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峰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蒙药
  • 3篇蒙药草乌
  • 3篇草乌
  • 2篇沙蒿
  • 2篇生物碱
  • 2篇炮制品
  • 2篇类风湿
  • 2篇关节炎
  • 2篇黑沙蒿
  • 2篇风湿
  • 1篇动物
  • 1篇动物类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浆
  • 1篇血清药物
  • 1篇血清药物化学
  • 1篇药材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学
  • 1篇药物

机构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内蒙古医科大...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通辽职业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张小峰
  • 4篇图雅
  • 3篇策力木格
  • 2篇王青虎
  • 2篇康秀荣
  • 2篇松林
  • 2篇那生桑
  • 2篇梁慧
  • 1篇苏芮
  • 1篇聂颖兰
  • 1篇蔡秋杰
  • 1篇乌兰其其格
  • 1篇乌兰其其格
  • 1篇斯琴图雅
  • 1篇姜丽丽
  • 1篇聂波
  • 1篇李花
  • 1篇苏都娜
  • 1篇白迎春

传媒

  • 2篇中国民族医药...
  • 2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三种不同产地蒙药草乌炮制前后三种乌头碱含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草乌及炮制品中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检测药材质量,观察炮制前后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产地为吉林、新疆、四川的草乌,色谱柱Agilent5TC-C18(4.6×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3mol/L三乙胺(65:35),流速为1.0m L/min,检测波长为235nm,柱温为35℃。结果:草乌生品炮制后双酯型生物碱一定量的减少,产地为四川、吉林、新疆双酯型乌头碱前后的含量分别为0.4405→0.1553、1.2328→1.0073、6.0910→2.3257。结论:各产地草乌的双酯型乌头碱含量差异较大,用药前应测定其含量,以保障安全用的药目的。
张小峰松林图雅那生桑乌兰其其格
关键词:草乌双酯型生物碱
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现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血清药物化学""中药""药效物质基础""Serum pharmacochemistr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aterial basis of efficac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4年1月-2016年4月在Pub Med、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和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概况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84篇,其中有效文献41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在于含药血清的制备及其一系列分析手段的确定,包括口服样品成分的分析及品质评价、实验动物的选择、给药方案的确定、采血时间及采血方式的确定、含药血清样品的前处理及血清样品分析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血清药物化学的研究为鉴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完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中药给药方案的规范化及对新药开发等中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也存在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不成熟、对检测仪器的精密度要求高等不足之处。今后应重点探讨进入体内的化学成分群与中药固有化学成分群之间的关系。
策力木格张小峰苏都娜聂波侯彦宏松林图雅
关键词:中药血清药物化学
蒙药草乌诃子汤炮制品的有效部位与其消化道内生物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2020年
蒙药是在以寒热理论为总纲的宏观整体观指导下,整体调节人体三根七素,调动机体抗病治愈能力的传统民族药,多以复方制剂形式应用.配制复方时按照入味药材的性味、功效、化味理论选用多味蒙药炮制品(蒙药饮片)制成汤、散、丸等10多种剂型的复方.蒙药材的来源集中于天然的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材,其中也选用诸如草乌、水银、雄黄、斑蝥等有毒药材.这些有毒药材须经专门减毒增效加工炮制后方可入药,草乌是其中典型代表.
松林图雅图雅那生桑乌兰其其格蔡秋杰李花姜丽丽斯琴图雅蔡秋杰张小峰苏芮姜丽丽
关键词:减毒增效蒙药材动物类草乌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黑沙蒿有效物质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2025年
目的: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细胞验证实验探讨黑沙蒿有效物质群(HSH)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作用机制。方法:利用Pubchem(化合物数据库)、BATMAN-TCM(中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DisGeNet(疾病基因关联网络数据库)、GeneCards(基因卡片数据库)、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OMIM(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PharmGKB(药理基因组知识库)、GEO(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等数据库及R语言获得HSH核心成分和成分靶点、疾病靶点及HSH治疗RA的潜在靶点。建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选取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CFSE标记法检测HSH的无毒浓度和作用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逆转录PCR(RT-PCR)等实验技术检测白细胞介素(IL)-17/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相关细胞、关键性炎症因子及蛋白的变化。结果:对羟基肉桂酸、邻羟基肉桂酸、o-hydroxycapillene等3个核心成分与RA的关联度最高,其成分靶点有90个;经疾病相关靶点及RA差异表达基因交集获得875个RA疾病靶点。将RA疾病靶点与成分靶点相交,得到36个RA的潜在靶点;经PPI构建获取5个核心靶点,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IL-17/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与HSH抗RA密切相关,HSH参与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产生和调节等多种生物过程,进而调控机体炎症和免疫反应发挥抗RA的作用。HSH的作用浓度为16μg/mL,HSH能下调辅助性T细胞1型(Th1)水平,上调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降低Th17/Treg的比值,也能显著降低IL-21、IL-6、IL-2、γ干扰素(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RT-PCR实验结果显示,HSH显著下调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mRNA的表达,而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
呼格吉乐王青虎张小峰康秀荣高明霞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黑沙蒿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黑沙蒿有效物质群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基于分化簇4(CD4)/淋巴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LCK)/70 kDa链相关蛋白激酶(ZAP70)/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研究黑沙蒿有效物质群(简称HSH)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HSH低、中、高剂量组(2.7、10.8、21.6 mg/kg)以及阳性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6.3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完全弗氏佐剂诱导RA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8 d。检测大鼠踝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测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21、IL-17A、IL-2、γ干扰素(IFN-γ)和IL-6]水平,大鼠全血及脾脏中Th1、Th17、Treg细胞水平,大鼠踝关节滑膜中LCK、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Fyn、ZAP70、CD45、视黄酸受体相关孤儿受体γt亚型(RORγt)、叉头框蛋白3(Foxp3)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关节炎指数,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IL-21、IL-17A、IL-2、IFN-γ、IL-6水平,全血和脾脏中Th1、Th17细胞水平以及Th17/Treg值,踝关节滑膜中LCK、Fyn、ZAP70、CD45、RORγt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升高(P<0.05);脾脏中Treg细胞水平、踝关节滑膜中Foxp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HSH各剂量组上述大部分指标水平显著逆转(P<0.05),踝关节组织病变程度明显改善、炎症减轻。结论HSH可通过调节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中CD4/LCK/ZAP70/IL-17途径的级联反应,调节Th17/Treg平衡,从而抑制RA大鼠的炎症反应,减轻滑膜组织损伤。
呼格吉乐王青虎张小峰康秀荣白迎春李胡日查高明霞
关键词:黑沙蒿类风湿性关节炎
蒙药草乌及其炮制品的六种生物碱类成分血浆中含量测定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建立血浆中,草乌及其诃子汤炮制品的6种生物碱类成分LC-MS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用加25%氨水、乙醚萃取后,采用ZORbax-Extend-C18 4.6×250mm 5-Micron 80A柱子检测,流动相水相为10mmol醋酸铵水溶液(氨水调ph=9.0)有机相为乙腈,选择离子检测m/z 604(苯甲酰乌头原碱)、m/z 590(苯甲酰新乌头原碱)、m/z 574(苯甲酰次乌头原碱)m/z 632(新乌头碱)、m/z 646(乌头碱)、m/z 616(次乌头碱)。结果:本方法 6种成分线性关系均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基质效应RSD都低于10%,加样回收率为59.11%~96.57%。结论:此样品处理快速简便、检测方法精密度高,适用于血浆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检测,以其为草乌及诃子汤炮制草乌的进一步药代毒代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策力木格聂颖兰梁慧张小峰松林图雅
关键词:草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