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洪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护理
  • 1篇导尿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分析
  • 1篇心理分析及护...
  • 1篇压缩骨折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早期下床
  • 1篇早期下床活动
  • 1篇置换术
  • 1篇社会
  • 1篇疏松性
  • 1篇疼痛
  • 1篇疼痛管理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机构

  • 5篇荆州市第一人...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5篇李玉洪
  • 2篇童玲
  • 1篇守丹
  • 1篇张玲
  • 1篇吴娅飞
  • 1篇黄金丹
  • 1篇李晓艳

传媒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年
分析综合护理在经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9月-2020年9月为病例筛选时限,将56例经腓骨骨折患者按治疗顺序分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另28例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统计并发症例数并行差异分析。结果:实验组疼痛持续(3.42/0.22)天、抗生素使用(3.78/0.17)天及骨折愈合时间(12.53/1.36)周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9.034、9.824、8.934,p<0.05);实验组并发症3例(10.71%)显著优于对照组8例(28.57%),差异显著(X2=9.293,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经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好于常规护理,不仅可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李玉洪
关键词:综合护理
浅谈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留置导尿是泌尿外科常用的技术,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患者的尿液观察,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涉及保护患者的隐私,留置导尿患者的心理护理已成为护士的重要护理工作之一。本文针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学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
吴娅飞李玉洪
关键词:留置导尿心理分析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与其社会关系质量、积极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与其社会关系质量、积极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制订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20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3 d,采用下床活动水平评分法、社会关系质量量表以及中文版患者积极度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00例患者的下床活动等级评分为(5.32±2.67)分,中文版患者积极度量表得分为(60.97±5.21)分,社会关系质量量表得分为(53.28±6.71)分。不同年龄、从业状况患者的下床活动等级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下床活动等级评分与家庭亲密度、家庭承担、社会关系质量量表总分、坚持健康生活行为信念、疾病预防相关能力、疾病治疗相关知识、自我疾病健康管理意识及患者积极度总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关系质量、患者积极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床活动等级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评分以及患者积极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早期下床活动与患者社会关系质量、患者积极度密切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社会关系质量及患者积极度水平,促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其尽早康复。
童玲李玉洪黎李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下床活动
基于目标控制策略的干预模式在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控制策略的干预模式在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10月1日~12月31日急诊科收治的53例急诊创伤骨折患者设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23年1月1日~4月30日急诊科收治的53例急诊创伤骨折患者设为干预组,实施基于目标控制策略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术前2 h、术后24 h、术后48 h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正性与负性情绪量表(PANA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术后24、48 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2 h(P<0.05),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P<0.01);术后24、48 h,两组HPOI评分均高于术前2 h(P<0.05),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两组PANAS正向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高于常规组(P<0.05,P<0.01);干预后,两组SASRQ、PANAS负向情绪、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P<0.01)。结论:将基于目标控制策略的干预模式应用于急诊科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中,可缓解患者疼痛,减轻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守丹李百玲李晓艳李玉洪黄金丹
关键词:急诊创伤骨折疼痛管理
引领式健康教育路径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探讨引领式健康教育路径在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 观察组采用引领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骨质疏松健康知识掌握、疼痛情况、服药依从性及骨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的骨质疏松健康知识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 服药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个月时的再骨折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领式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健康知识, 提高用药依从性, 减少再次骨折的发生。
童玲张玲李玉洪吴艳梅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