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静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2篇心理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小儿
  • 1篇低温透析
  • 1篇电话回访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造影术
  • 1篇对心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状况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损害
  • 1篇血透
  • 1篇血透室
  • 1篇血压

机构

  • 8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姚静
  • 1篇祝喜鹰
  • 1篇孙洁
  • 1篇孙黎
  • 1篇刘金凤
  • 1篇周国琴
  • 1篇郑红

传媒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心静脉置管在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心脏内科重症监护室(CCU)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CCU接受救治的40例心脏内科疾病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给予中心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心理健康自评测量表(SCL-90)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SCL-90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心脏内科CCU中,可减少并发症,护理效果较好。
姚静王旭
关键词:重症监护置管护理
一种改良强酸无菌液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强酸无菌液袋,包括袋体、圆柱形连接座、穿刺接头、塑料壳体以及防护帽,所述袋体的上端为开口结构,且所述袋体的底端为封闭结构,所述圆柱形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袋体的底端,所述穿刺接头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
孙洁祝喜鹰姚静周国琴郑红
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年
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5-2019.5期间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3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并根据透析编号单双号将其分为护理A组(常规护理模式)与护理B组(循证护理模式),每组各65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B组的内瘘针滑脱率显著低于护理A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降低血透室内瘘针滑脱风险中具有极佳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降低内瘘针滑脱率。
孙黎姚静
关键词:血液透析内瘘针循证护理模式
透析中低血压患者应用低温透析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2020年
探究透析中低血压(IDH)患者应用低温透析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纳入84例2017~2019年本院血液净化中心IDH患者进行研究,抽取42例列为对照组,进行常温(37℃)透析;另42例列为研究组,进行低温(35℃)透析。在透析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诊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0 h)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h、2 h、4h研究组HR、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低温透析治疗的同时给予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能够有效维持IDH患者的HR、MAP,安全性高。
姚静刘金凤
关键词:低温透析护理透析中低血压
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分析
2019年
观察尿毒症病患血液透析时行心理护理干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0例尿毒症病患为研究样本,其血透周期在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之间,采取随机排列表法将其分成组均40例的实验组以及常规组。予以常规组病患基础护理,予以实验组病患基础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干预后SAS、SDS得分以及护理服务满意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病患在SAS、SDS方面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干预后护理服务满意率分别是95.00%、70.00%(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尿毒症病患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透治疗的实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姚静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心理干预满意度
健康教育在小儿过敏性咳嗽患者出院电话回访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指导小儿过敏性咳嗽家属对患儿的遵医行为,增强家属的依从性使患儿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护理,提高了健康意识。方法:将86例过敏性咳嗽患儿出院资料登记于一周后回访进行健康指导。结果在调查回访86例中7例失败,共回访115次予43例患儿家属提供护理咨询健康指导,有效解决了患儿存在的问题。结论:电话健康教育指导在过敏性咳嗽患儿出院后不仅提高了患儿家属的遵医行为,要有利于出院指导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提到过敏性咳嗽患儿的生活质量。
姚静
关键词:健康教育过敏性咳嗽电话回访
循症护理在小儿川崎病人中的应用
循症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循症医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又称实证护理或求实护理。其核心在向服务对象制订护理计划的同时,应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和服务对象的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提供最佳护理方案。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
姚静
关键词:心脏损害思维方式小儿川崎病
文献传递
术前适应性训练对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术前适应性训练对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心理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0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术前适应性训练。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及术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尿困难、腰酸背痛、局部血肿、失眠烦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适应性训练能有效减轻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预后。
姚静王旭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