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萍

作品数:27 被引量:14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10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主题

  • 9篇主义
  • 8篇马克思主义
  • 5篇妇女解放
  • 4篇女性
  • 3篇后现代
  • 2篇性别
  • 2篇性别平等
  • 2篇性别压迫
  • 2篇农村妇女
  • 2篇女性主义
  • 2篇自治
  • 2篇现代主义
  • 2篇阶级
  • 2篇阶级分析
  • 2篇阶级分析法
  • 2篇阶级压迫
  • 2篇后现代主义
  • 2篇家务
  • 2篇家务劳动
  • 2篇妇女参与

机构

  • 11篇湖南省委
  • 6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共湖南省委...
  • 4篇湖南省妇女干...
  • 1篇湖南行政学院

作者

  • 25篇潘萍
  • 1篇何良安
  • 1篇段淑芳

传媒

  • 8篇中华女子学院...
  • 5篇浙江学刊
  • 3篇山东女子学院...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妇女研究论丛
  • 1篇西南金融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冶金职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灵魂被引量:2
2004年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产生、发展逻辑历史证明,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不仅具有实现“与时俱进”的体系保障、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时代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今天必须坚持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即坚持以“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思想来指导新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潘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马克思恩格斯性别分工观点的当代阐释被引量:2
2020年
天然性别分工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劳动分工。它没有破坏两性劳动的同质性,也并未造成两性不平等的社会存在状况。经由父权社会扭曲、僵化的传统性别分工是压迫妇女的制度安排。它既排斥了妇女的分工意愿,又限定了妇女的家庭角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需要在生产关系层面打破传统性别分工的限制,在生产力层面改造家务劳动的私人属性,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历史统一的层面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在当代,妇女解放运动在公共劳动领域要进一步促进妇女真实获得全面、平等、自由的经济参与权利,提高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水平;在家庭私人领域要尊重两性现实差异,消除西方女权主义的不良影响,促进夫妻平等合作分工以巩固和谐幸福的婚姻家庭生活。
潘萍
关键词:恩格斯性别分工家务劳动
村民自治制度中的农村妇女参与被引量:24
2008年
农村妇女参与的实现与扩大不仅有赖于政权的现代化,有赖于政党的制度安排,同时也有赖于传统性别文化的破除与妇女群众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为此,必须赋予农村妇女以真实的和个体的主体性,建构一个"横向"的妇女力量整合机制,使农村妇女能够参与到党和国家的政治体系中,建立起国家与农村妇女的纵向联系。同时农村妇联组织在代表女性整体利益的政治沟通过程中也必须注重整合分散的妇女权力资源,通过不断地自我更新实现农村妇女参与的草根化发展走向。
潘萍
关键词:村民自治妇女参与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性别关系被引量:5
2006年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性别和谐经历了从“依赖的和谐”向“独立的和谐”的转化,并正向“自由的和谐”推进。以性别平等为首要前提的社会主义和谐性别关系具有多重特点,其中两性差异的对立统一是和谐性别关系的发展轨迹,妇女与社会的同步发展是和谐性别关系的衡量标准,妇女角色定位的性别文化是和谐性别关系的试金石,和谐性别关系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方联动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性别关系。
潘萍
关键词:性别平等
社会契约--性别关系调节的有效模式被引量:3
2008年
社会契约作为一种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各种矛盾的最有作为的现代性方式,对于性别关系的调节亦具丰富的理论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的对象性关系的日益丰富,无论是传统契约理论家所构想的"现实之约"模式,还是罗尔斯所提出的"理想之约"模式都将更广泛地进入性别关系领域,成为处理两性矛盾的有效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在社会契约思想的各种"伟大"的经典文本中普遍存在着男权意志,所以女性主义在肯定弘扬"平等、自由、自主选择"的契约精神始终都应当是构建和谐性别关系历程中不可抛弃的基本原则的同时,亦提出清除社会契约理论中的男权思想余孽是必要和有益的。
潘萍
关键词:社会契约
二孩生育政策背景下的性别分配正义——从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出发被引量:5
2017年
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将增加人类自身再生产领域内由女性主要承担的各种劳动付出,并强化物质资料生产领域内的性别偏好色彩与性别排挤力度。针对两种生产领域内现实存在的性别分配不正义,国家和政府应当积极发挥调节分配的权力与职能,针对女性设计更为合理的生育保险制度,选择更具性别意识的公共政策,同时修订更有性别视角的法律法规。
潘萍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被引量:33
2022年
当前,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已由家庭矛盾向社会矛盾转移,如何高质量、高效率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结合我国各试点城市的试点现状,总结出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法律保障不充分、参保和保障对象覆盖面较小、筹资机制不健全、等级评定体系不完善、待遇给付与现实需求不匹配、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其次,选取美国、德国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三个国家制度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最后,从制度建构的六方面提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路径:加快顶层制度设计,形成全国统一的制度框架;逐步扩大参保群体,完善多元筹资机制;统一失能评估标准,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适度扩大群体受益面,待遇支付体现适度;完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快长期护理配套体系建设。
潘萍覃秋蓓
关键词: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社会保障体系
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性别压迫与阶级压迫——基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被引量:3
2015年
阶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解社会形态与历史变迁的钥匙。诚如列宁所指出的:"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只有借助阶级理论以及掌握运用该理论来思考、认识、分析、解决妇女问题的方法,才能透过历史与现实中种种看来迷离混沌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性别压迫与阶级压迫问题的同源类质性。
潘萍
关键词:性别压迫阶级压迫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
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性别压迫问题的阶级分析——源自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的正统及拓展被引量:3
2015年
阶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解社会形态与历史变迁的钥匙。诚如列宁所指出的:"阶级关系——这是一种根本的主要的东西,没有它,就没有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只有借助阶级理论以及掌握运用该理论来思考、认识、分析、解决妇女问题的方法,才能透过历史与现实中种种看来迷离混沌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性别压迫与阶级压迫问题的同源类质性。
潘萍
关键词:性别压迫阶级压迫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
论PPP的治理价值及其实现被引量:6
2017年
在当前PPP快速推进的建设浪潮中,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将PPP的功能定位于社会资本的引入,以解决建设资金的短缺,并未将PPP的普及推广提升理解为国家治理机制的重大革命。为避免"融资工具"的简单定位所造成的PPP操作走形与功能异化,确保PPP模式的良性发展与功能发挥,PPP参与各方需要从微观项目治理与宏观社会治理的双重维度深刻认识PPP的治理价值,并从构建法制体系、转换政府职能、坚守契约精神、培育合作文化、实现信息公开五条路径出发,促进PPP治理价值的充分实现。
潘萍
关键词:PPP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