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彩霞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3篇新生儿
  • 1篇定位技术
  • 1篇冻胶
  • 1篇新生儿PIC...
  • 1篇新生儿病房
  • 1篇心电
  • 1篇优质护理
  • 1篇院感管理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置管
  • 1篇脐静脉
  • 1篇脐静脉置管
  • 1篇腔内
  • 1篇足背
  • 1篇足部
  • 1篇卧位
  • 1篇静脉
  • 1篇静脉置管

机构

  • 5篇邯郸市第一医...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作者

  • 5篇李丰霞
  • 5篇梁彩霞
  • 3篇王志燕
  • 1篇尚会灵
  • 1篇王静
  • 1篇李书芳
  • 1篇张艳
  • 1篇李艳民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应用中对呼吸功能的影响现状被引量:9
2016年
新生儿时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之一,此期的小儿由宫内生活向宫外生活过渡,生活的方式和环境均发生了巨大变化^(【1】)。其中早产儿较足月儿更易受到体温过低、营养失调、自主呼吸障碍、感染的危险等的威胁,而合理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方法之一。目前,资料研究表明不同的体位变更,尤其是新生儿俯卧位对早生儿呼吸功能有促进作用,并可以提高早产儿的安全感。本文结合近年各类临床研究,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应用中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进行理论综述。
李丰霞尚会灵梁彩霞李书芳
关键词:早产儿俯卧位护理
优质护理管理之新生儿picc将如何运用
2022年
分析优质护理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应用PICC技术的患儿11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儿应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做好各项基础记录工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各项数据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PICC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发挥PICC的作用与价值,其对于患儿健康恢复有着重要帮助,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王志燕梁彩霞李丰霞
关键词:优质护理新生儿PICC
一种新生儿科护理用双面蓝光防护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科护理用双面蓝光防护袜,属于儿科护理防护袜技术领域,包括顶端伸缩带、足部伸缩带和前端伸缩带,顶端伸缩带设置在足部伸缩带的顶部,前端伸缩带设置在足部伸缩带的前端,足部伸缩带的底部一端设置有加厚脚跟...
刘姣李丰霞李阳闫降彩梁彩霞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院感管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年
分析精细管理在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儿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为传统的感染管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观察两组新生儿感染情况、病房卫生合格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为1.33%,病房物品卫生抽查合格率为96.67%,护理满意度(91.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护理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梁彩霞陈亚楠李丰霞王志燕董亚平
关键词:新生儿院感管理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感染风险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评估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其对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90例需进行脐静脉置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腔内心电定位技术,n=45)和对照组(传统置管方法 ,n=45)。主要观察指标为置管成功率、首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包括脐部感染和菌血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导管留置时间、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的体重增长。结果 在应用效果方面,实验组的置管总成功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P=0.016)。首次置管成功率为73.33%(33/45)在实验组,而对照组为55.56%(25/45)(P=0.032)。操作时间方面,实验组均值为(8.12士1.47)min,短于对照组的(11.31土2.26)min(P<0.001)。实验组新生儿的导管留置时间为(8.42士1.26)d,相较于对照组的(10.12土2.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在早期并发症方面,实验组的发生率为2.22%(1/45),低于对照组的6.66%(3/45)(P=0.027)。在感染风险方面,实验组置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的13.33%(6/45)(P=0.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为影响置管成功率和感染风险的独立因素:置管成功率的OR为2.41(95%CI:1.13-5.17,P=0.021);感染风险的OR为0.36(95%CI:0.12-0.98,P=0.045)。结论 腔内心电定位技术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提高了置管成功率,缩短了操作时间,并有效降低了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该技术不仅改善了置管的操作效果,还降低了新生儿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潜力。
董亚平李丰霞王静张艳李艳民王志燕梁彩霞
关键词:新生儿脐静脉置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