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娜 作品数:18 被引量:18 H指数:2 供职机构: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睡眠磨牙症共病OSAHS的多导睡眠图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成人睡眠磨牙症(SB)的睡眠结构及其共病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睡眠结构及其与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51例SB受试者和67例对照组,分析SB的睡眠结构,比较SB共病不同程度OSAHS的睡眠结构。结果和对照组比较,SB组年龄较小,N1(%TST)、N2(%TST)升高,N3(%TST)降低,觉醒指数升高;SB组分为无OSAHS组(group1)、轻度OSAHS组(group2)和中、重度OSAHS组(group3),group1年龄 吴美娜 张国来 吴桑茹 卢彩迪 严金柱关键词: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结构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盘-髁复合体MRI特征及盘周附着半量化评级研究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通过盘-髁复合体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分析及盘周附着半量化评级法,探讨颞下颌关节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 reduction,ADDWR)与不可复性盘前移位(anterior disc displacement without reduction,ADDWoR)中关节盘形态、髁突形态及盘周附着处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于福建省级机关医院行MRI检查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74例患者共114侧,分为ADDWR组39侧和ADDWoR组75侧,比较关节盘形态Ⅰ~Ⅳ类型、髁突形态3类别及盘周附着处半量化评分分级6级。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两组中不同关节盘形态类型、髁突形态类别及盘周附着分级之间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之间关节盘形态、髁突形态、盘周附着处总评分及各处附着评分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关节盘形态、髁突形态、盘周附着处总评分及各附着与盘-髁复合体可复性与否的相关系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盘周附着的模型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作为盘-髁复合体是否可复性的预测。结果除Ⅲ型与Ⅳ型外,两组关节盘形态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髁突形态类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1级至4级、5级/6级外,两组盘周附着评分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盘可复性与否和关节盘形态、髁突形态及盘周附着处总评分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r分别为0.824,0.626及0.827,P<0.05)。盘周附着处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筛选发现下板附着处是关节盘可复性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为2.979(OR=19.672,P<0.05)。结论基于盘-髁复合体MRI征象分析及半量化评级法,能有效地评估关节盘可复性与否的相关性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参考。 张国来 廖彦阳 吴美娜 郑屏萍 潘在兴 严金柱关键词:关节内紊乱 成人癫痫患者夜间睡眠事件的多导睡眠图分析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的睡眠结构和睡眠相关事件等多导睡眠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成人(年龄≥16岁)癫痫患者和58例非癫痫患者的含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图,进一步分析比较癫痫组和对照组、男性和女性癫痫患者的夜间睡眠结构及睡眠相关事件特征。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癫痫组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出现率更高(42.6%vs 13.8%,P<0.05);(2)与女性患者比较,男性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及OSAHS出现率更高[(24.04±2.86)vs(20.08±3.01)kg/m2;54.3%vs 21.1%,P<0.05],而2组间的睡眠结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患者夜间睡眠中OSAHS较常见,在男性肥胖患者中更多见。 严金柱 庄小鹏 季晓林 吴美娜 叶华 王小勇关键词:癫痫 多导睡眠描记术 睡眠 11例1型发作性睡病睡眠结构的多导睡眠图分析 2020年 目的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夜间睡眠的结构特点。方法收集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11例和有日间嗜睡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20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 h)连续包括16导脑电图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PSG),并于次日进行5次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MSL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型发作性睡病组在入睡后觉醒时间占总卧床时间的百分比(WASO%)、非快速眼球运动(NREM)1期睡眠期比例(N1%)增加[17.60(13.10)vs 5.00(12.80),P<0.05;(19.93±12.00)vs(10.12±5.63),P<0.05],入睡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REM)睡眠潜伏期缩短[5.50 min(11.50 min)vs 13.50 min(22.87 min),P<0.05;(93.50±106.61)min vs(157.47±65.74)min,P<0.05],NREM 3期睡眠期比例(N3%)减少[(17.50±5.60)vs(24.48±7.60),P<0.05];但睡眠效率、NREM 2期睡眠期比例(N2%)、REM睡眠期比例(R%)、醒觉指数、睡眠期周期性腿动指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夜间睡眠结构紊乱、睡眠片段化现象。 吴美娜 林芳 王小勇 陈海泓 季晓林 严金柱关键词:发作性睡病 睡眠 下丘脑 31例发作性睡病的夜间睡眠结构特点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的夜间睡眠结构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儿童患者,其中11例诊断为1型发作性睡病,20例2型发作性睡病。同期收集20例有日间嗜睡主诉但排除相关睡... 吴美娜 林芳 季晓林 叶华 王小勇 陈海泓 严金柱关键词:发作性睡病 睡眠结构 文献传递 11例1型发作性睡病睡眠结构的多导睡眠图分析 目的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的夜间睡眠结构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11例诊断为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和同期20例有日间嗜睡主诉但排除相关睡眠疾病的儿童。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进行整夜(>7 ... 吴美娜 林芳 王小勇 陈海泓 季晓林 严金柱关键词:发作性睡病 多导睡眠图 睡眠结构 文献传递 患有脂肪肝的老年人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笔者所在医院年龄大于65岁的体检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参考《中国非酒精下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将其分为脂肪肝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颈动脉内膜厚度,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体现为ST段压低)的患病率。结果:共入组117例,其中脂肪肝组70例,对照组47例,脂肪肝组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数均为27例,患病率为38.5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例和8例,患病率分别为19.15%及1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14);脂肪肝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10.93±0.91)mm,高于对照组的(10.11±1.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脂肪肝组合并心电图ST段压低的比率42.86%,高于对照组的1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老年脂肪肝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数值升高,同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的发病风险增高。 郑佳萍 叶华 严金柱 吴美娜 王小勇 黄鸿旗关键词:老年 脂肪肝 颈动脉内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ST段压低 三叉神经-颈反射在无先兆偏头痛和慢性紧张型头痛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颈反射(trigemino—cervical reflex,TCR)在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和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CTYH)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福建省级机关医院门诊25例单侧MWOA患者、25例CTTH患者及36名健康成年对照进行TCR检测。刺激一侧眶下神经(infraorbital nerve,ION),可在同侧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上记录到一个短潜伏期正-负波,即TCR。比较各组TCR参数[峰潜伏期(PL)、刺激前后波幅比率的平方根(A值)]的差异。结果MWOA组和CTFH组双侧PLP19[MWOA右侧(19.81±1.79)ms,左侧(19.49±1.95)ms;CTFH右侧(19.16±1.67)ms,左侧(19.56±2.02)ms]、PLN31[MWOA右侧(30.75±2.35)ms,左侧(30.44±3.75)ms;CTTH右侧(30.32±3.47)ms,左侧(30.11±3.34)ms]较对照组缩短(t=2.027~3.654,P〈0.05);CTTH组和MWOA组双侧PLP19、PLN31及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WOA组和CTYH组的双侧PLp19、PLN31潜伏期较对照组缩短,提示三叉神经、脑干系统参与MWOA、CTTH的发病机制;但两组病例无明显差异,MWOA和CTFH在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的某个部位如三叉神经或脑干系统,存在共同的功能障碍。 吴美娜 季晓林关键词:三叉神经 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 基于多导睡眠图的抗癫痫发作药物与偏侧化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对癫痫患者睡眠的影响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通过多导睡眠图(PSG)探讨抗癫痫发作药物(ASM)及偏侧化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ED)对癫痫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期相关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睡眠医学中心门诊或病房治疗的癫痫患者75例,其中32例服用ASM、43例未服用ASM,对两组患者进行PSG(含视频及16个导联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结构及睡眠期相关事件。并对两组患者单、双侧IED的睡眠结构及睡眠期相关事件的不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睡眠结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服药癫痫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未服药癫痫组[95(94,96)%vs 94(93,95)%],在未服药癫痫组中,单、双侧IED组的睡眠结构及睡眠期相关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服药癫痫组中,单侧IED组的非快速眼动睡眠1期比例(N1%)[(21.48±15.61)%vs(12.06±6.55%)]、觉醒指数[12.9(7.75,18.3)次/h vs 8.8(6.5,10.9)次/h]均高于双侧I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M对IED患者的睡眠结构影响不大,服药癫痫组的血氧饱和度高于未服药癫痫组。服用ASM的患者单侧IED对睡眠期各结构的影响更大,主要表现为N1%及觉醒指数增高。 王思航 吴美娜 吴桑茹 林芳 季晓林 严金柱关键词:癫痫 多导睡眠图 睡眠结构 盐酸舍曲林片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56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8,伪rTMS+盐酸舍曲林)、观察组(n=28,rTMS+盐酸舍曲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1周MMSE(22.50±3.14)分,治疗2周MMSE(20.67±2.74)分,治疗4周MMSE(19.02±2.56)分;观察组治疗1周MMSE(20.86±2.10)分,治疗2周MMSE(16.58±2.41)分,治疗4周MMSE(13.98±2.33)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7、5.931、7.704,P<0.05)。对照组治疗1周HAMD(25.01±2.53)分,治疗2周HAMD(19.25±2.37)分,治疗4周HAMD(15.36±2.45)分;观察组治疗1周HAMD(21.39±3.21)分,治疗2周HAMD(17.07±2.87)分,治疗4周HAMD(10.96±1.73)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7、3.099、7.763,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QOLI-74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给予盐酸舍曲林片联合rTMS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抑郁症状,不易增加不良反应,同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 莫夸耀 陈海泓 吴美娜 王小勇 严金柱关键词:盐酸舍曲林片 重复经颅磁刺激 老年期抑郁症 抑郁症状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