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估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生殖
  • 1篇生殖器
  • 1篇中晚期
  • 1篇中晚期胃癌
  • 1篇肿瘤
  • 1篇外阴
  • 1篇外阴肿瘤
  • 1篇晚期
  • 1篇晚期胃癌
  • 1篇晚期胃癌患者
  • 1篇胃癌
  • 1篇胃癌患者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纤维腺瘤
  • 1篇腺癌

机构

  • 4篇扬州市江都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姚晨
  • 1篇姜纯国
  • 1篇丁岚
  • 1篇彭琦
  • 1篇梅霞
  • 1篇程晨
  • 1篇樊爱娟
  • 1篇管蕾
  • 1篇杨永国
  • 1篇赵鑫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ER、PR、CerbB-2、p53、Ki67以及SLC5A5在乳腺癌病理分型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分析
2025年
探讨针对乳腺癌病理分型及预后评估,ER、PR、CerbB-2、p53、Ki67及溶质载体家族5A5(SLC5A5)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7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其病理诊断中,应用ER、PR、CerbB-2、p53、Ki6及SLC5A5,对患者ER、PR、CerbB-2、p53、Ki67阳性情况以及SLC5A5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浸润性导管癌相比于浸润性小叶癌、髓样癌ER、PR、CerbB-2、Ki67阳性率较高,SLC5A5累积光密度值,mRNA水平更高,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比无淋巴结转移患者,ER、PR、CerbB-2、p53、Ki67阳性率更高,SLC5A5累积光密度值,mRNA水平更高(P<0.05),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结论 ER、PR、CerbB-2、p53、Ki6及SLC5A5应用于病理诊断乳腺癌,有助于乳腺癌病理分型及预后评估,联合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姚晨
关键词:免疫组化病理诊断乳腺癌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肿瘤内科进行诊治的48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以及亚叶酸钙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奥沙利铂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晚期胃癌患者进展5例,稳定6例,部分缓解9例,完全缓解1例,有效率为41.67%(1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17%(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程晨樊爱娟周娟姚晨
关键词:奥沙利铂中晚期胃癌临床治疗效果
免疫组化在肺小细胞癌和肺非小细胞癌活检标本中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肺小细胞癌(SCLC)和肺非小细胞癌(NSCLC)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选择肺穿刺及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病理形态疑似SCLC 共72例,检测CD56、Syn、TTF1、CK5/6、CK14、P63、CK7及NapsinA的蛋白表达,分析SCLC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与NSCLC的鉴别。结果72例肺癌患者中,SCLC共27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SCC)共17例,低分化腺癌(ADC)共28例。结论 SCLC和NSCLC在临床治疗上方法不同,充分应用免疫组化可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可以减少误诊,同时给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丁岚姚晨梅霞管蕾姜纯国吴迎春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肛门生殖器类乳腺样腺体纤维腺瘤1例
2024年
患者女性,41岁,因外阴肿物3年就诊。妇科检查:右侧大阴唇外侧皮下触及大小1 cm×1 cm肿块,表面皮肤色泽正常,肿物略高出皮面,质偏硬,轻压痛,界限清,移动度可。遂行外阴肿物剥除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侧大阴唇外侧皮下,质较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肿块表面包膜完整。
杨永国彭琦姚晨赵鑫
关键词:外阴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