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虑非滑坡样本选取和集成机器学习方法的水库滑坡易发性预测被引量:6
- 2024年
- 准确的滑坡易发性建模对预警预报和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机器学习技术建模中非滑坡样本随机选取和单个分类器存在的精度不高问题,提出了一种耦合多模型的区域滑坡易发性建模框架.以三峡库区秭归-巴东段为例,选取高程、坡度等12个因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信息量法定量分析各指标对滑坡空间发育的影响程度.随机选取70%的滑坡作为训练样本,剩余的30%作为验证样本;应用逻辑回归模型(LR)制作研究区的初始易发性分区图,确定非滑坡随机采样的约束范围.随后,分别采用LR模型约束和无约束条件下随机选取的非滑坡样本,应用单个分类回归树(LR-CART和No-CART)及分类回归树-Bagging组合模型(LR-CART-Bagging和No-CART-Bagging)开展滑坡易发性建模,并应用多个指标进行精度评估.结果发现:高程和水系等是滑坡发育的主控因素;LR-CART-Bagging模型精度为0.973,高于LR-CART模型的0.889;相比于No-CART和No-CART-Bagging模型,LR-CART和LR-CART-Bagging模型精度分别提升了0.057和0.047.LR模型可以有效约束非滑坡样本的选取范围,提升样本的选取质量;CART-Bagging模型综合了机器学习和集成学习的优势,预测性能更强,提出的LR-CART-Bagging模型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滑坡易发性建模方法.
- 王悦曹颖许方党周超周超吴立星汪洋殷坤龙
- 关键词:滑坡三峡库区工程地质
- 基于集成学习与径向基神经网络耦合模型的三峡库区滑坡易发性评价被引量:65
- 2020年
- 准确的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是滑坡风险评价的重要基础.为提升滑坡易发性评价精度,以三峡库区龙驹坝为例,选取坡度等10个因子构建滑坡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频率比方法定量分析各指标与滑坡发育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随机选取70%/30%的滑坡数据作为训练/测试样本,应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和Adaboost集成学习耦合模型(RBNN-Adaboost),径向基神经网络和逻辑回归模型分别开展易发性评价.结果显示:水系距离、坡度等是滑坡发育的主控因素;RBNN-Adaboost耦合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0.820),优于RBNN模型和LR模型的0.781和0.748.Adaboost集成算法能进一步提升模型的预测性能,所提出的耦合模型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是一种可靠的滑坡易发性评价模型.
- 周超殷坤龙曹颖李远耀
- 关键词:滑坡灾害径向基神经网络三峡库区
- 新疆三峰山铜矿床含铁锰硅质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 2014年
- 三峰山铜矿床位于新疆北山地区,矿体产于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建造中,含矿岩系主要由浅变质的玄武岩和碎屑岩组成,在变质玄武岩中发育一套含铁锰硅质岩,常与矿体相伴产出(陈毓川等,2007)。前人研究表明,热水沉积成因的硅质岩是海底喷流沉积矿床的典型建造(郑明华等,1993)。因此,深入研究本区硅质岩的成因对于了解矿床形成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硅质岩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探讨岩石成因及形成环境,为加深认识矿床成因和成矿环境提供依据。
- 王佳琳顾雪祥章永梅周超何格刘瑞萍
- 关键词:铜矿床热水沉积成因有色金属矿床硅质岩硅岩化学岩
- 新疆北山地区大青山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 2014年
- 大青山金矿床位于新疆北山地区。自1989年甘肃省地矿局酒泉地质矿产调查队在矿区发现一系列金矿化探异常以来,相继有地勘单位和矿业公司在此开展地质工作,主要涉及大青山金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研究(孙振佐等,2000;徐卫东等,2006)。本次工作针对大青山金矿床成矿期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探讨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提供依据。
- 周超顾雪祥章永梅何格王佳琳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矿物包体金矿床贵金属矿床
- 利用2016—2020年Sentinel-1数据监测与分析三峡库区树坪滑坡稳定性被引量:22
- 2021年
- 由于不良地质条件和周期性蓄水等因素影响,中国三峡库区岸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获取了覆盖树坪滑坡周围区域2016-03─2020-03的111景哨兵1号(Sentinel-1)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对该数据集中的高相干点目标和分布式目标进行分析,获取实验区坡体变形。结果显示,实验区内有7处坡体处于活跃状态,最大变形速率达到70 mm/a。与树坪滑坡GPS形变观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了InSAR结果的有效性。通过对树坪和三门洞等典型滑坡的时序分析发现,库区水位和集中降雨是滑坡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实验区内的治理工程有效减缓了变形趋势。与此同时,公路建设与植被耕种等人类活动引起了熊家岭村等出现地面沉降,需密切关注以防止出现安全隐患。所得结果证明时序InSAR技术可以有效识别和监测滑坡,为地质灾害风险普查以及防灾减灾治理成效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 朱同同史绪国周超蒋厚军张路廖明生
- 关键词:形变监测库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