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晓明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文化
  • 2篇旅游
  • 2篇旅游资源
  • 2篇传统村落
  • 2篇村落
  • 1篇优秀传统文化
  • 1篇中华优秀传统...
  • 1篇神话
  • 1篇土壤
  • 1篇铺镇
  • 1篇祖先崇拜
  • 1篇文化旅游
  • 1篇文化旅游资源
  • 1篇文化英雄
  • 1篇文化元素
  • 1篇文化资源
  • 1篇文物
  • 1篇限位
  • 1篇旅游资源利用
  • 1篇螺纹接头

机构

  • 5篇甘肃工业职业...
  • 1篇天水市博物馆

作者

  • 5篇周晓明
  • 1篇黄小涛
  • 1篇徐汉南
  • 1篇刘亚琦
  • 1篇张昱
  • 1篇金佛荣

传媒

  • 1篇甘肃农业
  • 1篇社科纵横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农业产业化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伏羲文化考述被引量:3
2008年
伏羲神话起源于北方,其氏族活动时代介于燧人氏与神农氏之间,处于由渔猎到畜牧、由氏族婚向氏族外婚过渡的时代。由于造八卦、制礼乐、婚姻等文化功绩,伏羲在文化传承中被尊为圣王典范和文化英雄。儒道学说发展为社会主流思潮后,对以伏羲为代表的文化英雄地位加以提升,使伏羲不仅成为他所代表的时代象征,也成为中华文化逐渐向人文精神、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
周晓明
关键词:神话伏羲祖先崇拜文化英雄
甘肃省不可移动文物文化元素IP建设路径研究
2024年
文物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凝聚着我国民族精神、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传承了中华文明历史信息,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可移动文物是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和记录民族历史方面有着突出的作用,但多数不可移动文物要么位于偏远乡野,要么位于城镇闹市,给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在文物利用方面远不及可移动文物那样充分。文章主要以不可移动文物文化元素IP建设为切入口,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以期为增强不可移动文物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一点新的思路,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作出一些绵薄的贡献。
左弼文周晓明金佛荣黄小涛牛泉林谢琴琴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文化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偏远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路径——以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草川铺镇二坊村为例
2025年
传统村落是中国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是维系中华民族祖脉、根脉的重要纽带,是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传统村落若想得以可持续发展,就应在农村经济结构性调整、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与永续利用方面多下功夫。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草川铺镇二坊村是中国地处偏远地区传统村落的缩影,深入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探索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路径,以期为以二坊村为代表的偏远地区传统村落的振兴提供帮助和智力支撑,为中国偏远地区传统村落的绿色发展与文化繁荣提供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左弼文贾钰周晓明王莹芝谢琴琴张晓翼陈博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旅游资源
城乡结合区域传统村落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路径研究——以秦安县兴国镇凤山村为例
2024年
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乡土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历史长河中生产生活、风情民俗、文化艺术的主要区域,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是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故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外延不断扩展,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周边地带乡村的面貌,本文重点对地处城乡结合区域传统村落的可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计,就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概述,旨在深度考察天水城乡结合区域传统村落开发利用路径,为当地传统村落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智力支持,从而进一步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
左弼文邹丹婷贾钰周晓明王莹芝刘辰鹏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资源
一种多功能式田野考古发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式田野考古发掘装置,包括铲刀和螺纹环,所述铲刀的上方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内部右端连接有拆装组件,所述拆装组件的上方连接有握杆二,且握杆二的上方安装有限位环,所述螺纹环安装于限位环的下方中部,...
左弼文周晓明刘亚琦张昱邹丹婷徐汉南谢琴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