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美

作品数:7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急性
  • 1篇单唾液酸四己...
  • 1篇单唾液酸四己...
  • 1篇单唾液酸四己...
  • 1篇电图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营养神经
  • 1篇营养神经药物
  • 1篇针刺
  • 1篇治疗脑梗死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苷脂

机构

  • 7篇武汉钢铁(集...

作者

  • 7篇刘美
  • 1篇李子渊
  • 1篇罗燕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炎性因子以及PCT用于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性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以及PCT对于鉴别诊断颅内感染的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作为A组,选取27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B组,另选取18例正常人群作为C组,比较各组脑脊液IL-6、IL-8以及血清PCT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3组患者的IL-6、IL-8以及TNF-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PCT水平明显高于C组及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B组之间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以及B组治疗后的脑脊液IL-6、IL-8以及TNF-ɑ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组治疗后的PCT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IL-6、IL-8以及TNF-ɑ、PCT水平对于颅内感染的病情监测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刘美李子渊
关键词:炎性因子PCT颅内感染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辅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疗程为2周。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叶酸与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叶酸水平明显增加(P<0.05),Hcy水平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辅助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刘美罗燕
关键词:脑梗死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同型半胱氨酸营养神经药物
栝蒌桂枝汤联合西医疗法治疗癫痫疗效及对脑电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栝蒌桂枝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疗效及对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武汉钢铁公司第二职工医院收治的癫痫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以栝蒌桂枝汤联合西医治疗,对照组以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癫痫发作频次、脑电图、生命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癫痫发作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电图频段相对功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命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栝蒌桂枝汤联合西医疗法对癫痫患者临床疗效肯定,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陈名涛徐向勇刘美
关键词:西医疗法癫痫疗效脑电图
CT联合MRI对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39
2021年
目的探究CT联合MRI对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75例老年疑似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和MRI检查,评估CT联合MRI的诊断价值。结果CT检查准确率68.0%;MRI检查准确率81.3%(61/75);CT联合MRI检查准确率96.0%(72/75),CT联合MRI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CT或MRI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检查对发病24h内、发病24~48h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纯CT或MRI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灵敏度64.7%、特异度62.9%、阳性预测值45.8%、阴性预测值78.6%,准确率68.0%;MRI灵敏度92.3%、特异度84.6%、阳性预测值75.0%、阴性预测值95.7%,准确率81.3%。结论CT联合MRI对老年多发性急性期脑梗死检出率较高,优于单纯应用CT和MRI检查。
刘美周凌燕
关键词:CTMRI老年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IF-1α、sCD40L、CCL3水平与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趋化因子CC基序配体3(CCL3)水平与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接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6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HIF-1α、sCD40L、CCL3与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HIF-1α、sCD40L、CCL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皮层下梗死组患者血清HIF-1α、sCD40L、CCL3水平显著高于皮层梗死组患者(P<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HIF-1α、sCD40L、CCL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0.05);将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作为因变量,将血清HIF-1α、sCD40L、CCL3分别作为自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IF-1α、sCD40L、CCL3和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HIF-1α、sCD40L、CCL3的表达和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可促使疾病进展。
刘美陈尚超司志旭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缺氧诱导因子1Α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梗死部位神经功能缺损
体外反博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在常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博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方法收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确诊并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应用体外反搏,治疗前后应用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及6分钟步行法评定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0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pH、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分别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_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FEV1、FVC、6 min步行距离(6MWD)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aCO_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体外反搏治疗可提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美
关键词:体外反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复发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对复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复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西药+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周。治疗后,比较患者临床疗效、H-B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评分、FDI评分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P<0.05)。2)治疗后,2组H-B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B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FD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H-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Portmann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Portman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西药治疗复发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陈名涛刘美徐向勇
关键词:针刺中药西药复发性周围性面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