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拥军 作品数:22 被引量:73 H指数:4 供职机构: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连云港市卫生局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标准外伤大骨瓣术后对侧颅脑出血10例临床分析 2007年 颅脑损伤术后再出血是神经外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手术侧,与术中操作不当有直接关系,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而术后对侧再出血相对少见,其发生原因与同侧出血明显不同,预后及治疗均较困难。我院自1998年6月~2006年12月共行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度颅脑外伤116例,其中10例术中及术后出现对侧颅脑再出血,发生率为8.62%。现报道如下。 樊拥军关键词:颅脑出血 外科手术后 重度颅脑外伤 术后再出血 颅脑损伤 叙事护理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5月住院治疗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12分)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51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对患者入院时和住院期间的焦虑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抑郁状态及评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两组焦虑状态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SAS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抑郁状态无明显改变(P>0.05),观察组抑郁状态明显改善(P<0.05),其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叙事护理方法应用于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周洪兰 康健 樊拥军 滕兆林关键词:轻型颅脑损伤 焦虑抑郁 奥氮平联合川穹嗪治疗颅脑外伤后躁狂型精神障碍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奥氮平联合川穹嗪治疗颅脑外伤后躁狂型精神障碍的治疗效果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对35例颅脑外伤后出现躁狂型精神障碍的患者,给予奥氮平联合川穹嗪治疗。并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第4周、第8周采用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作用,进行比较分析。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完成治疗和评定患者35例,奥氮平联合川穹嗪治疗第2周、4周、8周后,患者的BRMS及CGI-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痊愈19例;显著好转11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入选患者中,有1例患者在治疗2天后出现轻度恶心,1例患者在治疗1周后出现轻度血糖升高,均经过药物减量后得到缓解。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第4、第8周的QT间期、ALT、CRE和HBP,以及TE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川穹嗪治疗颅脑外伤后躁狂型精神障碍疗效确切,应用过程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韦有佩 樊拥军 蔡亮 邵世珂 仲崇佩 杨泗学关键词:奥氮平 川穹嗪 颅脑外伤 躁狂 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31例临床分析 樊拥军 邵世珂 蔡亮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附21例报告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手术治疗的机化型CSDH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 21例术前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和一侧肢体无力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 樊拥军 邵世珂 仲崇佩 梁玉敏 江基尧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机化 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HBGH患者血清CGN、SDC-1水平与病情及疾病转归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扣带蛋白(CGN)、多配体聚糖-1(SDC-1)水平与高血压性基底节脑出血(HBGH)患者病情及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下称该院)收治的123例HBGH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择该院同期行健康体检的体检健康者120例为健康组。检测两组纳入对象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根据疾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好转组92例,恶化组31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对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且中度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HBGH患者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GN、SDC-1预测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AUC分别为0.742(95%CI:0.792~0.697)、0.861(95%CI:0.906~0.910),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17(95%CI:0.962~0.870)。恶化组出血量、破入脑室情况明显高于好转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低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GN≥51.63 pg/mL(OR=3.815)、血清SDC-1≥450.67μg/L(OR=4.230)、入院GCS评分≤8分(OR=5.333)是HBGH患者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血清CGN、SDC-1表达水平升高与HBGH患者病情加重、疾病转归恶化密切相关,二者对HBGH患者疾病转归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朱贤龙 明圆圆 申潇竹 邵世珂 仲崇佩 樊拥军 董文胜关键词:基底节脑出血 疾病转归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积水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积水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4年4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神经内镜微创血肿清除术。记录患者术后脑积水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将患者分为发生组(18例)与未发生组(69例),比较2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血肿体积、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室内积血、颅内感染情况、入院至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7例行神经内镜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20.69%(18/87)发生脑积水。发生组GCS评分低于未发生组,脑室内积血、颅内感染、行去骨瓣减压术的比例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OR=0.615,95%CI:0.400~0.948)、脑室内积血(OR=5.903,95%CI:1.206~21.497)、颅内感染(OR=5.150,95%CI:1.240~21.400)、行去骨瓣减压术(OR=4.466,95%CI:1.052~18.961)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神经内镜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脑积水较为常见,低GCS评分、合并脑室内积血、合并颅内感染以及行去骨瓣减压术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神经内镜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脑积水的危险因素。 仲崇佩 仲崇佩 朱贤龙 樊拥军 伏兵 尤永平关键词:神经内镜 血肿清除术 脑积水 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研究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的CT结果分为血肿扩大组(120例)和血肿稳定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入院收缩压、舒张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白细胞(WBC)数、CT血肿量、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首次检查CT时间、血肿部位、是否破入脑室及血肿形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收缩压、GCS评分、血肿部位及血ALT水平为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入院收缩压、GCS评分、血肿部位及血ALT水平是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联合上述指标对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更高。 朱贤龙 施辉 明圆圆 樊拥军 陈岩 邵世珂 仲崇佩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磁共振颅表定位网用于颅内小病灶术前定位2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和分析磁共振颅表定位网对颅内小病灶进行术前定位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磁共振颅表定位网定位技术,对26例颅内小占位病灶进行术前定位,然后进行小骨瓣开颅手术,将颅内小病灶显微镜下全切。结果:26例患者经过定位网定位后,准确而微创地切除了病灶,而且诊治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磁共振颅表定位网具有定位准确、安全等优点,是重要的神经外科微创诊疗技术。 韦有佩 刘希光 李芳 樊拥军 蔡亮 李波 邵世珂 张毅关键词:颅内病灶 microRNA-613调控CDK14来抑制老年胶质瘤患者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作用 2021年 目的探讨microRNA-613调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4(CDK14)通路来抑制老年胶质瘤患者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方法购自上海北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共24株,分为shNC组、shmicroRNA-613组、Vector组、microRNA-613组,每组各6株;Western Blotting法和qRT-PCR法检测敲减microRNA-613和过表达microRNA-613后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中CDK14蛋白表达水平,CCK-8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验证敲除microRNA-613和过表达microRNA-613后U251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结果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敲减microRNA-613后CDK14蛋白表达增加(P<0.05);人胶质瘤细胞株U251过表达microRNA-613后CDK14蛋白表达减少(P<0.05);转染第24、36、48 h microRNA-613组U251细胞增殖率Vector组,shNC组>shmicroRNA-613组(P<0.05)。结论 microRNA-613可通过调控CDK14信号转导通路来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增殖、转移。 仲崇佩 朱贤龙 樊拥军 明圆圆 邵世珂关键词:老年 胶质瘤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