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简春燕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13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急性
  • 2篇闭角
  • 2篇闭角型
  • 2篇闭角型青光眼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原发性闭角型...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神经纤维
  • 1篇神经纤维层
  • 1篇神经纤维层厚...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神经
  • 1篇视网膜神经纤...
  • 1篇视网膜神经纤...
  • 1篇受体

机构

  • 2篇解放军第11...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一一...

作者

  • 3篇简春燕
  • 2篇贺新征
  • 1篇陶黎明
  • 1篇陆叶兰
  • 1篇李军
  • 1篇李岩
  • 1篇王静
  • 1篇冯慧
  • 1篇曹利军
  • 1篇陈明生
  • 1篇孙璐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胃泌素释放肽受体拮抗剂RC-3095通过抑制TLR4途径减轻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2017年
目的 本文观察胃泌素释放肽(GRP)受体(R)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GRP及GRPR拮抗剂RC-3095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构建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再灌注后3 h组(3 h)、I/R再灌注后6 h组(6 h)、I/R再灌注后12 h组(12h),观察GRP及GRPR在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肝损伤中的表达情况;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I/R组(I/R)、RC-3095干预组(RC-3095),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坏死程度,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及肝脏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的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肝脏组织TLR4水平。结果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GRP及GRPR表达增加,6 h达到高峰,随后表达降低;RC-3095能明显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肝脏坏死程度,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释放,抑制TLR4的表达。结论RC-3095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起到保护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TLR4的表达。
孙璐陆叶兰简春燕冯慧陈明生曹利军
关键词:胃泌素释放肽受体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早期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早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单次急性发作患者45例,在病程2周内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双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将发作眼与对侧眼的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RNFL厚度与治疗前眼压、高眼压持续时间和年龄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眼RNFL厚度为(118.80±38.45)μm,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分别为(148.67±58.59)μm、(159.80±57.82)μm、(89.60±31.37)μm、(79.47±27.54)μm;对侧眼RNFL厚度为(98.20±16.89)μm,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分别为(120.13±23.61)μm、(131.60±27.41)μm、(74.01±18.07)μm、(67.80±13.41)μm。急性发作眼比对侧眼的RNFL厚度增加,且发作眼上方、下方、鼻侧和颞侧各个象限的RNFL较对侧眼均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急性发作眼的RNFL厚度与治疗前眼压呈正相关(r=0.370,P<0.05),与高眼压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603,P<0.01);与年龄无关(r=-0.317,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单次急性发作后,RNFL明显水肿,这种变化可持续到发作后2周,且治疗前眼压越高、高眼压持续时间越长,RNFL水肿越严重。
贺新征陶黎明李岩王静李军简春燕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4例,使用双盲法将其分为A组(n=27)与B组(n=27)。对A组实施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对B组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77.78%,明显低于B组的96.30%;A组并发症发生率18.52%,高于B组的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疗效显著。
贺新征简春燕
关键词: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