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军
-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认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被引量:7
- 2019年
- 以雅安市26所幼儿园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对264名幼儿教师关于融合教育的认识、接纳态度及实施意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雅安市幼儿教师总体上对融合教育及其作用认识不足,对招收特殊需要幼儿持保守、消极态度,对实施融合教育表现出迟疑、畏难情绪,缺乏信心。为此,融合教育需要扩大宣传、推行试点、加大培训以及共建支持系统等。
- 杨朝军陈杰
-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
- 西部城乡0~3岁婴幼儿家庭早期教养现状的比较研究——基于甘肃定西、四川雅安的调查数据分析
- 2022年
- 以西部城乡0~3岁婴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对家长早期教养观念、早期教养行为和早期教养指导需求三方面做了城乡现状调查及对比研究,发现城乡家长普遍存在重视婴幼儿知识的学习而轻习惯的养成,对子女受教育水平和职业期望较高,亲子互动质量不高等共性问题;而城区家长在对早期教育的认识、辅食添加和早教投入等方面比农村家长更趋合理,对早期教养指导需求的迫切程度也更高。从家长年龄、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和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对城乡家长早期教养存在的异同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加大宣传和多渠道学习优化家长教养认知,更新家长教养观念来提升其教养行为,多渠道完善家庭教养社会支持系统等具体措施。
- 杨朝军
- 关键词:教养观念教养行为
-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思政课协同教学模式的构建被引量:4
- 2022年
- “三全育人”理念为改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创新。针对目前高职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论述高职思政课实施协同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思政课协同教学模式构建的路径:全员育人下的队伍协同、全方位育人下的教学渠道协同和全过程育人下的课程教学协同。
- 陈杰杨朝军
-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教学
-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特征与培养路径
- 2025年
- “双师型”教师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要素。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人工智能+”的快速推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也在不断演变。其核心内涵涵盖了资质复合、能力融合和角色整合三个关键要素,从专业能力、教学能力、行业经验、职业素养和数字素养五个方面分析“双师型”教师的核心特征,并结合当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元化的培养体系、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与协同育人等培养路径。
- 杨朝军
- 关键词:职业教育
- 选择的困境——家长为什么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被引量:1
- 2014年
- 孩子的未来不仅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也关系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因此关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起跑线"的"快慢"是否影响终点的到达;人生究竟是一次"长跑"还是"短跑",抑或两者都不是。这一个个的问题让人们感到非常困惑。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可是早期教育这个人生的"起跑线"上是否存在着"输赢",人生是不是存在着"输赢",能不能把人生比喻为"长跑"还是"短跑"。这些充满矛盾的问题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
- 杨朝军
- 关键词:起跑线孩子家长短跑长跑
- 西部城区0-3岁婴幼儿家长育儿观念调查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被引量:6
- 2021年
- 以雅安市城区0-3岁婴幼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育儿观念及困惑。研究结果显示:家长有着较为科学的儿童发展观,但是缺乏全面的认识;具有初步的早教意识和平等的亲子关系,育儿知识获取途径多样,但是教育内容不均衡;对子女有着较高的成才期望,在职业定向上呈现“求稳”心态;碎片化、情绪化的育儿信息和育儿过程中的知行不一是导致家长陷入困惑的主要原因。建议构建以社区为主导的家庭早期教育服务指导体系、引导和规范新媒体科学育儿理念的传播、鼓励幼儿园开展亲职教育等措施。
- 杨朝军
- 关键词:育儿观念
- 教师交流机制在幼小衔接联动中的实践之困与优化策略
- 2025年
- 幼小衔接作为儿童教育历程中的关键过渡阶段,其成效对儿童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影响深远。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作为幼小衔接联动的关键参与者,两者的交流对于幼小双方教师理念的对接、教学内容的互通、专业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面临着交流机制落实不到位、沟通交流意愿和合作能力薄弱、政策支持和激励机制不足等现实困境。从强化宣传培训、拓展交流形式、完善制度建设、构建有效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助力幼小衔接质量提升。
- 杨朝军
- 关键词:幼小衔接激励机制
- 政策视角下学前融合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与优化
- 2025年
- 学前融合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和包容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其资源的均衡配置与优化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通过梳理学前融合教育资源配置政策的历史演变,分析了我国学前融合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及政策对学前融合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从制定差异化政策、优化资源分配、完善师资培训和加大多方协同共育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学前融合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优化的策略,以期为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 杨朝军
-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公平
- “第三种研究范式”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基于内涵、设计、价值的分析
- 2023年
- 混合方法研究是定量和定性研究长期争论的产物,被称为“第三种研究范式”。混合方法研究是在同一研究或一系列研究中混合使用了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一类研究,并不包括仅使用了多种定量或者定性方法的研究。它兼备定量和定性研究之长,重视深层数据的挖掘,强调研究问题的实用性。为了更好地认识混合方法研究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在剖析其设计策略的基础上,就混合方法研究对我国教育研究中的价值、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 杨朝军
- 关键词:质化研究教育研究
- 幼小衔接中的“去小学化”政策执行困境与破解策略:基于多方协同视角的分析被引量:1
- 2025年
- “去小学化”政策是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举措,对保护儿童学习潜能、促进教育公平和缓解家长焦虑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执行过程中面临政策制定与执行主体间的矛盾性张力、目标群体的认知冲突与行为偏离、社会文化环境的多重制约。通过对“去小学化”政策执行困境影响因素的多维分析,从优化政策文本与执行机制、强化组织协同与教师能力建设、引导目标群体转变认知与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提出破解策略。
- 杨朝军
- 关键词:幼小衔接破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