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
- 作品数:28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Ⅱ期结直肠癌术后化疗临床预后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系统评价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后化疗与临床预后和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纳入从2007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有关Ⅱ期结直肠癌根治性术后化疗的研究,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森林图分析,探讨术后化疗及化疗方案对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并详细分析伴有相关危险因素患者术后化疗与预后的关联。结果共20 篇文献纳入研究,累计289 684 例患者。Meta 分析合并结果显示,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术后常规化疗,对总生存率无明显提高(比值比=0.98,95%可信区间0.84-1.16,P=0.85),对无复发生存率无明显提高(比值比=0.85,95%可信区间0.69-1.05,P=0.13)。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将T4 期、低分化或未分化、伴肠梗阻或肠穿孔、伴淋巴/血管或周围神经浸润、伴不充足淋巴结检出数的患者纳入研究,结果提示伴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化疗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P<0.05)。以5-氟尿嘧啶为主的术后常规化疗方案中,奥沙利铂的加入对总生存率无显著提高(比值比=0.99,95%可信区间0.80-1.22,P=0.92),但对无复发生存率有显著提高(比值比=0.81,95%可信区间0.68-0.96,P=0.02)。结论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性术后,若无相关危险因素,无需常规化疗。伴有相关危险因素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建议术后化疗。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化疗方案,虽然无法提高总生存率,但是可以显著提高无复发生存率,控制术后复发。
- 肖刘牛朱丽陈颖铭冯永东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根治性手术化疗预后META
- 肠内营养灌注器及包括该灌注器的营养输注盒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肠内营养灌注器及包括该灌注器的营养输注盒。所述灌注器包括灌注器外筒、推杆为紫色的推注芯杆和多个尺寸不同的灌注接头,在灌注器外筒的前端设有第一螺纹接口,在每个灌注接头的尾端设有与第一螺纹接口相匹配的第二螺...
- 朱丽
- 文献传递
- 一种带内胆的造口袋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内胆的造口袋。所述造口袋包括吸液底盘、造口袋和腰带,其特征在于:在造口袋内设有内袋,在内袋的袋口设有松紧带,所述内袋通过松紧带口套设在造口袋颈部胶圈置于造口袋内侧的部分;在造口袋外侧设有托袋,所述托袋...
- 朱丽施婕
- 临床护士对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 调查临床护士对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开展针对性口服营养补充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抽取湖北省19所医院的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制的护士对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问卷实施调查。结果 有效调查1 628名临床护士,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总分为(77.15±13.00)分,知识维度得分为(8.76±2.61)分,态度维度得分(30.70±6.45)分,行为维度得分(37.70±8.2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在科室、工作年限、医院/科室是否有ONS管理流程及参与ONS相关培训频率是影响临床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临床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知识掌握相对不足,态度较积极,行为待提升。护理管理者需规范口服营养补充使用及管理流程,加强口服营养补充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临床护士口服营养补充知信行水平。
- 朱丽郭晓贝谢晓冉王雪君余鹏蕾王舒瑞王颖高雅欣鲁志卉
- 关键词:护士肠内营养知信行营养护理
-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指南的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相关指南进行质量评价与内容分析,为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营养护理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电子数据库、相关学会网站,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20日。通过AGREEⅡ和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专家共识评价标准对纳入指南进行质量评价,汇总相关推荐意见。结果共纳入5篇循证指南和15篇专家共识。2篇指南A级推荐,3篇B级推荐。15篇专家共识最终评价结果为“纳入”。推荐意见涉及团队组建、营养诊断、口服营养补充方案制定、方案实施、营养监测、方案调整6个方面。结论本研究纳入循证指南和专家共识整体质量较高,但应用性和参与人员领域仍需加强;国内以专家共识为主,有待构建本土化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指南。
- 黄子菁王颖朱丽马婉秋杜玫洁崔梦影蔡悦张昕悦陈敏鲁志卉
-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被引量:23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术前口服营养补充护理对存在营养风险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干预效果,以促进患者预康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胃肠外科收治的存在营养风险的胃肠道肿瘤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常规术前营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前口服营养补充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营养状况、下床活动时间和胃肠功能。结果 对照组47例、观察组46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术后第3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值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和首次进食流食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术前口服营养补充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 黄子菁王颖朱丽何梅鲁志卉杜玫洁马婉秋陈敏
-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营养风险
- 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及降钙素水平变化的价值被引量:2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CA) 153、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及降钙素(PCT)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患者293例为观察组,乳腺良性肿块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3 ml外周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A153、CEA和SF含量,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PCT含量。结果观察组血清CA153、CEA、SF和PC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Ⅲ~Ⅳ期血清CA153、CEA、SF和PCT含量显著高于Ⅰ~Ⅱ期,有统计学意义(P<0. 05)。CA153+CEA+SF+PCT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各单项。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EA、SF和PCT高表达,联合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
- 朱丽黎莉
- 关键词:乳腺癌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铁蛋白降钙素
- 一种家庭肠内营养输注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庭肠内营养输注装置。所述营养输注装置包括营养液输注袋、营养液输注管和加热控制装置,所述营养液输注袋为双层袋体,其内、外层袋体之间形成加热保温腔,在营养液输注袋的上方设有通向内层袋体的进液口,并在进液口...
- 朱丽
- 文献传递
- 胃癌患者围术期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围术期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研究,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普通外科13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状况、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服务现况及临床结局指标等进行分析。结果132例胃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8.64%,59.09%有轻/中度营养不良,34.85%为重度营养不良;术前营养状况正常给予营养支持者占12.5%,重度营养不良给予营养支持者占30.43%;术前营养支持途径以肠外营养居多,术后营养支持途径以肠外联合肠内营养为主,术后和出院后口服营养补充干预的比例分别为13.64%和5.3%;不同营养状况的患者,其年龄、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其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有待进一步合理化、规范化、精细化。
- 朱丽
- 关键词:胃癌围术期营养支持治疗
- 应用品管圈降低造口患者出院后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
- 2016年
-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造口患者出院后造口周围皮炎发生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2月间我科共收治的40例肠道术后留置肠造口的患者,成立品管圈,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找出导致患者出院后发生造口周围皮炎的主要原因,针对要因制定相应的对策,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分阶段进行实施、检讨和改进,将改进后40例患者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情况等方面的资料与改进前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实施本次品管圈活动,术后留置肠造口患者出院后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圈员整体的圈能力,包括QCC手法的运用、工作热情、责任荣誉感、创造性思维、团队精神及沟通协调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可显著降低患者出院后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朱丽
- 关键词:品管圈造口皮炎