠癌EMVI的诊断,且EMVI阳性是影响老年结肠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风险因素,对预测无进展生存期有一定价值。
衣家奇张楠王海阳王磊
关键词:结肠癌CT增强扫描老年
用丁苯肽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大鼠进行治疗的效果探究
2016年
目的:研究用丁苯肽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的SD大鼠进行治疗的效果,以便为临床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00只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我们使用随机数表法将这100只SD大鼠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SD大鼠均进行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然后按照200mg/kg的剂量给观察组SD大鼠使用丁苯肽进行治疗,给对照组SD大鼠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在治疗2小时后、3小时后和4小时后,比较两组SD大鼠脑神经功能的评分和脑梗死的面积。结果:在治疗2小时后、3小时后和4小时后,观察组SD大鼠脑脑神经功能的评分和脑梗死的面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SD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丁苯肽对发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的SD大鼠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其脑神经的功能,缩小其脑梗死的面积。因此,用丁苯肽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李洪涛戴绍飞王海阳
关键词:SD大鼠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的功能性MRI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观察大鼠局灶性缺血及再灌注后MRI的变化,为急性脑缺血的预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65只SD大白鼠随机分6组,分批采用线栓法制作右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进行再灌注,观察比较各组在灌注前和灌注后脑组织的损伤,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各组在不同时间段经DWI、PWI扫描,DWI异常信号及ADC值发生规律性变化,神经细胞凋亡百分比与再灌注时间存在相关性。结论:大鼠脑缺血的成活率与再灌注治疗时间存在相关性,在2h内进行再灌注治疗可促进部分受损脑组织的恢复,在6h后治疗则会加重脑出血组织的损伤,通过MRI技术可分别的从大鼠脑损伤和血流动力学两方面的变化来分析再灌注的治疗效果。
李洪涛戴绍飞赵海博王海阳
关键词:线栓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