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忻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白云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分析锁定加压钢板(LCP)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10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行LCP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60例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2组VAS、AOFAS评分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VAS与AOF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下段骨折患者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手术创伤小,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但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 吴忻黎文武
- 关键词:胫骨下段骨折交锁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
- 高频彩超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并探讨高频彩超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50例患者与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体检者采用高频彩超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手部近端指关节、掌指关节等进行检查,计算高频彩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计算高频彩超与MR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小关节病变的阳性检出率,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高频彩超与MRI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并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体检者的关节滑膜厚度、关节积液、关节滑膜血流情况。结果:高频彩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灵敏度为96.00%,特异度为26.67%,准确性为96.25%。高频彩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膜增生、关节积液、血管增生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1.49%、93.88%、92.11%,与MRI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超与MRI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小关节病变的诊断一致性良好,Kappa=0.749。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滑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关节滑膜血流分级也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小关节病变予以灵敏反映,其诊断准确性与MRI较一致,可替代MRI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小关节病变的首选诊断手段。
- 吴忻黎文武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高频彩超磁共振成像
- 早期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早期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及髋关节功能。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患者均行PFNA术治疗,对照组41例选择择期手术(24 h后),研究组41例选择早期手术治疗(24 h内),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愈合时间为(10.98±1.12)周,住院时间为(8.26±2.37)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8.70±10.78)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理功能评分为(90.74±3.1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91.40±2.32)分,躯体功能评分为(90.75±3.13)分,物质生活评分为(91.31±2.9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早期手术治疗,可缩短患者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髋关节功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吴忻陈俊泽黎文武
- 关键词:早期手术股骨转子间骨折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 不同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三根钉内固定、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9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闭合复位三根钉内固定、股骨近端髓内钉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各30例。比较3组骨折愈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在骨折愈合时间上,3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愈合率上,PFNA组略低于3根钉组(P<0.05);3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NA和三根钉组(P<0.05)。结论 I期全髋置换可完全杜绝骨折不愈和股骨头坏死的可能性,疗效佳,但对部分拒绝一期THA的患者,可先行内固定,并定期随诊。
- 吴忻黎文武
-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置换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 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锁定钢板和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2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57例(A组),PFNA治疗55例(B组)。A组:男33例、女24例,年龄(66.4±4.1)岁,Jensen分型:Ⅱ型27例、Ⅲ型30例;B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7.7±3.8)岁,Jensen分型:Ⅱ型24例、Ⅲ型31例;术后随访(16.5±1.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Harris评分、骨密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12例全部获得随访,两组性别、年龄、Jensen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及引流量少(均P<0.05);B组可获得早期功能锻炼及更好的早期骨折愈合率(P<0.05);但术后12个月的骨折愈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骨密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术前术后骨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断裂与术后骨折移位的患者均在翻修术后获得骨性愈合。结论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早期骨愈合率高。
- 陈俊泽吴忻黎文武吴靖李穗鸥
- 关键词: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PF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