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莉 作品数:15 被引量:85 H指数:6 供职机构: 沈阳军区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中药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其安全性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人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老年(>65岁)冠心病伴室性期前收缩患者(>30 h-1)132例,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64例)采用心律平治疗,治疗组(68例)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数量减少50%为临床好转。结果治疗组室性期前收缩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73.5%,2组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0,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7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0,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伴发室性期前收缩可有效减少室性期前收缩数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张莉莉 黄晓文 詹宏伟 赵维 田红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 冠心病 参松养心胶囊 不同性别急性心梗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院内治疗预后分析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首次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不同性别人群的在入院治疗及院内短期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初次确诊为AMI的患者271例,并按性别分为两组,其中男性组180例,女性组91例,统计其临床特征、入院后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情况,以及院内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分析总结两组患者各自的特点和差异。结果:女性患者的年龄要大于男性患者(63±14vs71±11,P<0.001),且同时更易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合并症(73.3%vs 58.2%,P<0.05)。女性患者的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长于男性(P<0.001),且入院后行PCI治疗的比例要明显低于男性患者(67%vs 79.4%,P<0.05)。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女性患者的院内死亡率高于男性(11%vs 3.3%,OR:3.11,95%CI:1.53-7.15),但排除不均衡因素的影响后,男女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OR:2.11,95%CI:0.68-5.12)。结论:两性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入院后治疗及院内短期预后均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院内治疗及预后的现状,应进一步加强对女性高危人群的冠心病诊治知识普及和教育,且对入院后的女性患者应采取更为积极的药物和介入手术治疗手段,以改善预后。 张莉莉 高阳 丁建 经子兰 马颖艳关键词:性别 短期预后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因素的关联性 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测定 12 1例冠心病患者 (均经冠脉造影证实 )的基因型。基因型的测定采用 PCR- REL P方法。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标准按 QCA方法确定。患者的血脂水平按常规方法测定。结果 :发现 5种基因型 ,分别为 E2 / 2、E2 / 3、E3/ 3、E3/ 4、E4 / 4。其中 ,E4等位基因型频率明显增高 (P<0 .0 5 ) ;与 E2 / 2 +E2 / 3比较 ,E3/ 3、E3/ 4 +E4 / 4基因型的患者冠状动脉多发狭窄比率偏高 ;狭窄程度偏重 (P<0 .0 5 ) ;E3/ 4 +E4 / 4等位基因型的冠心病携带者发病年龄偏小 (P<0 .0 5 ) ;E3/ 4 +E4 / 4组基因型的患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高于其他基因型 (P<0 .0 1)。结论 :载脂蛋白 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早发、严重度和血脂水平相关。 张莉莉 吕安林 王海昌 贾国良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冠状动脉狭窄 急性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为其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02年4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448例急性降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患者173例,非冠心病组患者275例。冠心病组患者年龄、血小板计数、B型利钠肽、肌酸激酶、肌钙蛋白阳性率均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第一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外缘的距离更远,于非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与第一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外缘的距离是急性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降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年龄与第一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外缘的距离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张莉莉 王效增 刘艳杰 周铁楠 荆全民关键词: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抗血小板药物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防治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术前应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对血中血小板活性、功能、凝血功能和术后半年再狭窄发生的影响。方法 :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及支架植入术 (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82 6例 ,按术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和服用时间分为 3组 ,第 1组 (n =383)为术前 3d服用阿斯匹林 0 .3g +抵克力得 2 5 0mg。第 2组 (n =35 6 )为术前 3d服用阿斯匹林 0 .3g +氯比格雷 75mg。第 3组 (n =87)为急诊PCI术前 2h ,服用阿斯匹林0 .3g +氯比格雷 30 0mg ,从上述 3组中各随机抽取 30例患者 ,于PCI术前采血。采用TXYM 91型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MPAR) ,双抗夹心法 (ELISA)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 (GMP 14 0 )及血栓烷B2 (TXB2 )的浓度。随访 82 6例患者再狭窄发生的情况。结果 :服用阿斯匹林 +氯比格雷血中血小板活性、功能及凝血功能优于服用阿斯匹林 +抵克力得。术后半年第 3组与第 2组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第一组 (P <0 .0 1)。结论 :术前服用阿斯匹林 +氯比格雷的疗效较好 ,预防再狭窄安全有效。 张莉莉 贾国良 王海昌 郭文怡 马兰香 孙玉波关键词: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抗血小板药物 抗凝 能量代谢评价重症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能量代谢评价危重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入住ICU APACHEⅡ评分>15分危重患者60例,参照指南25 kcal/(kg·d)提供热卡,糖脂比为1:1,热氮比为1:10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能量监测组(n=30)使用"间接能量测热法"测量患者能量消耗,监测静脉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24 h后能量消耗(energy consumption,EC)及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并根据EC、RQ调整热卡供给量及糖脂比。同时检测前白蛋白及血糖。对照组(n=30)不做能量代谢监测。结果能量监测组TPN 7 d后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明显高于能量代谢监测前(P<0.01),而对照组TPN 7 d后白蛋白、前白蛋白与TPN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能量监测组营养支持3 d后能量供给、RQ、糖脂比明显高于早期TPN 24 h后(P<0.05)。能量监测组营养支持后每日平均血糖值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胰岛素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患者存在热卡及糖供应不足的情况,葡萄糖实际需要量可能比预测的要多,有条件时应进行能量代谢测量,及时补充营养。 宁波 张莉莉 张晓慧关键词:重症患者 营养状态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他汀类药物调脂消斑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他汀类药物调脂消斑的影响 .方法 :采用PCR RELP法测定1 2 1例冠心病患者 (均经冠脉造影证实 )的基因型 .常规检查其中 95例在口服他汀类药物 (阿托伐他汀 )前及 0 .5a后的血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水平 .冠心病狭窄诊断标准按QCA方法确定 .结果 :发现 5种基因型 ,分别为E2 / 2 ,E2 / 3,E3/ 3,E3/ 4和E4 / 4 .E2 / 2 +E2 / 3及E3/ 3型的血脂TC ,LDLC ,HDLC及冠脉狭窄疗效比E3/ 4 +E4 / 4变化显著 ,二者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 .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调脂及冠脉狭窄的治疗相关 (P <0 .0 5 ) .疗效按E2 / 2 +E2 / 3,E3/ 3,E3/ 4 +E4 / 张莉莉 吕安林 贾国良 王海昌关键词: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冠脉狭窄 重症患者转运中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转运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重症患者安全转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 ronic health evaluation,A PACHE)Ⅱ评分≥15分转运患者369例,其中重症医学科参与转运158例。确定转运不良事件标准为到达目的地时:心率变化≥30%;收缩压<90 mm Hg,调整治疗5 min后血压仍不能恢复者;出现严重缺氧并经皮氧饱和度≤80%者;需要紧急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者;入科30 min内死亡者。计算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不良事件出现13例,发生率为3.5%。主要为缺氧、循环不稳定、不适宜搬动状态下转运等因素导致转运不良事件的发生。而重症医学科参与转运未发生不良事件,其中包括空中转运3例(飞行时间>2 h)、长途转运(路程10 h以上)3例。结论转运前必须经过认真评估,做好充分转运准备,对可能的突发事件要有处理预案。经过转运培训,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参与转运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宁波 张莉莉 张晓慧 马宇洁关键词:重症患者 转运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于嗜铬细胞瘤危象1例 2001年 张莉莉 杜景柏 李成祥 蒋丛智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AMI 嗜铬细胞瘤 病例报告 抗血小板药物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前的应用 2002年 由冠脉阻塞所致的缺血型心脏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PTCA)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在PT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介入技术,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技术对于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但无论是PTCA还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均面临着急性血管闭塞和再狭窄难题,特别是冠状动脉腔内治疗术能显著激活血小板而增加了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主要预防措施是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本文主要针对抗血小板药物在药理学预防血栓形成的疗效以及副作用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张莉莉 贾国良关键词:抗血小板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