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航天
  • 7篇航天器
  • 3篇载人
  • 3篇载人航天
  • 3篇载人航天器
  • 2篇微流星
  • 2篇微流星体
  • 2篇环境模型
  • 2篇隔振
  • 1篇指向
  • 1篇柔性航天器
  • 1篇生存力
  • 1篇失效模式
  • 1篇试验验证
  • 1篇太阳翼
  • 1篇漂移
  • 1篇频率漂移
  • 1篇绕飞
  • 1篇黏性
  • 1篇微振动

机构

  • 10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0篇张永
  • 4篇张柏楠
  • 3篇韩增尧
  • 3篇苟仲秋
  • 2篇李明
  • 2篇刘欢
  • 1篇赵寿根
  • 1篇武江凯
  • 1篇庞宝君
  • 1篇魏传锋
  • 1篇田蕾
  • 1篇徐广德
  • 1篇闫鑫
  • 1篇魏传峰
  • 1篇邓凯文
  • 1篇孙国童

传媒

  • 3篇航天器工程
  • 1篇宇航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航天器环境工...
  • 1篇空间碎片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0
  • 2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主被动一体隔振指向平台的柔性航天器高精高稳指向方法被引量:4
2019年
面向天文卫星、遥感卫星越来越高的指向精度和稳定度需求,解决指向控制和振动抑制相互制约的矛盾,文章提出了采用同时具备振动隔离和指向调节能力的Stewart平台以实现柔性航天器高精高稳指向的方法.建立了整星柔性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主被动一体隔振指向控制器,并基于该模型对传递率进行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通过数字仿真验证了主被动一体隔振指向平台的振动抑制性能和指向控制性能,结果表明:能同时满足振动隔离和指向调节需求,可为具有高精度指向航天器的发展提供参考.
徐广德田蕾邓凯文吴冬梅张柏楠孙国童张永
关键词:STEWART平台隔振
针对空间碎片捕获的绕飞轨道设计
自然椭圆绕飞轨道可在目标附近长时间绕飞,绕飞一周大约需要一个轨道周期,可保证碎片捕获系统具有长时间的观测、捕获时间。提出设计绕飞轨道来实现碎片捕获的方案,基于C-W方程和轨道根数两种方式,推导了满足绕飞轨道的条件,并针对...
刘欢张永
关键词:捕获绕飞
载人航天器地面试验验证体系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在载人航天器的研制过程中,地面试验验证是保证产品在实际应用环境中正常运行、满足任务要求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在对载人航天器试验技术与方法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载人航天器试验覆盖性分析和验证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载人航天器系统级试验规划设计方法,找出了系统试验验证技术的薄弱环节。结合载人航天后续任务的特点,从试验管理、试验覆盖性分析、仿真与试验的协调、新型试验技术、试验基础设施等5个方面提出了载人航天器试验技术发展方向和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可为后续载人航天器的研制和试验技术发展提供支持。
苟仲秋闫鑫张柏楠张永魏传锋
关键词:载人航天器
载人航天器与空间站共轨飞行轨道维持策略被引量:3
2019年
针对载人航天任务中面临的与空间站保持长期共轨飞行的轨道问题,分析了航天器在地球扁率J_2项摄动以及大气阻力摄动作用下,长期共轨飞行航天器半长轴、相位和升交点赤经的变化特性,并设计了仅通过面内调整同时实现面内和面外调整的共轨维持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轨道维持的燃料消耗合理。可为我国载人航天器与空间站共轨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刘欢张柏楠张永
关键词:载人航天器空间站大气阻力
航天器刚性太阳翼在轨一维展开时间近似算法
2019年
针对航天器总体方案设计阶段迭代数值仿真太阳翼在轨展开时间计算复杂问题,以航天器刚性基板一维展开太阳翼为研究对象,将太阳翼的在轨展开运动简化为单自由度的刚性运动。利用动-势能守恒原理,推导了太阳翼在轨展开时间的理论公式。根据实际工程参数对太阳翼展开时间的理论公式进行了简化、拟合,建立了太阳翼展开时间的近似算法。近似算法解析计算的太阳翼在轨展开时间与数值仿真计算结果比对表明:相对误差小于10%,可以满足工程要求。用该近似算法,可在航天器总体方案设计阶段较为简单地计算并合理提出太阳翼在轨展开时间指标。
苟仲秋张永王杰
关键词:航天器
微流星体环境模型研究
微流星体对在轨航天器构成了满在的威胁,需对航天器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和防护设计,以提高航天器的生存能力,而微流星体环境模型则是进行航天器风险评估和防护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初始条件:目前常用的微流星体环境模型有Cours-Pal...
张永李明韩增尧
关键词:微流星体航天器环境模型
文献传递
微流星体及空间碎片工程环境模型研究进展
一、引言随着人类航天活动的日益增多.空间碎片环境日益恶化.对在轨航天器.特别是长期留轨的载人航天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需要评估微流星体及空间碎片(M/OD,Meteoroid/Orbital Debris)对航天器造成...
张永李明韩增尧
关键词:航天器微流星体
文献传递
流体微振动隔振器的热振耦合特性研究
2020年
隔振是一种航天器振动控制的重要方法,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是隔振设计的重要基础。针对一种航天新型黏性流体微振动隔振器,基于非牛顿流体物理属性、隔振器宏观传热特性、运载火箭-卫星轴向振动特性,提出了发射段的隔振器及运载火箭-卫星-隔振器系统的非线性热-振耦合模型;通过自行设计基础激励试验测试平台,对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流体阻尼系数和体积刚度系数进行测试,并将试验得到的阻尼、刚度数据输入隔振模型中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隔振系统具有时变性和非线性,流体黏性热导致共振频率漂移、共振幅值变化,隔振器性能与激励幅值、激励频率相关,需要采用新的“共振带”和“隔振带”的概念进行设计;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可为隔振器热振耦合特性评估、优化设计及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王杰苟仲秋赵寿根张永张柏楠魏传峰
关键词:隔振性能频率漂移
固定太阳翼展开后外弯基频的工程计算被引量:6
2010年
太阳翼是航天器电源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刚性基板的固定太阳翼为研究对象,针对航天器总体方案设计阶段的特点,基于"动-势能驻值原理",将固定太阳翼等效简化为附集中质量的悬臂梁,并由此推导出固定太阳翼外弯模态基频的近似解析解,提出了展开后固定太阳翼外弯模态基频的工程近似方法,为今后航天器总体设计人员提供了简单、可靠的分析方法。
张永彭向中
MSCSurv评估系统介绍——M/OD环境下载人航天器及航天员生存力评估系统介绍及对我国的发展启示被引量:1
2018年
近地轨道空间碎片环境日益恶劣,随着航天器规模、暴露面积增大、在轨寿命变长, M/OD撞击作用下航天器及航天员生存力问题愈加突出,我国在该方面研究还处于起步研究阶段(用航天器临界穿孔作为失效准则);文章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载人航天器人员生存能力评估软件(MSCSurv)框架结构、各功能模块设计进行介绍,综述了该评估系统对多种失效模式下载人航天器系统及航生存力评估方法、对系统研制及工作模式设计的指导意义,对于我国未来M/OD环境下(载人)航天器及航天员在轨安全性/生存力评估系统设计开发具有参考与借鉴价值。
武江凯韩增尧韩增尧张永
关键词:载人航天器航天员生存力失效模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