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建国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温
  • 1篇行台
  • 1篇台湾岛
  • 1篇统计分析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学
  • 1篇热岛效应
  • 1篇京津
  • 1篇京津冀
  • 1篇MODIS
  • 1篇城市热岛
  • 1篇城市热岛效应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2篇赵昕奕
  • 2篇袁建国
  • 1篇冯瑶
  • 1篇周一敏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MODIS地表温度的京津冀地区城市热岛时空差异研究被引量:24
2016年
利用2000,2005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识别城市和郊区,基于2000—2010年1,4,7,10月MODIS地温产品探究京津冀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差异,讨论城区土地利用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的昼夜、季节特征突出。白天热岛与夜间热岛差异较大,夜间92.8%以上的城镇表现为热岛,且季节差异小。夏季白天热岛最强,冬季白天85%的城市呈现冷岛效应。白天水体减弱城市热岛强度,夜间相反。春、夏季草地增加白天城市热岛强度,冬季白天为减弱作用,夜间四季均为增强作用。农田和林地在春、夏、秋季白天减弱城市热岛强度,冬季白天为增强作用,夜间四季均为减弱作用。
陈彬辉冯瑶袁建国周一敏赵昕奕
关键词:京津冀城市热岛效应
中国台湾岛东岸贴岸北行台风特征分析
2016年
借助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的西北太平洋台风最佳路径数据集识别了1949—2014年间所有台湾岛东岸贴岸北行的台风,并利用1987年以来台湾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日降水数据,分析贴岸北行台风影响期间台湾岛日均降水量及日极端降水分布,比较贴岸北行台风与非贴岸北行台风影响下台湾岛的降水特征差异。此外,综合分析台风最佳路径数据及NCEP/NCAR的2.5°×2.5°再分析数据,确定所有台风开始侵袭台湾时期的位置、移动特征、大气环流状况,建立四个可能与台风出现贴岸北行路径相关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贴岸北行台风虽然出现频率不高,66年间仅出现6例,但这些贴岸北行台风出现的时间恰与副高的季节性移动有关系。在贴岸北行台风影响下,台湾山脉东侧及西北麓的日降水均值和极值都较大。当某个台风的位置因子、移向因子、副高因子及涡度因子四项影响因子的限定条件都满足时,则该台风很可能会在台湾岛东岸贴岸北行。
袁建国赵昕奕
关键词:气候学统计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