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婧
-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浅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被引量:5
- 2024年
- 浅析环境卫生学人才培养与课程特点,通过实施课程思政、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融合科研与实践等途径进行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环境卫生学专业人才。
- 蔡婧
- 关键词: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
- 交通污染对人体外周血基因组甲基化、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的影响研究
- 目的交通污染暴露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或发病率的升高。然而,有关交通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检测技术,系统性的分析交通污染急性暴露对人体外周血基因组甲基化、外泌体转录组、蛋白质组以及代谢组...
- 杜喜浩张庆丽诸心蕾姜宜萱蔡婧陈仁杰阚海东
- 关键词:交通污染蛋白质组
- 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气溶胶浓度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城市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气溶胶的特征,探讨超大城市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气溶胶的影响因素,并对真菌气溶胶浓度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基于随机抽样抽取覆盖某大型城市15条地铁线路的120座车站,运用Andersen撞击式分级采样法采集599个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6级粒径段(≥7.00μm,4.70~<7.00μm,3.30~<4.70μm,2.10~<3.30μm,1.10~<2.10μm和0.65~<1.10μm)的气溶胶样本,并采用培养法检测细菌与真菌气溶胶浓度。运用Spearman秩相关性、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某大型城市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细菌气溶胶和真菌气溶胶的中位数浓度(四分位距)分别为163(148)CFU/m^(3)和346(205)CFU/m^(3)。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不同影响因素与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的相关性有所不同。其中,环境温度与总细菌气溶胶浓度(r=0.22,P<0.001)和总真菌气溶胶浓度(r=0.17,P<0.001)均呈正相关。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_(10))质量浓度与总细菌气溶胶浓度呈正相关(r=0.10,P<0.05),与总真菌气溶胶浓度的相关性较低(r=0.06,P>0.05)。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还显示站点类型、站台开通年份、季节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结论温度、相对湿度、PM_(10)质量浓度、清洗间隔、采样时经过人数、站点类型、气象条件等因素均会影响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未来仍需对这些因素予以重视,做好地铁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微生物风险防控工作。
- 郑懿李厚橙彭子豪蔡婧杨军何纳
- 关键词:微生物气溶胶地铁空调通风系统
- 基于政策和管理的视角对学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几点讨论被引量:4
- 2016年
- 近年来,室外大气污染,主要包括细颗粒物(PM2.5)污染物,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家用空气净化器的产量和销量呈历史性的快速增长,家长提出了在学校安装空气净化器的诉求。学校作为公共场所的室内环境,使用针对家庭环境而研制的空气净化器,在满足教室的通风换气、安全疏散、传染病防控等方面,有诸多不相宜甚至矛盾的地方。学校教室安装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和维护,目前缺乏相关社会公共部门的有效监管,这为后续的使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学校室内环境中使用空气净化器的人群健康效应,还需要进一步开展基于环境医学的调研和科学评估。相关管理部门可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中长期的学校室内空气质量改善措施,为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建设安全、健康、舒适的校园室内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 赵卓慧蔡云飞蔡婧陈沁晨高松施禅臻
- 关键词:雾霾颗粒物室内环境公共场所空气净化
- 城市轨道交通空气质量监测技术及其健康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4年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成为现代城市中最重要的出行方式之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封闭或半封闭环境,具有空气流通性较差且人流量大的特点。在秋冬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期,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和病原微生物监测备受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空气污染因子及其来源,包括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等化学污染因子和微生物气溶胶等。同时基于识别到的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空气污染因子,本文综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空气质量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化学污染因子和微生物气溶胶的监测技术。最后,对化学污染因子和微生物气溶胶的健康效应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特点提出了监测和改良空气质量的建议。通过综述既往研究,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空气的质量监测技术及其健康效应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空气质量管理、城市建设与公共卫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郑懿李厚橙杨军蔡婧
-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空气质量颗粒物
- 新型数字化教学模式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被引量:3
- 2017年
- 根据环境卫生学课程特点,初步探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数字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与特点、在环境卫生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倡导环境卫生学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转型、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水平预防医学人才。
- 蔡婧
- 关键词:环境卫生学数字化教学模式
- 臭氧对人体健康影响机制的观察性和实验性研究证据
- 目的:探讨我国臭氧暴露对人体心肺系统影响和潜在机制。方法:在40 名健康年轻人中开展观察性Panel 研究,基于个体暴露监测开展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探索真实世界臭氧暴露对人体心肺系统的影响机制。进一步设计基于人体染毒舱的舱...
- 陈仁杰牛越夏永杰王翠平蔡婧阚海东
- 关键词:臭氧心血管系统分子机制
- PM2.5个体暴露对心肺系统的急性健康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 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所引起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现有研究已发现PM2.5暴露与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发病与死亡的增加具有显著关联。但是现有研究中,PM2.5暴露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存在争议;...
- 蔡婧汪萃萃陈晨陈仁杰阚海东
- 关键词:细颗粒物血液指标肺功能
- 文献传递
- 超细颗粒物短期暴露与心率变异性关联的固定群组研究被引量:2
- 2025年
- 近年来,超细颗粒物(ultrafine particle,UFP)对健康的危害逐渐引发关注.研究显示,UFP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可能机制包括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心率变异性是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重要指标,能够预测心血管疾病预后状况.然而,目前探索UFP暴露与心率变异性关联的研究仍然较少,且结果尚不一致.为了评估UFP短期暴露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本研究在上海市开展了一项固定群组研究,招募32名健康成年人,对其进行5轮随访.期间评估研究对象的UFP暴露水平,利用24 h动态心电图计算逐小时心率变异性指标,应用混合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UFP暴露与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指标的降低显著相关,多数关联于暴露后4~6 h达到最强,随后逐渐减弱,并在24 h后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各指标效应估计值最大的滞后时段为例,UFP浓度每升高1个四分位数间距,时域指标SDNN(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即NN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每5 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rMSSD(全部相邻NN间期差值的均方根)、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大于50 ms的心搏数占总窦性心搏数的百分比)与三角指数分别降低3.09%、0.52%、4.35%、4.24%与2.91%,频域指标VLF(极低频段功率)、LF(低频段功率)、HF(高频段功率)与TP(总功率)分别降低7.45%、3.91%、2.15%与6.31%.调整共污染物后,上述结果依然显著.本研究表明,UFP暴露后数小时内,成人心率变异性指标显著降低,提示UFP可能通过影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进而危害心血管健康.
- 姜宜萱诸心蕾沈洋樊昊何雨刘聪牛越蔡婧阚海东陈仁杰
- 关键词:空气污染超细颗粒物心率变异性心血管疾病
- 河南省大气细颗粒物暴露与小于胎龄儿的发病风险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及其组分与小于胎龄儿(SGA)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基于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数据库2013年河南省的母婴数据进行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妊娠各时期PM2.5及其组分暴露对SGA的影响。结果:在调整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妊娠情况和环境温度变量后,以第一分位数PM2.5浓度为参照,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全孕期暴露于第四分位数PM2.5浓度分娩SGA的风险分别增加58.2%(OR=1.582,95%CI 1.44~1.738)、35.4%(OR=1.354,95%CI 1.235~1.483)、30.1%(OR=1.301,95%CI 1.189~1.423)和45.9%(OR=1.459,95%CI 1.363~1.561)。以第一分位数浓度暴露为参照,全孕期黑炭、有机物、铵盐、硝酸盐和硫酸盐第四分位数浓度暴露与分娩SGA风险增加均有关(P<0.05)。结论:妊娠各时期孕妇避免PM2.5暴露均能降低SGA发生风险。
- 陈勤政蔡婧花琳琳蒋丽芳张庆杨永利贺媛
-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大气细颗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