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爽
- 作品数:8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RLS)的效果。方法将50例尿毒症RL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使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国际不安腿评定量表(IRL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观察组治疗后肌肉疼痛重着、肌肤麻木瘙痒、关节屈伸不利、腰膝酸软、面足浮肿积分分别为(0.90±0.14)、(0.85±0.15)、(0.94±0.16)、(0.92±0.17)、(0.90±0.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8±0.20)、(1.50±0.21)、(1.55±0.22)、(1.51±0.19)、(1.49±0.20)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IRLS评分(10.23±1.26)分、PSQI评分(7.68±0.73)分低于对照组的(15.78±1.83)、(10.86±0.87)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与不适、肾病影响、肾病负担、睡眠质量、社交质量、社会支持、认知功能、工作状态、透析人员鼓励、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RLS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中医证候,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 彭亚平何泽云胡爽李旭华徐琴汤毓
- 关键词:尿毒症不安腿综合征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巴喷丁
- 何泽云教授从阴虚论治糖尿病肾病性水肿经验
- 2022年
-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最新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2%[1]。而21.3%的糖尿病患者伴有慢性肾脏病,且DKD已经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的首要病因[2]。糖尿病肾病进入临床蛋白尿期,临床表现为顽固性水肿伴不同程度的利尿剂抵抗,最后需要血液透析方式超滤体内多余水分,避免心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但患者也有可能进入维持性透析。如何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以减轻心脏负荷,延缓进入透析的时间,仍然是临床棘手难题。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水肿具有一定的优势[3-6]。
- 彭亚军胡淑娟李旭华汤毓徐琴胡爽何泽云(指导)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 肾劳病源流考
- 2025年
- 通过查阅历代古籍资料,以时间为主线考证、总结肾劳病的源流。秦汉对虚劳病因病机的认识是肾劳的理论基石,虚劳在肾的治则是益精、温肾、利小便,代表方剂为金匮肾气丸;肾劳病名首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至宋代,六味地黄丸是肾劳治疗的第二次飞跃;明代进一步注重补益肾精;经过上千年临床实践,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构成了肾劳病治疗的框架。发展至现代,肾劳病是适合概括2~5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的中医学病名,其治疗更加完善,活血化瘀、通腑泄浊是肾劳治法的有效补充。
- 刘相杨璧英胡爽张伟宁刘丙龙黄卓宏何泽云
- 关键词:肾劳慢性肾脏病六味地黄丸中医药疗法
-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不宁腿综合征(RLS)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尿毒症RLS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睡眠质量、症状指标及情绪状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国际下肢不宁腿综合征等级评估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尿毒症RLS的效果确切,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睡眠及心理状况。
- 彭亚平何泽云胡爽李旭华徐琴
- 关键词:尿毒症不宁腿综合征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巴喷丁情绪状态
- 加减猪苓汤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的临床观察及对尿AQP2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加减猪苓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Ⅳ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尿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的影响。方法临床采用辨证属阴虚水肿型DKDⅣ期样本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所有病例均进行常规降糖药控制血糖、低盐、优质低蛋白、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和运动指导等一般治疗。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150 mg/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减猪苓汤,6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24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中医症候积分情况等,同时分别在第1、3、6周末检测两组尿AQP2表达。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及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尿AQP2在第3周及第6周均表达高于第1周(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猪苓汤猪苓汤治疗DKDⅣ期的患者可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及减少中医症候积分,同时提高尿中AQP2表达,延缓DKD的进展。
- 彭亚军何泽云彭亚平徐文峰李旭华胡爽
- 枸杞多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PERK-CHOP通路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的保护作用,并通过PERK-CHOP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法制备DPN大鼠模型,分别设立空白组、模型组、α-硫辛酸组、枸杞多糖低剂量、高剂量组,观察枸杞多糖对大鼠血糖、体质量的影响,HE染色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坐骨神经超微结构改变,Western-blot检测坐骨神经GRP78、PERK、p-PERK、CHOP及Bax、Bcl-2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GRP78、PERK、CHOP的mRNA表达。结果经枸杞多糖低、高剂量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体质量明显增高(P<0.05),大鼠坐骨神经病理损伤得到有效减轻,下调了坐骨神经中Bax及PERK-CHOP通路的蛋白和mRNA表达,同时上调了Bcl-2表达和Bcl-2/Bax比值(P<0.05)。结论枸杞多糖能够有效改善DPN大鼠血糖水平,减轻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可能通过抑制PERK-CHOP通路激活所致的内质网应激(ERS)和细胞凋亡发挥作用,高剂量对多项指标的改善较低剂量更为明显。
- 吴秀丽徐琴胡爽刘相谌芬彭亚军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枸杞多糖
- 基于铁死亡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进展被引量:8
- 2024年
-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起病隐匿,因其发病率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预后差和医疗费用高等特点,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CKD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铁死亡特征,而中药可以通过靶向铁代谢、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系统等抑制铁死亡来延缓CKD的进展,铁死亡干预机制逐渐成为CKD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医药宝库集数千年传统中医经验与智慧于一身,注重人体功能的整体调节,能够激发人体的抗病和康复能力,对治疗CKD具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尚缺乏中医药干预铁死亡治疗CKD及铁死亡与CKD发病机制的总结性综述。该文汇总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简述铁死亡主要的作用机制,对铁死亡与CKD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融合了与CKD铁死亡相关的“虚”“瘀”“痰浊”“毒”等中医理论,总结了中药活性成分、中药复方干预铁死亡治疗CKD的研究现状,以期从铁死亡角度为中医药防治CKD提供新靶点和新方向。
- 杨璧英刘相胡爽彭亚军张伟宁刘丙龙何泽云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铁代谢抗氧化系统中药活性成分
- 罗沙司他治疗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21年
- 目的比较口服罗沙司他与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透析患者(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透析肾性贫血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罗沙司他组和促红素组,每组20例。罗沙司他组:每周相对固定时间口服罗沙司他胶囊100 mg(体重45~60 kg)或120 mg(体重≥60 kg),每周3次,根据血红蛋白值调整剂量。促红素组:促红细胞生成素100~180 IU/(kg·周),根据血红蛋白水平调整剂量,皮下注射。总疗程共12周。每两周检测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叶酸、维生素B12、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之间性别、年龄、体重、维持透析时间及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肝肾功能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罗沙司他组与促红素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10周期间,罗沙司他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升高的水平比促红素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不高。结论罗沙司他口服治疗肾性贫血比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更方便、更快速达标,可显著纠正贫血症状,有较高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 彭亚平何泽云胡爽
- 关键词: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