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
-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质量控制方法”的专利性探讨
- 本文分析了将"质量控制方法"归入《专利法》第25条第(2)项的"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在审查实践中所引起的矛盾。然后基于《专利法》的立法本意阐述对"质量控制方法"可专利性的判断。并对比美、日、欧的相关专利法规,进一步探讨...
- 杜衡
- 关键词:智力活动
- 文献传递
- “质量控制方法”的专利性探讨
- 本文分析了将“质量控制方法”归入《专利法》第25条第(2)项的“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在审查实践中所引起的矛盾.然后基于《专利法》的立法本意阐述对“质量控制方法”可专利性的判断.并对比美、日、欧的相关专利法规,进一步探讨...
- 杜衡
- 关键词:专利法可专利性
- 文献传递
- 专利蟑螂利弊探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本文分析了专利蟑螂(patent troll)这个新生事物的利弊。首先从信息共享的角度分析了专利蟑螂为何直到21世纪才出现,接着论述了导致专利蟑螂活动主要集中在通信、计算机领域而较少出现在西药领域的客观因素。主要通过美国法院近年来有关专利诉讼的统计数据,苹果公司等知名企业被诉侵权案例,斯坦福大学对专利蟑螂的研究成果,以及加拿大咨询公司Deepcenter对主权专利基金(SPF)的分析,阐述了专利蟑螂给实体经济造成的显著危害,以及对知识产权战略构成的隐患和积极意义。最后建议通过细化专利适格标准、降低创造性举证难度来制约专利蟑螂的发展,并建议仿效主权专利基金的运作模式,为国民经济发挥积极因素。
- 杜衡李林霞
- 关键词:信息共享实体经济知识产权战略
- 论专利无效诉讼中公知常识的判定——以美国Berkheimer判例为参照被引量:1
- 2019年
- 在专利的实质审查和司法判决中,对发明创造性所涉及的公知常识的实际判断容易产生分歧。美国专利无效诉讼的Berkheimer判例对Alice/Mayo测试法的外部证成中,提出了"熟知、常规而普遍的活动"判断标准,本文借鉴该思路,采用系统解释的方法提出:若某技术特征无须具体解释说明就能满足专利法第二十六第三款"清楚、完整"的要求,那么能够将其认定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且不必举证,并结合北京高院2017年专利无效诉讼典型案例,分析了这种判断思路的合理性。
- 杜衡
- “质量控制方法”的专利性探讨
- 本文分析了将"质量控制方法"归入《专利法》第25条第(2)项的"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在审查实践中所引起的矛盾。然后基于《专利法》的立法本意阐述对"质量控制方法"可专利性的判断。并对比美、日、欧的相关专利法规,进一步探讨...
- 杜衡
- 关键词:智力活动
- 模拟高原训练装置助力奥运
- 2012年
- 本文对奥运会与高原训练以及模拟高原训练的渊源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模拟高原训练相对于高原训练的优点、对运动员提高成绩的重要性以及模拟高原训练装置的主要类型,并重点对国内外涉及模拟高原训练装置的专利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国内该领域专利申请的建议。
- 李林霞杜衡
- 关键词:模拟高原训练
- 上、下位概念并列导致权利要求不清楚的法理分析
- 2012年
- 上、下位概念并列于同一权利要求中是一种典型的导致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不清楚的情形。本文围绕该情形就其基本概念、本质缺陷、修改原理、常见形式以及判断误区逐一加以分析说明。
- 杜衡李林霞
- 关键词:专利审查权利要求
- 技术特征团和外延比较法——对修改超范围的判断方法小议
- 本文首先分析了造成修改超范围判断困难的客观原因。指出对修改内容合理划分并逐一判断可以降低判断难度并提高判断正确度。同时引入划分所得的最小判断单元"技术特征团"的概念。接着分析了修改不得超范围的本质要求——外延不变。基于"...
- 杜衡李林霞
- 关键词:权利要求书比较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