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 作品数:8 被引量:84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R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3R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与研究组(5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随访教育,研究组在常规随访教育的基础上连续进行4个月的3R健康教育,以自尊量表评估患者的自尊水平,以一般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水平。结果通过3R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育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尊评分高于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教育后的自尊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R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水平,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 刘磊黄海锋蒋廷云
- 关键词: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自尊自我效能感
- 利培酮、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月于本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3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利培酮组47例(口服利培酮片),氯氮平组36例(口服氯氮平片)。于治疗第2、4、8周末及1、5年后分别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心肌酶(CK、AST、CK-MB)及心电图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第2、4、8周末及1年后,两组CK、CK-MB、AST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5年后,两组CK-M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K、AST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第2、4、8周末及1年后、5年后,两组心电图的异常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最常见的心电图异常为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ST段改变,且氯氮平组比利培酮组更容易引起心电图的异常。结论:利培酮和氯氮平均可以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的升高,但是长期服用,随着氯氮平和利培酮血药浓度下降,CK-MB升高的比例会下降;服用利培酮和氯氮平后容易引起心电图的异常,最常见的是心动过速、心动过缓、ST段改变,氯氮平比利培酮更容易引起心电图的异常。
- 刘磊陈贻华蒋廷云陈冰容
- 关键词:利培酮氯氮平血药浓度精神分裂症心肌酶
- 双相障碍患者青春期一级亲属情感气质特征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青春期双相障碍患者一级亲属的情感气质特点,分析其与双相障碍的关联性。方法选取68例青春期(13~18岁)双相障碍患者(双相障碍组),纳入另外66例双相障碍患者青春期一级亲属(一级亲属组)和68名青春期健康对照(对照组),采用情感气质自评问卷青少年中文版评估3组的情感气质特点。结果双相障碍组情感气质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一级亲属组在循环气质因子、易激惹气质因子和情感旺盛气质因子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在抑郁气质因子及焦虑气质因子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级亲属组在循环气质因子、易激惹气质因子方面评分低于双相障碍组(P<0.05),在抑郁气质因子、情感旺盛气质因子及焦虑气质因子方面与双相障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障碍患者青春期一级亲属存在特殊的情感气质,循环气质和易激惹气质可能是双相障碍的高危因素。
- 刘磊薛丽张璐璐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一级亲属
-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中的效果。方法 14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7.2±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患者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提高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李欣刘磊余青霞薛坤喜
- 关键词:帕罗西汀认知行为干预广泛性焦虑障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生活质量
- 中山市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和诊断变化趋势的回顾性调查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了解中山市2010—2015年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变化趋势等相关因素,为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在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等人口学资料以及发病年龄、确诊年龄、既往诊断、首次发作形式、发作次数、住院次数、治疗情况、出院诊断等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68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平均首次发病年龄为(21.46±5.78)岁,63.37%的患者首次发作为抑郁发作,确诊年龄为(28.34±6.12)岁;(2)发病年龄最高峰在20~29岁,为268(38.95%)例,30~39岁年龄段次之,为214(31.1%)例;(3)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率依次为11.24%、12.38%、13.56%、14.12%、14.39%、15.11%,平均诊断率为13.51%,其中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最多,占53.49%,其他依次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占34.3%,混合发作占9.3%;(4)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其中大多数患者发作2~5次,大多数患者住院次数为2次以上。结论双相情感障碍住院患者发病年龄早,首发发作多为抑郁症状,住院患者以青壮年(20~39岁)最多,其中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最多,病情反复发作,导致患者反复多次住院。近6年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率基本呈逐年增高趋势,说明临床医生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认识不断提高。
- 刘磊陈贻华蒋廷云肖翠琪
-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年龄诊断率
- 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现状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水平。方法:对与抑郁症患者同住的150名家属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并与全国常模的数据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SCSQ中积极的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而消极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SSRS中男性家属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评分及女性家属客观支持评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社会支持少,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他们需要心理干预。
- 张彦坤刘磊陈振杰李水洪陈贻华徐秀梅甘露春
-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 3R健康教育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竞争性就业和工作满意度的随访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研究3R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竞争性就业以及工作满意度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108例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随访,研究组在常规随访基础上连续进行4个月的3R健康教育,即针对精神分裂症系统的健康教育课程。社区精神科医生使用自制的竞争性就业调查表连续2年每个月随访患者竞争性就业情况,并在2年后以工作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工作满意度。结果 竞争性就业率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在随访第6个月(21.57%vs.13.21%)、第12个月(26.00%vs.15.38%)、第18个月(24.00%vs.13.72%)、第24个月(26.53%vs.16.0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2年,竞争性就业中工作数量、工作周数、第一份工作维持时间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平均每月工资收入及工作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R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竞争性工作中的获益,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 刘磊黄海锋蒋廷云
- 关键词: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工作满意度
- 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出院的10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4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睡眠、精神、对疾病的认识、对药物的依从性等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黄海锋刘磊刘朝玉邓兰芳孙宝川李维娜吴瑞萍
- 关键词:健康教育自我管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