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滔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信号
  • 4篇信号通路
  • 4篇通路
  • 4篇细胞
  • 4篇慢性创面
  • 4篇活血
  • 4篇关节
  • 4篇关节炎
  • 4篇创面
  • 3篇凋亡
  • 3篇软骨
  • 3篇生肌
  • 3篇生肌膏
  • 3篇细胞凋亡
  • 3篇象皮
  • 3篇象皮生肌膏
  • 3篇活血方
  • 3篇骨关节
  • 3篇骨关节炎
  • 3篇骨细胞

机构

  • 13篇湖南中医药大...
  • 3篇湖南中医药大...
  • 1篇长沙医学院
  • 1篇岳阳市中医院

作者

  • 13篇毛滔
  • 8篇李木清
  • 2篇彭力田
  • 2篇杨军
  • 2篇刘梨
  • 1篇彭文
  • 1篇李娟
  • 1篇张月娟
  • 1篇曾赛华
  • 1篇孙绍裘
  • 1篇周昭晖
  • 1篇刘小丽
  • 1篇陈希龙
  • 1篇刘美平
  • 1篇胡宏志

传媒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中南药学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象皮生肌膏对慢性创面愈合及PTEN、p-AKT、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通过研究象皮生肌膏对大鼠慢性难愈性创面模型PTEN、p-AKT、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象皮生肌膏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从72只SD雄性大鼠中随机选取18只为空白组,其余54只大鼠使用全层皮肤缺损法制备慢性难愈性创面模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每组18只。造模完成后实验组予象皮生肌膏外敷,对照组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敷,模型组和空白组予生理盐水外涂,于造模后的第3、7、14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创面愈合率,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ELISA检测各组皮肤组织PTEN、p-AKT、VEGF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第3、7、14天实验组、对照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第7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第3、7、14天皮肤组织完整,前后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模型组第3、7天创面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表皮大量坏死脱落,第14天见少量毛细血管形成;实验组及对照组第3天炎性细胞浸润、表皮灶性坏死脱落,第7、14天炎性细胞浸润逐渐减少、较多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肉芽组织基本形成。第3、7、14天空白组PTEN、p-AKT、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第3、7、14天模型组PTEN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且第7天达到最低水平(P<0.05)。第3、7、14天模型组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P<0.05)。第3、7、14天模型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第7天达到最高水平(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能降低大鼠创面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提高p-AKT、VEGF蛋白表达水平,加快慢性创面愈合速度,调控PTEN/AKT/VEGF信号通路可能是象皮生肌膏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的机制�
姜雄李木清毛滔刘梨程学荣杨振武杜攀攀
关键词:象皮生肌膏慢性难愈性创面PTENP-AKT
补肾活血方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膝骨关节炎小鼠软骨组织炎症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BSHXF)对膝骨关节炎(KOA)小鼠软骨组织炎症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BSHXF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KOA模型组、KOA模型+BSHXF组,每组8只。造模、灌胃干预后,小鼠取血,ELISA检测血清IL-6、iNOS、COX2水平;提取小鼠膝关节软骨组织,HE染色及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学情况,TUNEL染色检测软骨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Caspase-9、Bcl-2、Bax蛋白表达,qRT-PCR检测CollagenⅡ、Aggrecan、ADAMTS-5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IκBα、IκBα、p-p65、p65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KOA模型组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病理改变明显;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6、iNOS和COX2的水平升高,软骨组织细胞凋亡率增加,Cleaved-Caspase-9、Bax蛋白表达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CollagenⅡ、Aggrecan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ADAMTS-5 mRNA表达升高,p-IκBα/IκBα、p-p65/p65比值升高。与KOA模型组相比,KOA模型+BSHXF组膝关节软骨损伤改善、病理变化减轻,炎症细胞因子IL-6、iNOS和COX2的水平降低,软骨组织细胞凋亡率降低,Cleaved-Caspase-9、Bax蛋白表达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CollagenⅡ、Aggrecan的mRNA表达升高,ADAMTS-5 mRNA表达降低,p-IκBα/IκBα、p-p65/p65比值降低。结论BSHXF可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抑制软骨细胞凋亡及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缓解KOA疾病进展。
刘小丽章铮姚金龙毛滔
关键词:补肾活血方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
透明质酸钠配合独活寄生汤离子导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不足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配合独活寄生汤离子导入的治疗方法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明确其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临床运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将60例辨证为肝肾不足证的膝关...
毛滔
关键词:独活寄生汤离子导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文献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NF-κB信号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作用
2020年
为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处理RAW 264.7细胞5 d。观察破骨细胞样细胞和吸收凹坑的形成,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TRAP,MMP-9,组织蛋白酶K,CTR和Atp6v0d2)的表达。此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了与破骨细胞分化有关的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蛋白。结果显示,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复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以及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OI为10∶1 CFU)对RAW 264.7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当没有RANKL时,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促进破骨细胞样细胞的形成及再吸收凹坑的诱导形成;当用JSH-23预处理时,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诱导的破骨细胞样细胞的形成明显减少,再吸收的凹坑诱导形成明显降低(p<0.05)。RT-PCR结果显示,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了RAW 264.7细胞中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的mRNA表达;当用JSH-23预处理时,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滤液诱导的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10 min,IκBα发生降解,而NF-κBp65的磷酸化在5 min和10 min时显著上升(p<0.05),而Akt和MAPKs信号通路中的蛋白质没有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介导的骨髓炎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分子基础。
毛滔刘美平李木清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破骨细胞分化NF-ΚB信号通路蛋白质印迹
中西医联合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残留症状疗效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加减身痛逐瘀汤治疗椎体成形术后残留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确诊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VP术后存在残留痛的4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组予加减身痛逐瘀汤,联合用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用艾瑞昔布片治疗,连续治疗两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VAS、ODI、中医血瘀证评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血浆粘度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中药组1例患者因失访脱落,共47例完成研究。两组患者治疗后VAS、ODI不同时间点较治疗前均改善,联合用药组优于中药组(P<0.05),且联合用药组疼痛缓解所需时间(7.79±2.83天;17.83±4.20d);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血瘀证评分、凝血功能、血浆粘度变化均有效改善,联合用药组优于中药组(P<0.05)。两组患者疗效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中医血瘀症候与VAS、ODI、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血浆粘度存在相关性(P<0.05)。治疗期间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减身痛逐瘀汤可有效改善PVP术后残留痛患者血瘀证评分及血流变指标,有效缓解其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杨振武李木清毛滔程学荣姜雄杜攀攀
关键词:身痛逐瘀汤残留症状血浆粘度
基于JNK通路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方(Bushen Huoxue Formula,BSHXF)通过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构建体外OA模型,并使用不同浓度的BSHXF干预处理。使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ol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裂解的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 2,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水平和JN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rylated c-Jun N-terminal kinase,p-JNK)蛋白水平。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Cleaved Caspase-3、Bax、p-JN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BSHXF治疗组软骨细胞活力升高(P<0.05),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BSHXF治疗组Cleaved Caspase-3、Bax、p-JN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2)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中ROS和MDA的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1),GSH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细胞中TNF-α和IL-6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BSHXF治疗组细胞中ROS和MDA的相对含量显著降低(P<0.01),GSH的相对含量显著升高(P<0.01);BSHXF治疗组细胞中TNF-α和IL-6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3)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激活剂对照组的p-JNK、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增殖能�
杨军彭力田毛滔彭文
关键词:骨关节炎补肾活血方JNK信号通路软骨细胞凋亡炎症反应
象皮生肌膏对慢性创面大鼠肉芽组织TGF-β1、EGFR、FN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通过象皮生肌膏对慢性创面型大鼠的治疗,研究其对创面肉芽组织TGF-β1、EGFR及FN表达的影响。方法:从72只SD大鼠中随机挑选18只为空白组,其余54只SD大鼠制备慢性创面模型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8只;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纱布外敷,对照组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敷,实验组用象皮生肌膏外敷,每组每天换药2次。所有组在第3、7、14天随机挑选6只处死并取相同部位创面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EGFR及FN蛋白含量。同时进行HE染色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学。结果:各组在处理后第3、7、14天比较,空白组皮肤组织中TGF-β1、EGFR及FN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处理后第3、7、14天,TGF-β1、EGFR、FN在空白组大鼠局部皮肤组织中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无明显差异;与空白组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创面组织中TGF-β1、EGFR、FN表达水平变化均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第3天,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TGF-β1、EGFR、FN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第7天,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TGF-β1、FN、EGFR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第14天,实验组及对照组TGF-β1、FN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EGFR蛋白第14天增长减缓,模型组增长明显。组织形态学观察空白组皮肤结构完整,表皮无坏死脱落,无出血、无炎细胞浸润,前后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对照组组织形态学观察与同期较模型组相对恢复更好。结论:采用象皮生肌膏治疗慢性创面大鼠,能有效提高肉芽组织中TGF-β1、EGFR、FN蛋白的表达,促进伤口愈合。
程学荣李木清张月娟李成丽姜雄杜攀攀毛滔杨振武
关键词:象皮生肌膏慢性创面TGF-Β1EGFRFN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研究被引量:41
2020年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Colles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olles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手法复位后小夹板固定,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活血止痛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VAS、肿胀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解剖值测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活血止痛汤治疗Colles骨折可有效缓解关节早期疼痛及肿胀程度,改善腕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杨振武李木清毛滔程学荣姜雄
关键词: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活血止痛汤VAS评分COLLES骨折
双叶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多指创面的临床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和总结双叶型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多指创面的可行性和临床经验。方法自2008年5月—2012年3月,应用双叶型腓动脉穿支瓣移植修复多指创面7例,其中右中小指指腹创面1例,右中环指指腹创面1例,左示中指指背创面2例,右中环指指背创面3例。结果术后7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与受区创面一期愈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耐磨、无冻伤;皮瓣供区瘢痕不明显,下肢功能无影响。结论双叶型腓动脉穿支皮瓣质地良好,血供可靠,游离移植是修复多指创面的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曾赛华孙绍裘周昭晖陈希龙彭力田杨军毛滔
关键词:腓动脉穿支皮瓣
生肌类中药膏剂促进慢性创面愈合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生肌类中药膏剂在治疗慢性创面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其可靠的疗效、较低的成本得到临床一线的青睐。目前国内生肌类中药膏剂种类较多,常用的有湿润烧伤膏、象皮生肌膏、拔毒生肌膏、生肌玉红膏、回阳生肌膏、生肌愈皮膏等,这一类中药膏剂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创面溃疡的治疗。对临床常用生肌类中药膏剂的研究动态及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为临床一线应用生肌类中药膏剂治疗慢性创面等溃疡疾病提供文献参考。
姜雄李木清毛滔程学荣杨振武刘瑶瑶杜攀攀
关键词:慢性创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