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娟
-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系统性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并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并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某院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并半月板损伤患者153例,按康复方案不同分实验组51例、延迟组51例、对照组51例。实验组予以系统性康复锻炼、延迟组延迟2周转康复医学科实施系统性康复锻炼、对照组建议适当自行锻炼。对比3组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疼痛程度(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至12个月HSS评分呈升高趋势,且实验组高于延迟组、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至12个月VAS评分呈降低趋势,且实验组低于延迟组、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并半月板损伤患者系统性康复锻炼能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缓解疼痛。
- 张志娟
- 关键词:膝关节功能
- 浅谈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创新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方法:基于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相关文献研究,总结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创新。结果: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有: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深入改革教学大纲;重视临床实践,彰显治疗特色;将实训中心开放化,切实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临床教学和案例考核;高校要明确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等。结论: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践性相对较强,在教学中需要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探索与现代教育以及现代康复治疗领域发展最适应的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质量。
- 张风林徐玉丽张志娟
- 关键词: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
- 早期有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早期有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接收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康复和神经肌肉康复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早期有氧运动训练,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AT、VE、VO_2、MET)、睡眠质量(PSQI)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乙组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甲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甲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早期有氧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睡眠质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张志娟张风林
- 关键词:脑卒中肺功能
- 针灸加按摩手法治疗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针灸加按摩手法治疗肥胖症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2年9月期间,在该院就诊的234例肥胖患者,并对其临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虚实夹杂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6%,实证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虚证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结论针灸配合按摩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张志娟
- 关键词:针灸按摩肥胖症
- 利脑通络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利脑通络针刺法联合神经肌肉本体促进(PNF)技术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92例SHSAS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PNF技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利脑通络针刺法联合PNF技术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和治疗28 d后肩关节活动度、上肢肿胀程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患肢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潜伏期、波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较对照组76.09%高(P<0.05);观察组治疗28 d后肩关节外展[(75.16±4.36)°vs(68.75±4.13)°]、上举活动度[(45.47±3.03)°vs(40.34±3.17)°]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1.43±0.51)vs(2.44±0.79)分]、肿胀程度评分[(1.37±0.39)vs(2.42±0.52)分]低于对照组(P<0.05),SSR潜伏期长于对照组[(1974.02±90.03)vs(1706.79±82.82)ms],波幅低于对照组[(94.33±38.47)vs(176.52±45.36)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8 d躯体生活自理评分[(81.73±4.58)vs(72.62±4.14)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77.84±5.24)vs(71.07±4.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脑通络针刺法联合PNF技术治疗SHSAS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缓解肢体疼痛感及肿胀度,提升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抑制患肢交感神经兴奋性。
- 王猛张志娟汤雲婷
- 关键词: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
- 电针联合下肢机器人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电针联合下肢机器人康复技术对脑卒中(CA)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C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B组接受下肢机器人康复技术治疗,A组于B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功能性步行分级(FAC)、神经递质指标水平、患肢皮肤交感神经反应(SSR)潜伏期、波幅。结果:治疗后,A组FMA、BBS评分以及血清神经递质指标水平高于B组(P<0.05);FAC分级优于B组(P<0.05);SSR潜伏期较B组长,SSR波幅较B组低(P<0.05)。结论:电针联合下肢机器人康复技术治疗CA患者,可有效调节神经递质,改善下肢运动功能。
- 王猛张志娟汤雲婷
- 关键词:脑卒中电针
- 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系统性康复治疗效果与膝关节MRI影像学结果的关系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系统性康复治疗效果与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行系统性康复治疗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按照移植物的信噪比分为移植物信号良好组(n=56)与移植物信号增高组(n=34),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临床评估结果,探讨患者术后系统性康复治疗效果与膝关节MRI影像学结果的关系。结果移植物信号增高组内侧束与外侧束平均信噪比高于移植物信号良好组(P<0.05);移植物信号增高组骨性隧道扩大值高于移植物信号良好组(P<0.05);移植物信噪比与胫骨前内侧隧道、股骨前内侧隧道、胫骨后外侧隧道、股骨后外侧隧道扩大值呈正相关(r=0.683、0.696、0.728、0.625,P<0.05)。移植物信号良好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BBS评分、FAC评分高于移植物信号增高组(P<0.05);移植物信号良好组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高于移植物信号增高组(P<0.05);移植物信噪比与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BBS评分、协调能力、活动能力呈正相关(r=0.710、0.679、0.652、0.695,P<0.05)。结论移植物信噪比高低与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系统性康复治疗效果存在相关性。
- 张志娟张风林孟令波
- 关键词: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