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社区自助小组活动对居家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社会支持水平、社区性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绵竹市人民医院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社区自助康复)和对照组。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社区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共纳入患者130例。其中,试验组63例,对照组67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抑郁、焦虑、SS-QOL、SSRS、社区性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的抑郁、焦虑、SS-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SRS、社区性日常生活活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抑郁评分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SSRS、社区性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试验组干预后的SS-QOL高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SS-QO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自助小组活动可改善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社区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支持水平,但对社区性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效果不优于单纯的居家康复指导。
目的:观察一体化治疗是否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神经内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在患者内科出院时和出院后30天分别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评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对比发现,实验组在生活自理方面转移、步行、上楼梯等活动评分结果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治疗法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提高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