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玲
- 作品数:10 被引量:70H指数:3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留置针敷贴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留置针敷贴,包括敷贴本体,所述敷贴本体的粘贴面上设有吸液布,所述吸液布中分布有若干吸液导管,所述吸液导管的出液端在排液导管的聚集部中聚集并通过排液导管排至敷贴本体外;本实用新型的静脉留置针敷贴,敷...
- 谭旭肖燕玲文婷
- 文献传递
- 不同造口术对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造口术对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并预防性造口手术患者全部临床资料,其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为A组(n=50),行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为B组(n=64),比较2组造瘘术后相关指标、还瘘术后相关指标、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造瘘术后,A组第一次排便时间、出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造口回缩、皮肤过敏、造口狭窄、造口疝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造口脱垂发生率为2.00%,B组造口脱垂发生率为15.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瘘术后,A组第一次排便时间、出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00%,B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0.3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组Wexner评分逐渐降低(P<0.05),且A组术后12个月Wexner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2组QLQ-C30评分逐渐升高(P<0.05),且A组术后6个月、12个月QLQ-C30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与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比较,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对进行腹腔镜保肛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效果更好,其第一次排便时间、出院时间更短,造瘘术后造口脱垂发生率更低,还瘘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更低,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更优,生活质量更高,患者远期预后更好。
- 肖燕玲肖琴张菊税方何谦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
- 我院依托伤口造口小组建立的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实践与效果评价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探讨依托伤口造口小组的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并评价管理的效果。方法成立伤口造口小组,确定三级管理体制的皮肤管理运行模式,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完善专科管理制度和流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实行专科护理会诊制度,重视皮肤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工作,对全院皮肤护理情况进行全程监控。结果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建立前后1年比较压疮上报率达100%,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降低4.3%,压疮治疗有效率提升了18.52%;压疮治疗及伤口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伤口造口小组的皮肤管理模式的建立与运行显著拓展了护理工作内涵,使护理人员的造口伤口护理知识大幅提高,认为建立造口伤口小组,从根本上提升了全院皮肤管理的护理质量,是可行、有效的专科护理管理模式。
- 冯素英陈建伟张菊刘丽霞肖燕玲刘召琼
- 关键词:压疮皮肤护理
- 个性化干预对高龄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5
- 2017年
- 目的研究个性化干预对高龄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高龄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则联合个性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干预满意度及生存质量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自护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5.25%)明显低于对照组(22.80%)(χ~2=8.36,P=0.000),观察组的总干预满意度(91.23%)明显高于对照组(75.44%)(χ~2=6.60,P=0.010),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护能力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个性化干预可减少高龄直肠癌Miles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自护能力均有明显提高,且可有效缓解负面情况,提高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开展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 张菊刘春蓉税方何谦肖燕玲
- 关键词:直肠癌MILES术结肠造口高龄患者
- 三种手术策略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中的临床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支架置入+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术中肠腔灌洗、支架置入+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108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采用支架置入+腹腔镜手术,n=39例)、B组(采用开腹手术+术中肠腔灌洗,n=34例)和C组(采用支架置入+开腹手术,n=35例)。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手术指标及炎症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B、C组术中出血量高于A组(P<0.05),B、C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长于A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4周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VI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B、C组患者LMR、胃动素、VIP低于A组(P<0.05),TNF-α、IL-6水平高于A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A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支架置入+腹腔镜手术能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和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术后恢复。
- 杜升兰张刘平肖燕玲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肠梗阻剖腹术支架置入术胃肠功能
- 手指康复训练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指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盘体,所述盘体上设有滑槽Ⅰ、滑槽Ⅱ、滑槽Ⅲ、滑槽Ⅳ及滑槽Ⅴ;所述滑槽Ⅰ、滑槽Ⅱ、滑槽Ⅲ、滑槽Ⅳ及滑槽Ⅴ分别沿手张开时五根手指延伸的方向设置;还包括设于盘体的处理控制器...
- 谭旭肖燕玲文婷罗凤兰
- 文献传递
- 正中切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预防性回肠造口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观察正中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正中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纳入观察组,接受传统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两组资料经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共有54对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患者纳入研究。用SPSS24.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或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造口还纳手术时间间隔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还纳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术后24h,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血清CRP、PCT、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中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相较于传统切口行回肠造口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造口还纳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影响不显著,临床应根据患者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造口方式。
- 肖燕玲杜升兰杨春梅许政文王玫
-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正中切口
- 百合知母方结合针刺百会、神庭穴对永久性造口严重抑郁症(肝气郁结型)患者临床影响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百合知母方结合针刺百会、神庭穴对永久性造口严重抑郁症(肝气郁结型)患者临床影响。方法:研究纳入永久性造口严重抑郁症(肝气郁结型)患者共计79例,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戈美拉汀片药物干预及常规临床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百合知母方结合针刺百会、神庭穴干预,数据观察:疗效、干预前后患者中医证候(忧郁不畅、胸闷肋胀、失眠多梦、易怒善哭、嗳气频作、善太息等)积分变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血清5-羟色胺(5-HT)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50%)比对照组(82.05%)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忧郁不畅、胸闷肋胀、失眠多梦、易怒善哭、嗳气频作、善太息等)积分、HAMD及SDS评分、5-HT及BDNF水平比较,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忧郁不畅、胸闷肋胀、失眠多梦、易怒善哭、嗳气频作、善太息等)积分、HAMD及SDS评分、5-HT及BDNF水平均改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中医证候(忧郁不畅、胸闷肋胀、失眠多梦、易怒善哭、嗳气频作、善太息等)积分、HAMD及SDS评分、5-HT及BDNF水平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百合知母方结合针刺百会、神庭穴可较好改善永久性造口严重抑郁症(肝气郁结型)患者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值得应用。
- 何谦张菊罗锦肖燕玲
- 关键词:严重抑郁症肝气郁结型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