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珍
- 作品数:66 被引量:287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总脂联素及高分子量脂联素水平变化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总脂联素及高分子量脂联素水平变化。方法 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n=29)、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性病组(n=29)。测量身高、...
- 张晓李明珍孙丽荣姜春艳陈玉林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 文献传递
- 伴代谢综合征酮症倾向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伴代谢综合征酮症倾向糖尿病患者的分型及治疗。方法:将92例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按伴或不伴代谢综合征分为2组(+MetS组,-MetS组),比较2组发病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生化指标、胰岛素用量、治疗方式、胰岛功能及随访半年后的治疗方式。结果:2组发病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S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收缩压、舒张压及体质量下降情况高于-MetS组(P<0.05);每千克体质量胰岛素用量+MetS组低于-MetS组(P<0.01);胰岛储备功能+MetS组明显好于-MetS组,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性别构成、家族史阳性率、谷氨酸脱羧酶(GAD)阳性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治疗方式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随访半年+MetS组改为口服药的人数明显多于-MetS组,且血糖控制良好。结论:伴代谢综合征的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更倾向于2型糖尿病,尽管发生酮症,酮症纠正后有很好的β细胞储备功能,改为口服药物或饮食运动治疗的机会较多。
- 李春君李明珍于德民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综合征X糖尿病
- 老年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老年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痛风科住院治疗的老年痛风患者646例,男性616例、女性30例,年龄(68.8±5.1)岁。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将尿酸水平分为四分位,分析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随尿酸水平升高,体质指数、肥胖患病率、脂代谢紊乱患病率、脂肪肝患病率、发作关节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升高趋势(P<0.01);尿酸排泄分数呈下降趋势(P<0.05);老年痛风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为11.3%(73例),随尿酸水平升高,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病率呈升高趋势,以血尿酸四分位分组[Q1组(<417.8μmol/L)162例、Q2组(417.8~501.7μmol/L)158例、Q3组(501.8~517.0μmol/L)163例、Q4组(>517.0μmol/L)163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分别为9.3%(15例)、12.0%(19例)、11.0%(18例)、14.7%(24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9.42,P>0.05)。随尿酸水平升高,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呈升高趋势(P<0.01),游离甲状腺素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随血尿酸升高而升高,血尿酸升高及多重代谢紊乱是老年痛风患者发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 成晓翠宋林凌李明珍聂秀玲张晶孙巧云
- 关键词:痛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代谢综合征X
- 半胱氨酸蛋白酶-3及-9表达上调介导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抗氧化剂α-硫辛酸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表达上调对高血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抗氧化剂α-硫辛酸的防治效果。方法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实验动物分为糖尿病组、对照组、α-硫辛酸组,分第4周、第8周、第12周3个阶段进行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糖尿病大鼠心脏caspase-3、-9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第4周、第8周、第12周大鼠心脏caspase-3、-9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随病程延长两者表达增加(P〈0.05),两者表达变化趋势一致;与糖尿病组比较,α-硫辛酸组在各时间段Caspase-3、-9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下降(P〈0.05)。结论高血糖可以诱导caspase-3、-9表达的增加从而导致心肌细胞的凋亡,抗氧化剂可以下调caspase-3、-9表达,减弱心肌细胞的凋亡。
- 李春君于德民张秋梅李明珍张景云吕琳
- 关键词:糖尿病半胱天冬酶凋亡Α-硫辛酸
- 木糖醇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 2024年
- 木糖醇在工业、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 其多元醇特性在防龋剂中的应用在既往几十年更是享有盛誉。目前更多的木糖醇医学应用及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糖消费量相关的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肥胖等疾患的保健与防治领域。这是因为木糖醇具有低糖指数、低热量及代谢不依赖胰岛素等特点, 木糖醇可降低血糖, 减少内脏脂肪积聚和减轻体重, 同时具有调节脂代谢、骨代谢、肠道菌群等多重作用, 这赋予木糖醇这样的健康甜味剂巨大的应用前景。
- 孙丽荣李明珍林来祥聂秀玲沈丽津
- 关键词:木糖醇甜味剂代谢生物合成
- 基于残差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的糖尿病无创检测研究
- 2022年
- 目的:降低糖尿病大范围筛查的医疗成本,减轻血糖检测对患者心身的伤害,同时为高风险糖尿病人群提供一种无创、准确、高效、经济的糖尿病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残差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对糖尿病受试者面部图像进行有监督的机器学习,预测受试者未来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为评估该方法的应用效果,本实验招募了384例糖尿病受试者和137例血糖正常的健康志愿者,比较残差注意力网络与其他卷积神经网络的糖尿病无创检测性能。结果:采用56层残差注意力网络构建的糖尿病无创检测模型在实验中表现出的预测能力最强,准确率高达94.28%,特异性为92.94%,F1值达95.88%。结论:该预测模型检测方法耗时短、成本低且支持大范围筛查及远程诊疗,具有较强的糖尿病检测能力。
- 张冰孙蓓李明珍杨艳辉郭立川周冰宋振强
-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
- 线粒体糖尿病基因突变及发病机制研究
- 于德民刘德敏于珮李明珍王琨邢秋玲郑辉
- 该课题组利用PCR-RFLP、亚克隆及测序方法对478例2型糖尿病人与348例早发糖尿病患者中和637例对照者的线粒体多个位点基因突变筛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线粒体糖尿病特征及在天津地区的突变率,对筛查发现的5例具有突变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
- 原发性痛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风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原发性痛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痛风专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原发性痛风患者66例为病例组,选...
- 宋林凌聂秀玲李明珍沈丽津苏悦孙丽荣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根据GGT水平四分位数分组,由低到高分为Q1组(GGT≤16.4 IU/L)62例、Q2组(16.4 IU/L42.9 IU/L)58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血清GGT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1)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随着GGT水平的升高从Q1组到Q4组依次升高(P<0.01);(2)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随着GGT水平的升高从Q1组到Q4组依次下降(P<0.01);(3)GGT与HOMA-IR(rs=0.372)、HOMA-β(rs=0.369)、AUCINS(rs=0.359)、胰岛素30min增量(△I30)与血糖30 min增量(△G30)比值(△I30/△G30)(rs=0.201)呈正相关(均P<0.01);与ISI(rs=-0.326,P<0.01)呈负相关;(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GGT为HOMA-IR的独立危险因子(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GT水平对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有一定影响。
- 武鑫李明珍孙丽荣
- 关键词:Γ-谷氨酰转移酶胰岛Β细胞
- 以糖尿病为特征的16p11.2缺失综合征1例
- 2025年
- 16p11.2缺失综合征是一种由16号染色体短臂(p11.2)区域部分微缺失引起的遗传性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和孤独症谱系障碍,但糖尿病合并16p11.2缺失综合征的相关报道较少。该文报道1例31岁的女性患者,以“发现血糖升高9年,憋气伴尿酮体阳性1周”入院。入院检查发现有肥胖、头围偏大,有喜与人主动交谈及对陌生人过度友好表现。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均阴性,合并尿蛋白,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染色体16p11.2区段存在约683 kb的拷贝数缺失,确诊为16p11.2缺失综合征。予二甲双胍、达格列净、胰岛素促泌剂及基础胰岛素降糖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出院。后因血糖控制困难,逐渐增大药物剂量,但血糖仍难以控制满意。对于以上特征的早发糖尿病患者,临床医师需注意合并16p11.2缺失综合征可能性,基因检测有助于及早做出明确的诊断。对于早发糖尿病,同时合并早发肥胖和精神智力障碍时,建议应进行基因筛查。由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特征,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为该类人群的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 韩菲陈莉明赵伟李明珍聂秀玲
- 关键词:糖尿病精神发育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