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屈晓鹏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后凸畸...
  • 2篇腰椎
  • 2篇腰椎后
  • 2篇截骨
  • 2篇后凸
  • 2篇后凸畸形
  • 2篇畸形
  • 2篇PHOTOS...
  • 1篇导航模板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腰椎骨折
  • 1篇置入
  • 1篇枢椎
  • 1篇强直
  • 1篇强直性
  • 1篇强直性脊柱炎
  • 1篇强直性脊柱炎...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机构

  • 3篇延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刘志斌
  • 3篇刘延雄
  • 3篇李长红
  • 3篇张建华
  • 3篇王飞
  • 3篇屈晓鹏
  • 2篇曹强
  • 2篇郑军
  • 1篇韩芳民
  • 1篇陶惠人
  • 1篇刘军
  • 1篇贺永进

传媒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hotoshop辅助截骨设计在创伤后陈旧性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术前采用Photoshop(PS)辅助截骨设计在创伤后陈旧性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3—2015—03采用改良PSO截骨矫形术治疗的18例创伤后陈旧性胸腰椎后凸畸形。于PACS系统测量局部伤椎后凸角(RK)、全脊柱后凸角(GK)及矢状位垂直轴(SVA)。将术前X线片导入PS软件进行截骨模拟和截骨角度计算。结果18例均获得随访13—32个月.平均21.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截骨部位骨性融合良好,未发现内固定失效及断裂。术前计划截骨角度为(33.7±9.7)°,术后实际截骨角度为(34.2±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42)。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指数、SVA、GK、RK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各观察指标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软件截骨设计应用于创伤后陈旧性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能够精准矫正患者局部后凸畸形和脊柱矢状面平衡。
王飞刘志斌张建华李长红曹强郑军韩芳民刘延雄屈晓鹏
关键词:陈旧性胸腰椎骨折PHOTOSHOP软件
剪纸拼接与PS软件设计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对比被引量:2
2017年
背景: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的术前截骨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均有一定误差和局限性,尚无一种便捷、精确、能被广泛接受的方法。目的:比较剪纸拼接和Photoshop(PS)软件两种术前截骨设计对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矫形效果。方法:纳入2009年6月至2015年1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截骨矫形的39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剪纸拼接组19例采用传统剪纸拼接术前截骨设计,PS组20例采用PS软件行术前截骨设计。所有病例随访12-40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截骨角度误差和末次随访的矫形效果。结果与结论:(1)PS组的截骨角度误差显著小于剪纸拼接组(P<0.05);(2)2组末次随访时脊柱骨盆关键矢状位参数(矢状位垂直轴、全脊柱后凸角、骨盆倾斜角)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S组显著优于剪纸拼接组;(3)PS组末次随访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SRS-22评分显著优于剪纸拼接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时2组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综上,对比传统剪纸拼接截骨设计,PS软件截骨设计具有更小的截骨角度误差和更好的术后脊柱矢状面平衡,能够指导手术医师精准的完成截骨手术,更精确的恢复脊柱矢状面平衡以及水平视角,有效避免矫正过度或者矫正不足。
王飞刘志斌陶惠人张建华李长红曹强郑军刘延雄屈晓鹏
关键词:脊柱后凸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PHOTOSHOP软件
3D打印导航模板在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6
2017年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43例寰枢椎骨折和/或脱位患者,均行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D打印导航模板组(19例)和传统置钉组(24例)。3D打印导航模板组术前将患者的颈椎CT数据导入Mimics 17.0软件,行3D重建并设计带钉道的导航模板后打印、消毒;术中将导航模板与置钉椎体贴合紧密后,通过定位孔钻孔、置钉。传统置钉组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徒手置钉。统计并对比两种置钉方法的准确率,通过测量并比较术前预设钉道角度与术后实际钉道角度差异评估进针角度的精确性。比较两组的置钉时间、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及患者颈肩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神经功能评分的差异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病变节段、合并症及术前是否牵引复位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9例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置入椎弓根螺钉68枚,置钉准确率94.1%,置钉时间2.2±0.4min/枚,透视次数4.6±1.1次,手术时间197±41min,术中出血量395±64ml;传统徒手置钉组置入椎弓根螺钉76枚,置钉准确率76.3%,置钉时间3.4±0.7min/枚,透视次数9.4±2.7次,手术时间245±67min,术中出血量552±79ml。两组置钉准确率、置钉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D打印导航模板组的内倾角及头倾角与预设值无统计学差异0.05),置钉角度的精确性明显优于徒手置钉组(P<0.05)。术后3d、6个月及12个月患者颈肩部VAS及颈椎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而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间颈肩部VAS及颈椎JO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钉可提高置钉准确率,同时还可�
王飞刘志斌张建华李长红贺永进刘军屈晓鹏刘延雄
关键词: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快速成型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