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志玉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小儿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淤积
  • 1篇胆汁淤积症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心达康
  • 1篇心达康片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炎
  • 1篇修饰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婴儿
  • 1篇早幼粒细胞
  • 1篇早幼粒细胞白...
  • 1篇粘膜
  • 1篇粘膜屏障

机构

  • 3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襄樊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谢志玉
  • 2篇陈明
  • 1篇朱斌
  • 1篇姚宝珍
  • 1篇邱光钰
  • 1篇何茹
  • 1篇钱丹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磁共振弥散加权和弥散张量成像在儿童脑梗死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7年
儿童脑梗死是儿科较少见的疾病,发病率约为8-13/10万[1],但其具有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且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临床上,儿童脑梗死多以肢体活动障碍或抽搐为首发症状。因儿童语言表达困难及查体不配合,疾病早期确诊率较低,患儿不能得到有效的早期治疗,致使患儿遗留不同程度残疾,表现为运动、认知、社会适应方面的缺陷[2]。因而,
谢志玉姚宝珍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弥散加权高复发率白质纤维束
不同用药方式对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12岁以下小儿APL患者,观察组44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联合治疗。维甲酸口服,每天20 mg/m^2,三氧化二砷静脉注射,每天10 mg;对照组40例,单纯使用维甲酸治疗,剂量为每天40 mg/m2。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长期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为82.6%,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P=0.0148。达到CR时间治疗组为(25.2±3.3)天,对照组为(36.5±5.6)天,2组比较,P=0.0096。2组患儿的白细胞峰值、早期死亡率和感染率等指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PML-RAR转阴率为(90.3±5.4)%,较观察组的(82.4±6.8)%高,但是P=0.2539,没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儿在治疗后2年死亡4例,死亡率为9.09%;对照组死亡15例,死亡率为37.5%,P=0.0071。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单纯采用全反式维甲酸相比,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陈明潘睿朱斌谢志玉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三氧化二砷
婴儿胆汁淤积症伴巨细胞病毒感染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分析婴儿胆汁淤积症伴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胆汁淤积症伴巨细胞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肝内胆汁淤积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脏肿大和(或)脾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经更昔洛韦抗病毒及退黄、护肝、利胆、营养支持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总胆汁酸等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但天冬氨酸转移酶、血清碱性磷酸酶无明显下降.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普遍,应加强母孕期预防保健,早发现,早治疗.更昔洛韦治疗效果较好.
何茹钱丹谢志玉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胆汁淤积更昔洛韦
心达康片联合常规治疗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心达康片联合常规治疗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8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达康片10 mg,tid。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缺血修饰蛋白(IMA)、心肌酶水平变化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P<0.05),左室舒张末径(LVEDD)、hs-CRP、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K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IM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VEDD、hsCRP、cTnI、CK、CK-KB、α-HBDH等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M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心达康片联合常规治疗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可降低患儿hs-CRP、cTnI、心肌酶水平,且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谢志玉陈明
关键词:心达康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超敏C-反应蛋白缺血修饰蛋白心肌酶
肠粘膜屏障功能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自限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复杂性小血管炎,疾病进展可出现肠黏膜病变,可表现为腹痛、肠黏膜损伤表现等[1],自身变态免疫反应在过敏性紫癜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实[2],各种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组成、黏膜免疫和肠上皮通透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肠黏膜屏障功能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谢志玉邱光钰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肠粘膜肠黏膜病变黏膜免疫肠上皮细胞小血管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