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 作品数:5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瑞马唑仑对患儿口腔日间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对患儿口腔日间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龋齿治疗的患儿62例,男33例,女29例,年龄3~6岁,BMI 12~23 kg/m^(2),ASAⅠ或Ⅱ级。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每组31例。瑞马唑仑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推注瑞马唑仑0.3 mg/kg,麻醉维持时泵注瑞马唑仑1 mg·kg^(-1)·h^(-1);丙泊酚组麻醉诱导时静脉推注丙泊酚2 mg/kg,麻醉维持时泵注丙泊酚6 mg·kg^(-1)·h^(-1)。记录拔管即刻、拔管后30 min及拔管后2 h患儿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患儿行为学(FLACC)疼痛评分。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出血量、苏醒时间及阿芬太尼总量。记录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喉痉挛、嗜睡、苏醒期躁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丙泊酚组比较,瑞马唑仑组拔管后30 min PAED评分明显降低(P<0.05),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喉痉挛及嗜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丙泊酚比较,采用瑞马唑仑可降低口腔日间手术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且不增加围术期不良事件。 赵鑫 吴征元 张雪 赵保建关键词:丙泊酚 苏醒期躁动 日间手术 诱导前给予地佐辛对口腔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诱导前给予地佐辛对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口腔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3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于麻醉诱导前15min经静脉分别给予地佐辛0.15mg/kg(D组)或等量生理盐水5ml(C组)。术后均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检测注射地佐辛(或生理盐水)前(T_0)、术后2h(T_1)和12h(T_2)时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_H)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记录T_1、T_2和术后24h(T_3)时的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级、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与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2时两组血浆Cor、ACT_H浓度及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P〈0.05)。T_1、T_2时D组血浆Cor、ACTH浓度及血清CRP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T_1~T_3时D组VAS评分明显低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C组,T_1、T_2时BCS舒适度评级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低血压与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诱导前给予地佐辛能有效减轻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增强舒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效果。 赵保建 董迎春 王新河 李珺 张雪关键词:口腔癌 地佐辛 镇痛 应激 瑞马唑仑在龋齿患儿口腔日间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在龋齿患儿口腔日间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在全身麻醉行口腔日间手术的龋齿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40例。给予P组患儿静脉注射阿芬太尼(50μg/k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麻醉诱导,给予R组患儿静脉注射阿芬太尼(50μg/kg)+瑞马唑仑(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麻醉诱导,两组患儿均在达到满意的肌肉松弛程度时经鼻置入气管导管。维持麻醉期间,分别给予P组、R组患儿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6 mg/(kg·h)+阿芬太尼20~40μg/(kg·h)、瑞马唑仑1 mg/(kg·h)+阿芬太尼20~40μg/(kg·h),术中将脑电双频指数值维持在40~60。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阿芬太尼用量)、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拔除气管导管后Ramsay镇静量表评分、患儿行为学疼痛评估(FLACC)量表评分、补救镇静情况、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PAED)量表评分、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R组患儿的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和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短于P组患儿,Ramsay镇静量表评分高于P组患儿,PAED量表评分、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低于P组患儿(P<0.05),但两组患儿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瑞马唑仑可有效缩短龋齿患儿口腔日间手术后的气管导管留置时间及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增加镇静深度,减少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吴征元 赵鑫 张雪 赵保建关键词:龋齿 丙泊酚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日间手术 体温保护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围术期体温保护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加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口腔癌根治术加同期游离皮瓣修复术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保温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保温组给予电阻式加温垫和温输液进行体温保护。记录2组患者各时间点核心体温;记录手术室温度,麻醉时间,麻醉用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冲洗液量、尿量,手术时间,复苏时间,术后寒战发生率,术后感染率,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与麻醉前比较,2组患者麻醉后2、4、6 h,转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和转出PACU时的核心温度明显降低(P<0.05);保温组麻醉后2、4、6 h,转入PACU和转出PACU时的核心温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保温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小(P<0.05),术后寒战发生率低(P<0.05),复苏时间短(P<0.05),术后总感染发生率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手术室温度,麻醉时间,麻醉用药,手术时间,术中输液量、冲洗液量、尿量及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温保护能够有效预防口腔癌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从而促进患者加速康复。 张雪 赵保建 邵博明 董迎春关键词:体温保护 口腔癌 围术期低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