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慧敏
- 作品数:34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回顾思考与前景展望
- 2018年
- 回顾我国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历程,肯定教师专业化给教师队伍建设及教育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反思与质疑教师专业化自身之疾、伦理之悖以及与教育终极目相左的事实。在回顾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进行反思与疑难,进而明晰以深化专业发展、启发专业自觉和引领专业文化为主要任务的发展方向。
- 贺慧敏
- 关键词:教师
- 实现教师领导的策略研究
- 2014年
- 教师领导是引导教育改革、促进学校改进的有效路径。通过研究教师领导的发展及演变,探析教师领导的现状,发现和研究真正有利于促成教师领导实现的模式和组织,以探索能够鼓励和发挥教师领导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路径。
- 贺慧敏汪莉
- 关键词:教师教师领导
- 重识教师的儿童研究:问题分析与改进路径被引量:1
- 2022年
- 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的成人主导性与活动参与的儿童主体性形成的二元格局,导致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时不可避免地遭遇一些不可调和的悖论,这是教师进行儿童研究的根源性原因。教师儿童研究的本质是通过研究儿童个体或群体,发现儿童发展的内在力量,促进儿童的发展。研究对象不明确、研究立场基于成人、研究的实践性欠缺、研究取向过于功利化等原因,阻碍了国内教师儿童研究的有效开展。要明确儿童研究的“儿童属性”,在鲜明的“儿童立场”中、在具体的“多维情景”中,以真实的“教师之眼”开展研究,从而提升教师儿童研究的实效性。
- 贺慧敏胡振京
- 关键词:儿童研究教师发展
- 教师发展的反思与策略重构被引量:1
- 2016年
- 教师专业化发展成就了现代化背景下教育的大发展,然而,发展成绩仍不足以弱化对问题的质疑。反思与深化教师发展,要走综合发展之路,以规避教师专业化带来的弊端;要引领教师自觉,构筑教育生活的自由幸福之路;要关注个体,重视教师内在生命价值和意义;要理解学生,让教育教学回归其本真。
- 贺慧敏
- 关键词:教师教师发展
- 学做教育家型教师:前提性追问、释义与实践路径被引量:14
- 2024年
- 学做教育家型教师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关键,是教师人才成长的路径之一。要引导新入职教师树立成为教育家型教师的职业意愿,分析出教育家型教师的精神内核和核心动力,即“教育爱”与“持续追求教育教学”优化。循证于此,构建新入职教师高质量成长路径,即要以积极情感诠释职业价值,用仁爱情怀关照教育对象,在热爱情感中推进事业发展来实现教育爱;要通过保持开放式心态,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创新性阐述,积极主动超越现状、超越碎片化来实现教育教学优化,以此创新教师队伍素质提升的理念与路径,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 贺慧敏
- 关键词:教育爱新入职教师
- 保障教师质量: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经验与启示
- 2014年
- 加拿大安大略省极重视教育发展,尤其是在教师质量保障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代表性和国际影响力。安大略省在保障教师质量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重视教育政策改革及经费投入,推行并实施教师资质行业管理模式,构建教师发展体系等,这些经验做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 贺慧敏
- 关键词:教师质量
- 创新型教师培养瓶颈及破解路径
- 2013年
-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人才是基础,教育是保障。创新型教师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新型教师的培养依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破解创新型教师培养瓶颈之路,教师除了要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树立科学的创新理念之外,还要不断提升创新素养,客观认识教育工作的特性。
- 贺慧敏
- 关键词:创新型教师教师培养
- 美国融合型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初探——以佛罗里达大学教师培养项目为例
- 2018年
- 融合型教师是美国全纳教育取得显著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融合型教师培养模式侧重于普通教师培养和特殊教师培养在项目层面的合作和交流,其重要特征是课程、活动的重合,人员的合作等。基于佛罗里达大学教师培养项目,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师教育者、小组学习和实践活动、评价及教师资格证申请等方面对融合型教师培养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述评。
- 贺慧敏王晨
- 关键词:融合型教师培养
- 教师育人能力的价值及内涵辨析被引量:12
- 2020年
- 教师育人能力对落实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教育实践忽视了教师的育人职责,阻碍学生全面成长、不利于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本质、立德树人的任务提出及社会公平发展都要求教师的职责核心是育人。以实践性为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指向,厘清教师育人能力的结构轮廓,抓住育人能力的主要结构要素,系统地分析、有针对性地选取特征要素解读,有助于教师育人能力的提升。
- 贺慧敏
- 关键词:育人职责教师能力立德树人
- 美国全纳教师教育模式研究及启示被引量:1
- 2012年
- 全纳教师的培养是成功实施全纳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其中教师教育模式是教师培养的核心。在美国全纳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依据合作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分离型培养模式、一体化培养模式、融合型培养模式三种全纳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美国全纳教师的培养模式有助于为我国全纳教师的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 贺慧敏
- 关键词:全纳教育教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