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4篇卒中患者
  • 4篇脑卒中患者
  • 3篇社会支持
  • 3篇青年脑卒中
  • 3篇中青年
  • 3篇中青年脑卒中
  • 3篇急性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护理
  • 2篇护生
  • 2篇急性脑卒中
  • 2篇病患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灯头
  • 1篇滴药

机构

  • 14篇武汉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 1篇武汉大学人民...

作者

  • 15篇刘慧
  • 7篇贺娟凤
  • 5篇刘春英
  • 4篇郭丽蕊
  • 2篇刘淼
  • 2篇吕文艺
  • 2篇孔朝红
  • 2篇陈秋香
  • 1篇田道锋
  • 1篇杨雪
  • 1篇熊晓星
  • 1篇刘靖
  • 1篇李言
  • 1篇李艳
  • 1篇张申起
  • 1篇曾文利

传媒

  • 3篇卒中与神经疾...
  • 3篇现代临床护理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 1篇军事护理

年份

  • 4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行为改变动机的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行为改变的动机,为帮助脑卒中患者的血糖控制决策提供支持。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8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行为改变动机可以被提炼为3个主题:认识到血糖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血糖管理的不利因素、认识到血糖管理的自我效能感。结论医务人员可通过增加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知识储备,帮助其发现血糖管理的不利因素,从而增强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内驱力和自我效能感,提升其血糖自我管理能力,最终促进脑卒中患者血糖管理不良行为的改变。
刘慧刘春英郭丽蕊
关键词:血糖管理动机
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睡眠中点与抑郁的关系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睡眠中点及睡眠质量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选择2023年6~12月在湖北省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5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调查。结果145例脑卒中患者中轻度抑郁患者63例(43.4%)、中度抑郁患者60例(41.4%)、重度抑郁患者22例(15.2%);根据睡眠中点分型早期组有43例(29.7%),中期组有77例(53.1%),晚期组有25例(17.2%);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卒中后不同抑郁程度的患者在睡眠中点段、PSQI得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睡眠中点早期段是脑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睡眠质量予以关注,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模式,改善或延缓疾病的进展。
向毅明柳州赵玲玲刘慧
关键词:睡眠质量脑卒中后抑郁睡眠模式
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迁移应激的现象学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迁移应激的感受。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访谈。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存在迁移应激,入院前感受表现出思绪与行为紊乱,不信任感;入院时体验为解决问题的迫切感、危机隐患(高度关注环境改变、过分关注医疗仪器噪音)、角色行为冲突及寻求关注与支持(渴望获得家庭支持、对恢复健康的需求增加)。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普遍存在迁移应激症状,且症状表现多为负性体验,医护人员应协助患者加强家庭支持,降低危机隐患,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自我应对能力及身心健康。
刘慧郭丽蕊陈秋香刘春英贺娟凤吴小佳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记忆抱怨主诉人群记忆障碍感知的质性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了解记忆抱怨主诉人群记忆障碍感知状况,为临床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思路。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记忆抱怨主诉个案进行深度访谈。结果记忆抱怨主诉人群存在负性记忆障碍感知,并可归纳为4个主题:盲目接受现实(宿命论),忽略社会支持(认为得不到他人的帮助),知识缺乏(缺乏改善记忆力或延缓记忆问题恶化的方法,对记忆问题感到不理解和困惑),消极的个人认知(记忆力减退是老化的标志;记忆下降是痴傻的表现)。结论记忆抱怨主诉人群存在负性记忆障碍感知。医护人员应了解记忆抱怨主诉人群记忆障碍感知来源,及早干预,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记忆障碍感知体验,从而促进其健康相关行为方式的选择。
贺娟凤刘慧
关键词:社会支持记忆力下降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原因的质性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中青年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的成因,为进一步拟定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一般疏离感量表调查并选取存在社会疏离感的15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通过对15例中青年卒中患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截取有效的479个语义片段,提炼出2个主题及6个亚主题,分别为主动疏离(自我形象改变、角色改变、自我负担、消极情绪体验)、被动疏离(社会支持缺乏和重返社会困难)。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社会疏离感的成因涉及患者个人、家庭、医疗康复、社会支持多个方面,需加强多方协作,帮助患者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减轻负性情绪,提高其社会参与度与社会融入感,减少社会疏离感的产生。
贺娟凤柯珂刘慧吴小佳刘淼曾文利
关键词:中青年脑卒中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在预防实习护生针刺伤中的应用及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在预防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的效果。方法:将分配至我科实习的100名护生按学号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按传统出科操作技能考核方法考核及点评。实验组将mini-CEX应用在临床护生头皮钢针静脉输液治疗的操作技能考核中,通过观察和反馈,最后观察实习8个月中护生针刺伤的发生率以及实验组护生对该评量法的评价。结果:实验组针刺伤发生率为10%,发生频次为0.1次/8个月,明显低于对照组针刺伤发生率32%及发生频次0.38次/8个月。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组护生对mini-CEX认可度均在80%,满意度较高。结论:mini-CEX应用在临床护生头皮钢针静脉输液治疗的操作技能考核中能发现护生在职业防护中的不足,不断规范操作,提高护生职业防护意识。
刘淼孔朝红刘慧
关键词:护生针刺伤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认知的质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对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风险认知并对其采取行动的过程,为下一步制订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1-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在湖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内分泌内科住院的1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T2DM患者对CVD的风险认知可归纳为3个主题:风险知识来源及感知不全(知识来源单一、信息甄别困难、风险感知薄弱);认知偏差(乐观偏差认知、悲观偏差认知);风险控制(行为自律、执行情绪化、动机缺乏)。结论T2DM患者对CVD风险认知不足与偏差并存,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通过系统性宣教、心理支持及社会联动,改善患者的CVD风险认知,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
向毅明谢薇刘慧刘青张红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6
2022年
目的 探究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的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2月在某三甲医院就诊的中青年脑卒中患者304例,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一般疏离感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得分为(51.52±7.6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人口学因素(文化程度、宗教信仰、职业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主要照顾者)、疾病概况[脑卒中史、慢性疾病史、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 ADL)评分、改良的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是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因素(P<0.05);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史、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能够显著预测患者的社会疏离感(P<0.01),可解释总变异的52.7%。结论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社会疏离感水平较高,应特别关注首发脑卒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文化程度高、社会支持缺乏和焦虑、抑郁的中青年脑卒中群体,以降低该人群社会疏离感水平。
贺娟凤柯珂吴小佳刘慧居丹丹曾铁英
关键词:中青年脑卒中影响因素
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能力,机会,动机-行为模型为指导,通过对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半结构性访谈及横断面调查,分析影响其社会疏离的促进和阻碍因素及需求,构建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社会疏离干预方案。按住院病区将78例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随访,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疏离干预方案至出院后4周。结果对照组39例、试验组36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社会疏离及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感知社会支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中青年脑卒中伴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社会疏离干预方案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感知社会支持水平,降低社会疏离水平。
吴小佳柯珂张芳刘春英刘慧贺娟凤
关键词:脑卒中中青年运动功能障碍社会支持康复护理
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hs-CRP、IL-10水平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45例和联合组45例。单一组给予患者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三七通舒胶囊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行为和认知功能、生活质量、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单一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6.154/0.013);治疗2周后,单一组和联合组患者日常生活量表(ADL)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单一组(t/P=2.384/0.019、3.774/<0.001);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问卷(GQOLI-74)各项目(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单一组(t/P=2.785/0.007、2.339/0.022、2.196/0.031、3.378/0.001、8.341/<0.001);2组一氧化氮(NO)、IL-10水平均升高,内皮素-1(ET-1)、hs-CRP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单一组(t/P=4.612/<0.001、4.390/<0.001、3.841/<0.001、10.154/<0.001);2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单一组(t/P=5.235/<0.001、3.866/<0.001、2.962/<0.001、9.540/<0.001)。结论三七通舒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循环,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患者认知行为功能和生活质量。
李言刘慧杨雪江健孔朝红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三七通舒胶囊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10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