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湘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3
供职机构:建湖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肺炎
  • 3篇支原体肺炎
  • 3篇小儿
  • 3篇肺炎支原体
  • 2篇蛋白
  • 2篇小儿肺炎
  • 2篇小儿肺炎支原...
  • 2篇小儿肺炎支原...
  • 2篇肺炎支原体肺...
  • 1篇调节蛋白
  • 1篇序贯
  • 1篇血浆
  • 1篇血凝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补体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支原体肺炎患...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上呼吸道感染

机构

  • 4篇建湖县人民医...

作者

  • 4篇徐湘
  • 2篇周春
  • 2篇胡磊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补体、Clara细胞分泌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8
2018年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补体、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MPP患儿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甲强龙静脉滴注及布地奈德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CSP、补体3、补体4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观察组的住院天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或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CCS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补体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疗法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MPP的疗效优于单纯序贯治疗,能减轻炎症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徐湘周春胡磊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疗效血清补体CLARA细胞分泌蛋白
阿奇霉素联合西替利嗪对支原体肺炎患儿D-二聚体与血浆血凝酶调节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支原体肺炎除了引起肺部体征,还可引起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包括血浆凝血调节蛋白以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对于支原体感染而言,阿奇霉素是常见的临床治疗药物。西替利嗪是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尤其是晚期炎症反应。本研究探讨阿奇霉素联合西替利嗪对支原体肺炎患儿D-二聚体与血浆血凝酶调节蛋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周春徐湘胡磊
关键词:西替利嗪支原体肺炎D-二聚体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定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及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对症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52例,将其设作分析组;选取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进行对照观察,将其设作对照组,对两组入选对象的肺部支原体抗体(MP-IgM)进行测定,同时配合展开对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临床指征。结果:分析组中,19例患儿肺部支原体抗体指标的测定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36.54%;对照组中,6例患儿肺部支原体抗体指标的测定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19例患儿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予以针对性治疗后,其有效率达到94.74%。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及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发病诱因,因此在临床治疗工作中,需明确患儿疾病诱因,再展开针对性治疗,从而有效改善患儿预后,提升其生存质量。
徐湘
关键词: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MP-IGM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简易nomogram模型在预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风险中的作用
2025年
目的构建简易nomogram模型用于预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IBO)的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1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例,其中发生PIBO的22例患儿纳入感染组,未发生PIBO的88例患儿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PIBO发生的因素,并绘制简易nomogram模型图;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的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呼吸急促、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免疫球蛋白占比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长、发热持续时间长、存在呼吸急促、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及LDH≥525 U/L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后发生PIBO的危险因素(P<0.05)。简易nomogram模型的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灵敏度为0.929,特异度为0.679。结论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呼吸急促、低氧血症、呼吸衰竭、血清LDH≥525 U/L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后发生PIBO密切相关,简易nomogram模型可成为预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后PIBO的风险工具之一。
徐湘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